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特点及CT形态变化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解放军总医院28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对18例CT随访资料分析,分别测量发病时、1周、1、3、6和12个月的血管壁最大厚度、主动脉最大外径和主动脉内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8例患者无死亡病例,2例接受腔内手术。连续CT随访18例,血管壁最大厚度平均为(12.1±2.6)mm,血肿1个月后开始吸收,6个月后8例(44.4%)患者完全吸收,其中壁厚≤10 mm患者吸收率高于>10 mm 患者(85.7%比18.2%,P<0.01),15例随访至12个月共13例(86.7%)完全吸收。主动脉最大外径12个月减小(7.3±2.4)mm,前6个月减小值明显高于后6个月[(6.7±3.5)mm 比(0.6±1.7)mm,P<0.01],血肿完全吸收后增加(0.9±0.5)mm(n=8)。主动脉内径12个月增大(6.1±2.3)mm,前6个月增大值高于后6个月[(4.7±1.8)mm 比(1.2±1.0)mm,P<0.01]。
结论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近中期结果良好:壁间血肿多数能在12个月内完全吸收,其中血管壁最大厚度≤10 mm 患者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均高于>10 mm 患者;主动脉最大外径在血肿吸收期减小,血肿吸收后增大,主动脉内径持续增大,血管腔呈扩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