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说:自己拯救自己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当代诗人伊沙的《等待戈多》与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题名相同,题旨上承续、延伸了前者,深刻呈现了关于等待的当代光景。伊沙笔下的观众尽管知道戈多不会来,但是仍然像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一样,无聊地摆着等待的姿态。在《等待戈多》的尾声,他们等来的不是上帝、幸福、希望,而是剧场看门老头的傻公子。戈多是个“傻子”,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现实,打破了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暗示我们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关键词:《等待戈多》 等待 自我拯救
  等待是一种人生的常态,关于等待的故事各有精彩。中国当代诗人伊沙的《等待戈多》与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题名相同,题旨上承续、延伸了前者,深刻呈现了关于等待的当代光景。钱钟书先生曾经说,鸡蛋好吃,但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在关于伊沙《等待戈多》的阅读初念里,我们对此说深深信服。无须即知伊沙何许人也,只要披文入里,自可看见诗中所画众生相中有你有我。伊沙的《等待戈多》整首诗用词简朴,语言流畅,其义看似一览无余,实则精警深刻。
  “实验剧团的/小剧场 正在上演/《等待戈多》。”首句就给读者互文链接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得益于当今信息爆炸的传播优势,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原著,但知道其大体情节,即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昵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昵称狄狄)在等待戈多,但是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都不得而知。戈戈和狄狄一直在等,在等的过程中用各种无意义的手段,如吵架、上吊等打发时间。等待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观众可以为被等待的“戈多”赋予各种意义,或者是积极的,如拯救一切的上帝,或者是消极的,如无望实现的希望等。在伊沙的《等待戈多》里,观众也在等,“左等右等/戈多不来”。观众的等待是否如原著中那两个流浪汉一样?伊沙下句告诉了我们答案,“知道他不在/没人真在等”。观众被提前剧透,所以他们知道戈多是不会出现的,从而也不会对剧情、结局心存期待,于是“有人开始犯困”。
  其实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是一种二手生活,尤其是今天的媒介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引领,哪怕是我们对日常沉闷生活的叛逃其实也都是它所设计的套路。难道我们就缴械投降,做了自己的局外人?选择之一可以是通过生活中苦乐相参的体验去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断,去承担自我选择的责任,而不是浑浑噩噩、敷衍了事。梁启超在谈到小说取代诗歌以发挥新民、启蒙作用的时候,认为小说可以通过熏、浸、刺、提的方式影响接受者,认清自己周围的现实,以展开自己的行动。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荒诞派手法其实类似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说之力”,即艺术作品通过延长受众的感知时间,增加他们的感知难度,来强化受众对作品意蕴的品味、琢磨。可惜的是,这个实验剧场的观众对此毫不热衷。当观众将舞台表演中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的等待快进的时候,意味着他们拒绝了审美启蒙,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一审美文本就与观众无任何交集了,所以他们只能是“开始犯困”。
  对有些人来说,不管是等待未知,还是等待已知,等待的热情都用来准备拥抱结果,而不是充分把握等待过程的每分每秒,所以剧场里的观众跟舞台上的流浪汉一起无聊,做了没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有一个有趣的对比。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大批地离开剧场,只有小部分人坚持了下来,而且给予该剧高度评价。后来这个作品在伦敦上演时,又引起了剧场的混乱,遭到观众的嘲笑。直到三年后在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它才获得热烈的肯定。而伊沙作品中的这个实验剧团的小剧场,可以说是彼时历史场景的再现。稍有不同的是,前者的观众没有看懂,而后者非常认同;前者不时哄笑混乱,而后者秩序井然。伊沙在此处的设计非常巧妙,当人们在戏剧中去寻找作品的隐喻时,其实隐喻的所指就在台下,台上、台下一出戏。不仅“二战”之后的西方人在无望的等待中饱受折磨、生不如死,这种风潮同样吹进了我们的土地,人们一样在等待中日日轮回、虚度时间。此处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对文学艺术作品作用的一种赤裸裸的反讽。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命哲学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意志的暂时休歇,之后人们继续以强力意志进行全力拼杀,所以文学艺术化人之深的说法也实为神话。
