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描绘性熟语“有X有Y”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汉语熟语中的“有x有y”格式,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很好的表达效果。本文就这一格式的结构、性质、语法功能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分析。
  [关键词]“有x有y” 结构 性质 语法功能 感情色彩 方言
  
  在汉语中,“有x有y”这一格式使用频率很高。如:有血有肉、有头有脸、有鼻子有眼、有始有终、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等等。这一格式早已凝固成为短语,进入了汉语的熟语系列,并且有一部分已凝固成为成语。如:有典有则、有劳有逸、有声有色、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等等。这种格式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很好的表达效果。说话的时候用上这些词语,会给人一种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感觉;文学作品中用了这些词语,则让人觉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同时又富有文采和感染力。下面就这一格式的结构形式、性质、语法特征及色彩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有x有y”的结构形式
  
  “有x有y”这种格式突出的特点是由两个“有”分别引导一个不同的语素组成并列结构。这种格式中的“x” 和“y”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只有极少数是双音节的,而象“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等格式,因性质、结构均与“有x有y”不同,所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x” “y”是单音节的如:有本有原、有钱有势、有声有色、有凭有据、有山有水等。在《现代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词条中,只有“有鼻子有眼”一个短语的“x”是双音节的。所以,“有x有y”这一格式形式整齐,结构稳定,有较好的对称性和节奏感。
  “有x有y”格式在方言中有极少数变体。如:有谱有派儿(晋语)、有来有去儿的(北京官话)、有时有会儿(北京官话)、有头威有尾阵(粤语)等。“有时有会儿”中的“会儿”作为时间名词是一定要儿化的,但“派儿”“去儿”则是按方言习惯进行了儿化,“头威”“尾阵”是按方言习惯加了字。这些变体只是少数,不影响“有x有y”格式的对称性和节奏感。
  
