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近中期随访结果及CT形态变化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特点及CT形态变化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解放军总医院28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对18例CT随访资料分析,分别测量发病时、1周、1、3、6和12个月的血管壁最大厚度、主动脉最大外径和主动脉内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8例患者无死亡病例,2例接受腔内手术。连续CT随访18例,血管壁最大厚度平均为(12.1±2.6)mm,血肿1个月后开始吸收,6个月后8例(44.4%)患者完全吸收,其中壁厚≤10 mm患者吸收率高于>10 mm 患者(85.7%比18.2%,P<0.01),15例随访至12个月共13例(86.7%)完全吸收。主动脉最大外径12个月减小(7.3±2.4)mm,前6个月减小值明显高于后6个月[(6.7±3.5)mm 比(0.6±1.7)mm,P<0.01],血肿完全吸收后增加(0.9±0.5)mm(n=8)。主动脉内径12个月增大(6.1±2.3)mm,前6个月增大值高于后6个月[(4.7±1.8)mm 比(1.2±1.0)mm,P<0.01]。

结论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近中期结果良好:壁间血肿多数能在12个月内完全吸收,其中血管壁最大厚度≤10 mm 患者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均高于>10 mm 患者;主动脉最大外径在血肿吸收期减小,血肿吸收后增大,主动脉内径持续增大,血管腔呈扩张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aqMan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北京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9例NSCLC患者外科手术切除的肺部肿瘤组织预留石蜡样本,比较TaqMan-ARMS法和DNA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和21(EGFR19和EGFR21)的突变情况。结果TaqMan-ARMS法检测的E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LFS)海马对海人酸致癫痫大鼠突触外GABAA受体α5亚基的影响及LFS海马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成功致癫痫模型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组、假手术组和LFS海马治疗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大鼠8只。通过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n印迹,分析突触外GABAA受体α5亚基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LFS海马治疗癫痫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治疗开始后癫痫组、假手术组
期刊
目的借助MRI图像分析患儿副鼻窦的最初气化时间,为副鼻窦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头颅MR检查的799例患儿头部平扫MRI图像,男430例、女369例,年龄0~15岁。观察各组副鼻窦的气化时间。结果筛窦发育气化最早,1个月内气化率100%(46/46),所有观察对象中未发现尚未气化者。其次为上颌窦,第1个月时气化率为45.7%
期刊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裂孔隔膜及细胞骨架的影响,并探讨其信号通路。方法条件永生的人肾小球足细胞系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高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高糖+PDTC(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为NF-κ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组及高糖+A771726(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组。Western印迹法测定足细胞NF-κBp65途径的活化即p- NF-κBp65/NF-κBp
期刊
目的探索急性肺栓塞(APE)大鼠不规则趋化因子(CX3CL1)及受体(CX3CR1)的变化及阿司匹林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栓法复制APE动物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栓塞后4 h及72 h检测肺病理,肺组织CX3CL1及CX3CR1的免疫组化。结果栓塞72 h大鼠肺HE染色呈肺泡壁血管高度扩张、充血,个别大鼠光镜下查见出血性梗死灶,应用阿司匹林后肺组织充血
目的比较替莫唑胺(TMZ)与司莫司汀(Me-CCNU)治疗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入组151例复发GBM或AA患者中,纳入意向性治疗人群(ITT)分析共144例患者,被随机分入TMZ组(79例)和Me-CCNU组(65例)。给药计划:TMZ起始剂量150 mg·m-2·d-1(曾接受过化疗者)或200 mg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旁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止痛效果和对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应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96例118个椎体(T4-L4),年龄55~82岁(平均67岁),有症状的节段均做MRI证实。手术前和术后48 h、术后3个月随访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测定,测量侧位X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