  “实验剧团的小剧场”暗示人们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兴趣非常小众,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又有一些人开始犯困,艺术要体面扫地了。剧情突然有了很大的逆转。“可就在这时/在《等待戈多》的尾声/有人冲上了台”,“此来着不善/乃剧场看门老头的傻公子,拦都拦不住/窜至舞台中央,喊着叔叔/哭着要糖”。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尾声,依然是漫长等待中的重复,情节上没有什么推进。但在伊沙这里,有人冲上了台,是一位傻公子。是偶然还是必然?“出乎了‘出乎意料’/实在令人振奋。”这一句是全诗中唯一让人产生阅读障碍的地方。“出乎了‘出乎意料’”,到底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很多年前有论者发文①探讨这一问题,认为“出乎意料之外”是一种语法上的错误。确实,如需表达意外的意思,用“出人意料”就可以了,何必再加上“出乎”二字呢?但是詩语之特权之一即在于对日常语言的扭曲,此处的“出”若理解为“出现”而不是“超出”的话,语法上似乎能讲得通了。另外,这种增加感知难度的句子,似乎还有伏笔。能冲上这个舞台的人,除了傻子还会有谁呢,还有谁有这等魄力呢?“喊着叔叔/哭着要糖”,傻子还保有孩子的纯真,像那个说穿皇帝的新装的孩子一样,而世故圆滑的人谁会打破这一沉闷却令人有安全感的平衡呢?
  “戈多来了/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原来傻子是“戈多”。在此,意义的走向发生分流。从一个角度看,在漫长的等待戏剧结束的过程之后,傻子的出现给大家带来了娱乐的效果,所以大家起立鼓掌,振奋精神,做好离场的准备,是一种典型的凡夫俗子的情态的体现。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傻子是“戈多”,又可以当作是观众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领悟。贝克特作品中的戈多,有的人认为是上帝,或者是支撑人们渡过漫长无望生活的希望,是总有一天会降临的幸福。但伊沙的作品提醒我们,我们太乐观了,戈多可能是一个傻子,谁也不能拯救。伊沙让我们看到了某些真相。人永远也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人的生活是形而下的。在《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庄子·知北游》中,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道在蝼蚁,道在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也提到“道”,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中。故作姿态并不是生活的真谛。
  所以当代一些先锋派诗人不遗余力地去呈现真实生活的残酷。在伊沙的其他诗歌中有很多看似污秽不堪的意象。“如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车过黄河》,硬是把象征中华文明的‘黄河’和个人体内的污浊物‘小便’拷合一处,轻描淡写中就以一泡尿亵渎,拆解了民族文化的神圣与庄严,那种嬉皮士式的风格新鲜却很令一些人无语。《想起一个人》中‘性’的冲动表演,完全可视为生殖器写作……诗中抛除情感、文化和美的人的动物性本能复现,丝毫不亚于淫秽小说里的性描写,‘痞’气淋漓。”②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芸芸众生之中,以上所述其实也是“现实一种”(余华同名小说),充斥在人们的私下言谈间,人们的无意识之中。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却是不能言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要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故而,具有反抗意识的当代先锋派诗人包括一些新写实主义作家,一直不停地言说被掩盖的真相,像伊沙那样,结结巴巴(伊沙的《结结巴巴》)也要说。
  在这种语境中,戈多是个傻子似乎直指真相。当中国紧随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化中把神圣拉下神坛后,众声喧哗的人间成为艺术表现的热点。既然戈多是个傻子,那我们就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充实好每一天,表演好每一幕。伊沙在“出乎了‘出乎意料’”这句诗中所隐藏的潜台词是,如果冲上台的不是个傻子,而是一个有暴力或危险倾向的人,底下的观众还能“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吗?所以一切都是出乎意料。生活不是谁拯救谁,生活的真实是自己拯救自己。
  ① 邵明德:《出乎意料与出乎意料之外》,《新闻记者》1986年第2期,第38页。
  ② 罗振亚:《“后现代”路上的孤绝探险——1990年代伊沙诗歌论》,《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165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6BZ
  W006.