  二、“有x有y”的性质
  
  2.1“x” 和“y”之间的意义关系
  能进入这个格式的“x” 和“y”之间均存在着比较密切的意义关系。
  2.1.1“x” 和“y”意义相同或相近。如:
  有根有底 有头有脑 有本有原 有凭有据有模有样
  有条有理有情有义 有偏有向 有头有绪 有名有声
  有型有款 有纹有路 有典有则
  上面这些短语中的“根”与“底”、“头”与“脑”、“本”与“原”、“凭”与“据”、“模”与“样”……意义相同或相近。
  2.1.2意义相反或相对。如:
  有始有终 有头有尾 有里有表 有利有弊 有劳有逸
  有勇有谋 有起有落 有抽有长 有借有还 有破有立
  有得有失 有奖有罚 有来有往 有问有答 有铺有盖
  有长有短有贵有贱 有快有慢 有粗有细 有高有低
  有轻有重
  这几个短语中的“来”与“往”、“始”与“终”、“头”与“尾”、“里”与“表”、“利”与“弊”……的意义很明显是相反或相对的。
  2.1.3“x”和“y”意义相关,联系紧密。如:
  有血有肉 有枝有叶 有板有眼 有眉有眼 有根有苗
  有棱有角 有钱有势 有声有色 有汤有水 有山有水
  有房有车 有盐有味 有鼻子有眼 有吃有喝 有说有笑
  这些短语中的“血”与“肉”、“枝”与“叶”、“板”与“眼”、“根”与“苗”……意义密切相关、相伴相生,往往说到前面这个事物或动作就联想到后面那个相关的事物或动作。
   “x”和“y”意义联系非常紧密,抽掉两个“有”字,好多“x”与“y”便会自然连结成一个词语。如:“始终”“利弊”“条理”“情义”等。但是这些词语一旦进入“有x有y”后,便形成了新的意义。我们常用的是整个短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2.2“x”和“y”的词性特点
  经过考察,“x”和“y”在同一个“有x有y”短语内,词性必须相同,而且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的语素能进入这种格式。在这三种词性中,以名词为大多数,动词、形容词所占比例比较少。“有x有y”格式对名词性语素限制较少,所以,我们在2.1.1—2.1.2中见到的大多数例子是“x、y”是名词性语素的例子。但对动词性、形容词性语素的限制较多。能进入此格式的动词性语素,多为意义相反的两个单音节动词(见2.1.2),另外,极个别紧密相关的两个动词也可进入,如“说”与 “笑”“吃”与“喝”。对形容词性语素限制最为严格,只有意义相反的两个单音节形容词才可进入此格式。所以,我们只能在2.1.2中见到“x、y”是形容词性语素的例子。
  2.3“有x有y”的性质
  2.3.1形容词性短语
  对上面的意义和词性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名词还是动词,只要一进入“有x有y”这一格式,组成固定短语,便变成了形容词性短语,性质、功能有了根本的改变,具有了很强的描述性功能。如:
  (1)[有血有肉]①犹言“活生生的”。《十月》1981年第1期:“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有血有肉的躯体会放射出这样美的光辉。”
  (2)[有枝有叶]形容真切详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防御惊得呆了道“‘庆娘现在房中床上卧病,郎君不信可以去看得的。如何说得如此有枝有叶?’”
  (3)[有眉有眼]①形容明了而有条理。草明《乘风破浪》十五:“夏万春虽然以少年老成出名,但究竟年轻,办一件事总喜欢痛快明朗,拿他的说法是有眉有眼。”②形容真切。如:那桩事被他说得有眉有眼,好像真的一样。
  (4)[有来有往]谓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陶行知《怎样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虑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
  (5)[有弹有赞](熟)有批评有表扬。粤语。广东广州。
  (6)[有遮有闸](熟)有遮挡;有覆盖。闽语。福建厦门。
  (7)[有吃有喝]形容日子过得比较舒服。
  例:这小子在这儿有吃有喝的,过得挺舒服。
  (8)[有说有笑]形容开朗愉快的心情和情形。例:“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十分活跃。”
  很明显,(1)——(3)例子中的“血”与“肉”“枝”与“叶”“眉”与“眼”都是名词,(4)——(8)短语中的“来”与“往”“弹”与“赞”“遮”与“闸”“吃”与“喝”“说”与“笑”都是动词,但一进入“有x有y”这一格式后,整个短语却转向形容词性,成为描绘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描绘性短语。“枝”与“叶”本是树木花草的“枝”与“叶”,很普通的名词也没有什么美感,但“有枝有叶”即使整个短语“活”了起来,塑造了一种很美的意境。而且引申到形容说话或将某一与“枝叶”无关的事物、情形描绘得真切而详尽,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有说有笑”也是如此,不但将说话者的音容笑貌描写了出来,而且将说话人的心情感受也描写得具体可感,有很强的吸引力。
  2.3.2描绘性熟语
  根据“有x有y”的表达功能,我们将它定性为“描绘性熟语”。描绘性熟语是孙维张在《熟语学》中提出来的。作者按照表达功能将熟语分为描述性熟语和表达性熟语。描述性熟语又分为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惯用语再分为表现事物性质或状态,以及行为的状态、方式的描述性惯用语和表达说话人语气、态度的插说性惯用语。“有x有y”格式一部分属于描绘性成语,大部分属于描绘性惯用语。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有具体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给人以具体真实的感受,而且还能通过比喻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如:
  (1)[有血有肉]②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秦牧《艺海拾贝·核心》:“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够好的作品,在写到人物思想交锋的时候,虽然也让正确思想占了上风,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2)[有棱有角]①比喻为人有锋芒,有主见。古华《芙蓉镇》第四章:“[女首长]十分强调培养有棱有角的女接班人。”
  (3)[有头有脑]比喻有头绪条理。沙汀《青枫坡》十六:“但她毕竟不是一个感情脆弱的妇女,等到正式开会的时候,她就又侃侃而谈,有头有脑地讲起小会计两母子的想法和决心来了。”
  (4)[有名有声](熟)比喻有声誉、有体面,闽语。福建夏门。
  (5)[有起有落](熟)比喻办事有始有终。晋语。山西忻州。做营生总得有起有落,不能劈向当肚中间咬一口。
  (6)[有根有苗](熟)比喻很有生命力。闽语。广东潮阳。
  (7)[有根有梢](熟)比喻有头有尾,有根有据。①东北官话。初学文《热浪》:“张书记讲的有根有梢,听起来非常有意思。”②胶辽官话。山东牟平。杜鹏《保卫延安》:“他有根有梢地又说:‘我敢打赌,一定是马长胜!’”
  上面这些例子中,“有x有y”短语的意思本来是抽象的,但通过“血”呀“肉”呀,“棱”“角”呀,“起”“落”呀这些具体的事物或动作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变得生动传神而又通俗易懂。如果单纯形容人有个性有主见,不太好形容,但用物体的“有棱”又“有角”来比喻出来便相当清楚明了了。
  通过以上考察,“有……有……”的含义是“既有……又有……”,“不但有……还有……”或者是“很……”,意义程度比一般的形容词更加深了一步,使所描绘的事物、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有x有y”的语法功能
  
