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馍大王的财富神话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10月,30多岁的蒋永超在粮食系统工作,当时粮食行业效益不是很景气,单位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下岗吧,满街都是做买卖的,但自己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去哪儿找活路?不下岗吧,工资少得可怜,在 家歇着等于虚度光阴,心里犹豫不决。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最终他选择开始艰难的创业。
  经过考虑,蒋永超觉得自己在粮食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应该在食品生意上找出路。民以食为天嘛,这种生意永远都有市场。随后,他考察了郑州、石家庄、武汉等城市,见到了烙馍摊前围了不少的购买者,于是觉得这个生意前景不错。
  
  在薄和快上下功夫
  学习了几个月的烙馍手艺后,2001年2月,蒋永超在县城街头租了两间小屋,挂出了口福香烙馍店的招牌。刚开始时,蒋永超的生意红火了好几天。可好景不长,因为人们发现他的烙馍和其他摊的烙馍没啥两样,买的人越来越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烙馍店火起来呢?正当蒋永超苦无良策的时候,有好心的客户给他出主意,说烙馍越薄越好吃,要是能做出中原最薄的烙馍就好了。蒋永超一想也是,便去请教老一辈的几名师傅,人家一看他烙的烙馍便说,能薄到这份上已经够了,不可能再薄了。
  除了在薄和快上下功夫,蒋永超并没止步,他觉得必须开发同行没有的新品种,自己的烙馍才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他发现,很多小孩嫌烙馍没味,不喜欢吃,而有各种水果味的果冻等小食品却大受小朋友的欢迎。于是,他想,要是把烙馍做成水果味的,一定会在孩子中间打开市场。
  
  产品创新不止步
  想是这么想,可从来没人做过水果烙馍,想找个师傅学都找不到,怎么办?蒋永超决定自创。他买了一大堆香蕉、山楂、苹果等水果,就在家里练习,可当他终于做出水果烙馍后才发现,这种新产品不像他预料的那么畅销。人们没见过这种烙馍,无论如何宣传,大家还是习惯性地购买老式烙馍。蒋永超急了,干脆买一送一,买烙馍白送水果味烙馍,说:“拿回家给孩子们尝一尝。”后来,许多孩子拽着大人们来买,蒋永超的水果烙馍终于打开了销路,价格比普通的烙馍高出许多,经济效益很是可观。
  尝到创新的甜头,蒋永超又前往河南农大食品系拜师学艺,一鼓作气开发出了杂糖和蔬菜味烙馍。蒋永超忙得不可开交,产量提高了还是供不应求。
  
  发明机器提高效率
  怎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呢?蒋永超又动起了脑筋,如果能用机械化生产就好了。想到了就马上行动,蒋永超请来了机械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设想,经过一年多的实验,2003年初,终于生产了一台烙馍机,它的效率是以前手工的20倍。
  做烙馍用的机器,当地人从没听说过。消息一传出,好奇的购买者就把蒋永超的店围得水泄不通。随后,这一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到这来买烙馍,买的人多了,蒋永超的烙馍总是脱销。光学校和单位订货都难以满足,过去产几十斤,现在生产七八百斤还是不够卖。有顾客跟他开玩笑说:“蒋永超你真能,你做的烙馍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新思路拓展商机
  以前,蒋永超认为烙馍谁都会吃,包装上就印有食用方法,小烙馍走向大市场后,闹出不少笑话。2005年5月全国机械订货会议在市里召开,一位意大利客人首次见到这种烙馍,等陪同人员讲解后才明白这是吃的烙馍。2005年9月,蒋永超参加河南名优产品展销会,好奇的海南顾客问他:“烙馍是怎么个吃法?要上锅蒸吗?”“不用,开袋就能吃,卷上菜更香。”他拿起一片烙馍卷上中原小吃芝麻盐,递到对方手中。就这样,很多外地顾客都被新鲜的口味征服了。短短3天,烙馍就销出3000公斤。小菜和烙馍搭配着卖,营业额一下子增长许多,再加上许多大酒店名菜也要配搭烙馍,如:北京烤鸭、京酱肉丝等,口福香烙馍出了名,慕名前来加盟的客户络绎不绝。
其他文献
  