  作 者:厉 梅,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要: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符号。作为表演艺术性的世界级“非遗”,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受众的培养。近十年来,“昆曲进校园”活动大力推進了昆曲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中的传播,有经验也有不足。金红教授毕十年之功,对“苏州文艺三朵花”——昆曲、苏剧、评弹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尤其对昆曲受众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跟踪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文学天生就与青春结缘,青春赋予文学活力,也给文学评论注入新鲜血液。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整体风貌亦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的文化品质。为打造区别于学院派八股文的一代新文风,《名作欣赏》(学术版)现在新设“少年中国”栏目,面向全国中学生征稿,期望中学生们能以清
期刊
摘 要: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自2017年5月5日在中国上映,已经成为2017年前5个月票房最高和评分最高的引进片。这部影片通过马哈维亚与世俗偏见的对抗、与女儿的对抗、与权力的对抗展开,运用故事线索和人物心理线索,在三重对抗的产生与消解中,逐步升华影片的立意与价值,从而突出影片的审美品格。  关键词:引进片 审美体验 对抗与消解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中,曾经的全国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侠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极早,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侠客活动的记载。然而究竟何种品质何种行为才能匹配“侠”这一称号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说侠客的概念一直处在流动的状态,每个时代的标准都不同。从早期的“替人打仗”“行为放浪”到司马迁的“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承,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
期刊
摘 要:在审美鉴赏中,对话关系一般被理解为诗情画意般、情景交融式的和谐与同一,它呈现了对话中“顺向”的交流方式,给人心以圆满和抚慰的感觉。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场和客观的物理场并不经常表现为同步的协调,所以对话关系中同样充满了剑拔弩张式、情景对立式的对抗和失衡。后者作为“逆向”的交流方式,虽然表面上破坏了这种对话关系,但是于艺术本身却加强了艺术表现的张力,呈现了生命潜在的力量,成就了审美鉴赏中独特的审美
期刊
摘要:李义山的《锦瑟》流传千古,但其主旨一直聚讼纷纭,难成定解。本篇以文本阐释、背景引介为基础,从《锦瑟》诗暗合的政治理想与隐逸之志出发,试图和钱锺书先生所推崇的诗序说相融合,重点分析其理想的“亦真亦幻”,在“仕”与“隐”之间取得所谓矛盾性“平和”,最后揭示出尾联蕴藏一种时间回环的无穷浩叹。  关键词:《锦瑟》政治理想 隐逸之志 诗序说  李义山的《锦瑟》诗脍炙人口,但并无定解,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期刊
摘 要:《面纱》通过讲述费恩和吉蒂之间的婚恋故事,揭开了社会生活中婚姻、爱情的神秘面纱,更让我们透过这层面纱看到了个体在无意识层面的不安、焦虑和怀疑给婚姻带来的动乱现象。只有达到了自我人格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而平和地领悟爱的真谛及收获美满的婚姻。  关键词:《面纱》 婚姻关系 无意识  电影《面纱》改编自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影片由费恩和吉蒂之间扭曲的婚姻关系展开叙述。为了惩罚妻子的出轨行为,
期刊
摘要:20世纪60年代开始,荒诞派戏剧开始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内涵吸引并影响着一代代观众与戏剧作家。在各具风格的荒诞戏剧作家中,被视为贝克特继承者的品特的“威胁的喜剧”具有突出的艺术风格。品特的“威胁的喜剧”不仅打造出了封闭压抑的“品特式房间”,并且其笔下的人物对于自身与他物有反复的怀疑与确证,这些都是品特用以表现世界的荒诞性的独特方式。  关键词:荒诞派 《房间》
期刊
摘 要: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中特有的双重聚焦,通常能使故事内容更加精彩丰富。本文试图运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中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相关理论探析《泄密的心》这篇小说中“我”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过程,通过文本解读,揭示贯穿于复仇和凶杀这一故事题材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泄密的心》 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 叙述自我 经验自我  《泄密的心》是埃德加·爱伦·坡众多哥特式小说中的一篇。爱伦·坡是美国文学界中地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后殖民主义视角,讨论萧伯纳剧作《卖花女》及其改编电影《窈窕淑女》中“语言暴力”与“英语教学”的权力纠葛,关注语言学教授希金斯以“正统英语”之名歧视而又诱导卖花女伊莱莎的过程。在对她的教育过程中,正统英语代表的贵族群体引起弱势族群的语言学习焦虑,正如宗主国与殖民地在互相吸引、抗拒、模仿、戏谑与暧昧中形成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语言暴力 英语教与学 暧昧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