  我们说“有x有y”这一短语是形容词性的,还因为它同形容词“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功能上也相当,可以在同一句法位置上出现,充当同一句子成分”。仔细考察“有x有y”格式,发现其语法功能与普通形容词中重叠式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相同。
  3.1“有x有y”格式不能被程度副词“很”修饰。因为其本身就是个“有……”的重叠形式,程度已经加深加强,没有必要再加“很”修饰。
  3.2“有x有y”格式可在句中做谓语、定语、状语、主语、宾语。如:
  (1)“她的嗓子还不错,唱出的歌,有板有眼,又洪亮又圆润。”(《命运》杨匡满 郭宝臣)
  (2)“你大叔好赖是模范,啥场面都经过,啥人物都见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花城》1981年第6期)”
  (3)“他细细地啃手指甲,把指甲中的泥都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四世同堂》老舍)
  (4)“没有几天,车间都轰动了,编得有鼻子有眼,说我这个干部女儿至少要搞个车间主任一级的干部。”(《血往心里说》蒋子龙)
  (5)有输有赢是很正常的,不要太把比赛结果放在心上。
  (6)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怎样做小先生》陶行知)
  “有x有y”格式在以上6个例句中,分别作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宾语与形容词用法相同。证明其是形容词性短语。
  
  四、“有x有y”的感情色彩
  
  “有x有y”格式运用起来明显有“褒义”倾向,一般都是赞扬、夸奖某种情状或事物达到的程度。这一点,可以从以上例句中看出。但偶尔也会“正话反用”,有贬义色彩。如3.2中例句(4),将莫须有的事“编得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显然是贬义的,这是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
  与“有x有y”相对应的“有x无y”“有x没y”则大都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有眼无珠”“有头无尾”“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恃无恐”“有气无力”“有头没脑”“有张没智”“有功没日”。
  
  五、“有x有y”与方言
  
  本文对《汉语大词典》和《方言大辞典》中的“有x有y”格式,作了穷尽性的考察,共从《汉语大词典》中搜集到符合要求的短语23个,而《方言大辞典》中有32个,多出将近1/3。即使这样,也还有许多在人们生活中已流传开来的“有x有y”短语没有收录进来。如:有汤有水、有山有水、有情有义、有里有表、有利有弊、有头有绪、有多有少、有吃有喝、有说有笑、有房有车、有铺有盖等。据《方言大辞典》记载看,无论是官话区还吴语、闽语、粤语中都有此种格式,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有房有车”明显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说明这一格式是半开放式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化,也在不断吸取新的营养并发展壮大,有着很强的活力与生命力。
  本文对汉语熟语中的“有x有y”格式从结构、性质、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期望这一鲜活的、极富特色的语言形式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准确地应用,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注:本文所用的“有x有y”短语及其解释、例句,大都来自于《汉语大词典》《方言大辞典》和《中国惯用语大全·上编》。标明了出处的例句采自于《汉语大词典》,注有〈熟语〉并标注了使用方言区的,来自于《汉语方言大词典》。没有标记的少数几个由作者解释并造句。
  
