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来源: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6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课程改革进步的同时,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艺术类高校当中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监控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已经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接受高等教育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随着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通过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够通过教学当中的质量监控体系来实现对于课程教学的不断完善。而在艺术院校当中如果能够形成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也是能够很好地实现高校教学科学管理和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如果实行了一整套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那么就可以更好对于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同时还可以对这些教学信息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和管理。这样一来,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就变得十分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这一样一套系统的推进之下,我们可以很快的发现在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也可以逐步的推进学校进行教学方面的建设和改革,让学校的教学步伐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使高校教育能够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前行。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在艺术院校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于整个学校自身的教学工作都是具有极大好处的。
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具有自身教学的独特地特点,因此,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出发,对于他们的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分析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当中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首先要树立起适合艺术教育的质量观
(一)教学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在很多高等院校当中都将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当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并得到了很多学校的广泛关注。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就开始形成了超常规的发展趋势。高校开始变得普遍起来,这样的情况一出现,让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我国办学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与教学质量之间的一些矛盾。教育部也发现了高校目前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因素,首先就是高校在教育方面所投入的经费不够、其次就是领导管理方面的投入的力度不足,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的不够。
(二)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因和外因
这三个主要的因素也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在外部的因素所指的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主要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面的政策以及措施。从学校的自身内部因素上说,就是指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工作当中还是缺乏一些明确清晰的自主约束,自主管理的这样一种机制。而如果能够建立起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那么则是能够强化高校当中的办学内部机制,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三)建立一个明确的教育质量观,是高等艺术院校形成良好的质量监控的前提
同时如果高校能够建立起自主的办学机制,这也是对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而建立起一个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首先要把握好的一个大的前提就是要明确教育质量观的确立一定要以办学类别和办学的准确定位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这样才是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宗旨。而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首先要先思考适用于艺术教育的质量观。
而在众多高校当中被分为了不同的类别,艺术院校也算是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类,但虽然对于这些院校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却容易产生对于办学类别的逻辑性指导不足的情况。如果我们将这些院校都按照学科的三分法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应该分别被氛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个方面的学科。而高等艺术院校如果按照这个方面进行划分的话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人文学科的类型。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质量观方面应该与前两种学科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人文学科类型的学校应该偏重于“价值增殖”的质量观,这样就是说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作为这个社会价值的承载体,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文化价值方面的创造者。因此,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应该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人才方面的培养的准备。
二、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当中建立起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核心就是要形成一套能够符合艺术类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一)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基本结构
每个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个学校的办学类型以及办学层次,包括定位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同时,在这些多样化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结构或者是基本的要素,这也就是各个高校在教学方面所共有的东西。而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一定要以教学活动作为中心,同时还具体的分为教学目标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资源保障系统,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反馈和宣传教育系统这几个主要的方面。
(二)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中心系统
而在这几个系统当中,应该作为重点和中心的系统就是“教学活动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评价系统”这两个主要的部分。这是以为这两个系统正是对于具体教学过程当中的关注,也属于教育质量监控当中的比较基础的系统。但正是这样的基础系统,也是最直观的、最简单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如何来判断、解析、评价这一具体教学经验领域,是形成各种不同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根本依据。对于高等艺术院校而言,正应该着力于此,来建构符合艺术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通过艺术院校的基本特点找到适用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如果要想有一套适用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那么就首先要找到艺术院校的基本特点。对于艺术院校来说,用几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概括,那就是创新、自由、情感以及个性。在追求了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想到高等艺术院校在学科上还要涵盖多种的学科,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学科当中。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就无法找到一套能够适用于各个院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而是要从艺术院校的自身出发,找出一套最适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在具体落实层面,主张高等艺术院校首先应当对教学环节如备课、教案、课堂组织、考试考核等作出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基本要求,这一系列环节应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作出针对性调整,而不必过分追求整体统一的效果。这构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延伸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课程质量评价”、“艺术实践质量评价”、“专业办学水平评价”等,从而构成宏观的“教学信息评价系统”。能够彼此互为中心,进行反思。就“层次控制性”而言,以“艺术实践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价起点,逐级向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课程质量、专业质量进行反思,最终触及到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科办学定位的深层思索。就“反馈控制性”而言,这一评价系统以教学效果为中心,对教学活动的每一构成性因素以及每一级教学质量都进行信息采集、评价、纠偏,扩大了教学质量概念的外延:即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包括课程与课程体系、专业、直至学科办学定位。
三、结论
真正的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是要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最适合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这样才能推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只有形成了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套完整的系统,才能使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教师也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工作当中的不足,通过及时的沟通和改正,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江苏高教2005,5
