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炎(SP)诊断意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共70例,按照输注悬浮红细胞(1单位或以上)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前和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两组,另外选70名健康查体人为正常参照组.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三组血常规得出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淋巴细胞计数(LYM#),两者相除得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用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降钙素原(P
【机 构】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输血科 广东 江门5291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重症医学科 广东 江门5291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检验科 广东 江门529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炎(SP)诊断意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共70例,按照输注悬浮红细胞(1单位或以上)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前和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两组,另外选70名健康查体人为正常参照组.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三组血常规得出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淋巴细胞计数(LYM#),两者相除得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用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降钙素原(PCT).结果:输注悬浮红细胞前和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两组的NLR水平均大于正常参照组(P<0.001),PCT水平均大于正常参照组(P0.05).用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输注悬浮红细胞后NLR和PCT两者之间的直线相关性较差(r=0.345,P<0.01).在ROC曲线下,输注悬浮红细胞前NLR联合PCT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42.9%,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输注悬浮红细胞后NLR联合PCT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50%,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结论:输注悬浮红细胞前或后,NLR或PCT都可以作为预测重症肺炎发生的风险指标,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预测重症肺炎发生敏感性,但特异性均较低.输注悬浮红细胞后,NLR和PCT的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活动的快速康复护理在直肠癌(R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量化活动的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并对比出院前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术后首次排气(46.21±10.32)、进食(51.23±5.14)、下床时间(30.54±4.15)及住院时间(9.32±1.54)均低于 A 组(68.17±12.45)、(7
目的 观察静配中心人员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静配中心就职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分为焦虑组与无焦虑组,并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静配中心护理人员产生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60名护理人员伴有焦虑情绪31例(51.67%),不伴焦虑情绪29例(48.33%);焦虑组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长,职称与无焦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工作年限<3年、每周工作时长>40
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诊疗的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或支气管炎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抽血获取血清检测活性维生素D水平及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同时使用肺功能监测仪检测肺通气功能指标(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比对在相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情况下不同血清活性维生素D水平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水平,并分析血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