  参考文献:
  [1]罗竹凤.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孙维张.《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4]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宋永培,端木黎明.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 [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
  [6]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全[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郝秀菊,山东省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陈王昔时宴平乐”出自李白《将进酒》一诗,从与对句“斗酒十千恣欢谑”韵脚关系
期刊
同义词的使用是古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古汉语同义词的大量使用使语言更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  《淮南子》一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集体编写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军事、天文、地理、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词汇容量较大。此书单音节词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本文主要考察和描写《淮南子》中单音节同义词相互依存的主要形式。现简要举例介绍《淮南子》中单音节同义词依存的主要格式。  一、并列连用。即两个
期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一部语言学经典著作。它的语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迂徐含蓄,颇具口语化,用法灵活而有特点,是古代汉语口语的典范,能较好地反映先秦口语的面貌。它的词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宁教授(1996)指出:“在先秦汉语里,对大量单音词来说,词汇意义对词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模式的制约是更为直接和强烈的。”并在《先秦汉语实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分类》一文中通过同义词“言”和“语”的
期刊
一些媒体,尤其在新闻类栏目中,时常会出现“资讯”一词:  (1)“新鲜资讯一小时,健康生活每一天” cctv2:《第一时间》  (2)中央电视台2套栏目:“全球资讯榜”  (3)百度网站中设有“资讯”一栏,开设财经、科技、体育、娱乐等方面的资讯  这些栏目都是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资讯是“新闻”的代名词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使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资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名)信息”,
期刊
导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普通话口语化的历史并不长,因此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的语言。经过时间的雕磨,普通话受各种影响发生了许多短时间内无法觉察的新变化,其一就是词语的非本义化。非本义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完全非本义化,即词语不再延续最初的意义,彻底抛弃原义,只使用新义,如与典故、历史事件相关的成语,由于历史的非可再现性,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应用其非本义;另一种是部分非本义化,即
期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最近几年正逐渐引起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和修辞专家的关注,但就当前形势来看,还远远跟不上整个对外汉语学科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涉及诸多因素,在目前情况下,首先应充分发挥对外汉语教师在修辞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具体要求是:一、教师除了应提高修辞教学的意识外,还应该提高对汉语修辞文化的研究;二、教师应将修辞的学术研究成果有选择性地化为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并有效地贯穿
期刊
[摘要] 王蒙是现代文坛上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季节”系列小说的语言是他语言特色的典型代表。有人称他的语言为“狂欢体”语言;有人称之为“拟骚体”语言;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流”;而我称之为“王蒙式”的语言。本文主要从四字格的运用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对“王蒙式”的语言以简要的论证,从而更加了解王蒙。   [关键词] 王蒙式 季节系列 四字格    王蒙是现代文坛上一位语言大师,是“中国文学语言革命的旗帜”
期刊
[摘要] 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视角对贾平凹在中篇小说《美穴地》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对业已形成的古色神韵、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从文言的“雅”与方言的“俗”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 《美穴地》 “雅” “俗”    贾平凹发表于1990年的中篇小说《美穴地》,其素材的选择、情节的构建以及人物的塑造都是十分成功的,赢得了小说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小说的语言风格极具特色,为文言的“雅”和方言的“
期刊
[摘 要]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蓬勃开展,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测试员需要从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提高自己,以提高测试的质量,维护测试的信度。  [关键词] 普通话 测试员 素质    自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国语〔1994〕43号)一文以来,各省相继成立了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培训了一大批普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与其A不如B”句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语义表达方面,A和B表达动态和静态两种语义;而整个句式重在表达一种态度、看法或评价等。在语用环境方面,该句式一般较少用在转折关系的语境当中。在语义认知方面:因为认知方式比较理性化,所以该类取舍句是一种“优选”型的取舍句。  [关键词] 语义表达 语用环境 语义认知    0.引言    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与其A不如B”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