[2]季凌燕构建科学的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3]石金涛.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7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课程改革进步的同时,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艺术类高校当中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监控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已经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接受高等教育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随着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通过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够通过教学当中的质量监控体系来实现对于课程教学的不断完善。而在艺术院校当中如果能够形成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也是能够很好地实现高校教学科学管理和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如果实行了一整套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那么就可以更好对于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同时还可以对这些教学信息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和管理。这样一来,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就变得十分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这一样一套系统的推进之下,我们可以很快的发现在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也可以逐步的推进学校进行教学方面的建设和改革,让学校的教学步伐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使高校教育能够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前行。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在艺术院校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于整个学校自身的教学工作都是具有极大好处的。
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具有自身教学的独特地特点,因此,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出发,对于他们的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分析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当中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首先要树立起适合艺术教育的质量观
(一)教学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在很多高等院校当中都将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当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并得到了很多学校的广泛关注。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就开始形成了超常规的发展趋势。高校开始变得普遍起来,这样的情况一出现,让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我国办学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与教学质量之间的一些矛盾。教育部也发现了高校目前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因素,首先就是高校在教育方面所投入的经费不够、其次就是领导管理方面的投入的力度不足,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的不够。
(二)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因和外因
这三个主要的因素也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在外部的因素所指的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主要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面的政策以及措施。从学校的自身内部因素上说,就是指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工作当中还是缺乏一些明确清晰的自主约束,自主管理的这样一种机制。而如果能够建立起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那么则是能够强化高校当中的办学内部机制,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三)建立一个明确的教育质量观,是高等艺术院校形成良好的质量监控的前提
同时如果高校能够建立起自主的办学机制,这也是对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而建立起一个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首先要把握好的一个大的前提就是要明确教育质量观的确立一定要以办学类别和办学的准确定位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这样才是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宗旨。而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来说,首先要先思考适用于艺术教育的质量观。
而在众多高校当中被分为了不同的类别,艺术院校也算是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类,但虽然对于这些院校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却容易产生对于办学类别的逻辑性指导不足的情况。如果我们将这些院校都按照学科的三分法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应该分别被氛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个方面的学科。而高等艺术院校如果按照这个方面进行划分的话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人文学科的类型。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质量观方面应该与前两种学科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人文学科类型的学校应该偏重于“价值增殖”的质量观,这样就是说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作为这个社会价值的承载体,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文化价值方面的创造者。因此,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应该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人才方面的培养的准备。
二、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当中建立起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核心就是要形成一套能够符合艺术类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一)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基本结构
每个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个学校的办学类型以及办学层次,包括定位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同时,在这些多样化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结构或者是基本的要素,这也就是各个高校在教学方面所共有的东西。而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一定要以教学活动作为中心,同时还具体的分为教学目标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资源保障系统,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反馈和宣传教育系统这几个主要的方面。
(二)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中心系统
而在这几个系统当中,应该作为重点和中心的系统就是“教学活动信息收集系统”和“信息评价系统”这两个主要的部分。这是以为这两个系统正是对于具体教学过程当中的关注,也属于教育质量监控当中的比较基础的系统。但正是这样的基础系统,也是最直观的、最简单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如何来判断、解析、评价这一具体教学经验领域,是形成各种不同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根本依据。对于高等艺术院校而言,正应该着力于此,来建构符合艺术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通过艺术院校的基本特点找到适用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如果要想有一套适用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那么就首先要找到艺术院校的基本特点。对于艺术院校来说,用几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概括,那就是创新、自由、情感以及个性。在追求了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想到高等艺术院校在学科上还要涵盖多种的学科,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学科当中。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就无法找到一套能够适用于各个院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而是要从艺术院校的自身出发,找出一套最适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在具体落实层面,主张高等艺术院校首先应当对教学环节如备课、教案、课堂组织、考试考核等作出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基本要求,这一系列环节应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作出针对性调整,而不必过分追求整体统一的效果。这构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延伸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课程质量评价”、“艺术实践质量评价”、“专业办学水平评价”等,从而构成宏观的“教学信息评价系统”。能够彼此互为中心,进行反思。就“层次控制性”而言,以“艺术实践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价起点,逐级向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课程质量、专业质量进行反思,最终触及到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科办学定位的深层思索。就“反馈控制性”而言,这一评价系统以教学效果为中心,对教学活动的每一构成性因素以及每一级教学质量都进行信息采集、评价、纠偏,扩大了教学质量概念的外延:即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包括课程与课程体系、专业、直至学科办学定位。
三、结论
真正的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是要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最适合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这样才能推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只有形成了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套完整的系统,才能使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教师也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工作当中的不足,通过及时的沟通和改正,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江苏高教2005,5
[2]季凌燕构建科学的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3]石金涛.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