期刊
2008年,即便股市冲高8000点到10000点,如果股票没有买好,投资者照样会亏损。因此,在5000点附近的抢钱区域,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以捡钱的心态耐心细致地寻找,也许还能找到好的股票。    许多朋友问我,沪指6100点是这轮牛市的顶点吗?2008年,中国股市是否还能突破6100点,或者说至少还会再次摸高6100点,给套牢的投资者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2005年8月到11月,沪指在100
期刊
创业投资要选准方向,经济飞速发展的2008年,有哪些领域将会是创业中的金矿?如何投资才能确保尽快获利?    在新的一年里,您想要创业吗?哪些行业将最红最火、最具前景?通过分析当前市场潮流中的“脉搏跳动”,《科学投资》发现绝大多数创业研究专家和生意场上的实战人士,都比较看好以下10个行业项目的发展“钱景”。    TOP 1 早餐、休闲饮品、中式特色小吃等餐饮行业  民以食为天,因此餐饮业仍是20
期刊
柳晶莹自小独立,大二暑假决定打工挣点零花钱。可是一个女孩子,又没有毕业,除了家教,还能做什么呢?柳晶莹翻着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最后决定去一家广告公司试试。  柳晶莹绝对没想到,从她走进那家公司的大门起,她接下来的6年光阴几乎都花在了它身上。去年,老板将49%的公司股份过户到柳晶莹名下,诚恳地邀请柳晶莹与公司共谋发展。    好文笔惊动广告人  大二的暑假柳晶莹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当时,公司确实很缺创
期刊
今年4月,封闭式基金大额分红,平均的分红大概超过了每份基金1元。我一共得到了超过80万元的分红。拿到了这些红利后,我还清了我家的房贷40多万元;给我父母在老家买了一套30万元的商品房,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自己也稍微奢侈了一点,家里买了第二辆车。几年的投资坚持下来,终于转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可以小结一下了。    投资封基  早在2000年,我就买过封闭式基金。记得当时买了几千元的基金普丰。2001
期刊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在创业领域,年轻也是重要的资本之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19岁休学创立微软,25岁之前就赚到第一个100万美元,创造了“盖茨神话”。现在,盖茨的神话在中国正在上演,18岁的张伯宏、23岁的彭海涛、24岁的郑立、25岁的李想……一个个年轻甚至面孔稚嫩的80后创业者,正逐渐走上商业舞台,并不断刷新着前辈们创造的记录。这些在人们眼中还稚气未脱的青年,或者是已领导着数百人的公司总裁,或
期刊
阙文彬从发家到成为亿万富豪,仅用了大概7年时间,这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    低调、神秘,突然崛起……一切都十分符合隐秘富豪的特征。但随着“独一味”2008年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低调富豪阙文彬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  据了解,阙文彬持有“独一味”6160万股,按照“独一味”2月21日的发行价6.18元/股计算,阙文彬在“独一味”的财富达到3.8亿元。之前,阙文彬在“独一味”上投入的资金总共为
期刊
80后有一个相对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更明显的特点:思维更活跃、更具创意。“勇气、学习能力、合作”,这是80后创业一代的新“标签”。80后出生的孩子具有不守常规、颠覆传统、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地工作,因而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他们退出有既成规则的游戏,并非出于消极,而是在动
期刊
与此前众多投资者争先恐后地购买各类QDII的热情相比,眼下市场的暴跌给投资人上了一堂非常及时的风险教育课。但若是因为市场的调整而不看好QDII或者着急进行赎回,却也是不可取的。    充当QDII投资急先锋的马先生,本以为可以喝到海外基金的头啖汤,但前不久打开账户一看:5万元的资金已经缩水了好几千。  由于全球股市遭遇次贷“第二冲击波”,QDII“伤势”严重,最近不管是基金系、银行系QDII净值悉
期刊
在北京鼠年春节庙会上,烤串仍然是最受游人青睐的小吃。在2007年“标王”争霸后,分据北京龙潭、地坛庙会的南、北烤串“标王”,自然就成为庙会生意的赢家。阿拉伯式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异域表演,“北标王”谷胜立在地坛庙会上打出的“标王烤肉”招牌吸引了很多游客。生意最为火爆的大年初二,他卖出了30吨羊肉,平均每秒就能赚10元。虽然摊位租价、肉价、人工成本价都飙高,但今年的利润仍在40万元左右。  英雄出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