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群淘金的兵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黄金战士,志在寻找祖国的宝藏……为了打开金库的大门,我们战斗在祖国边陲四方……”打住打住,这是谁胡编乱造的歌词,当兵的不好好保卫祖国,怎么跑去挖宝藏?这哥们儿也太不务正业了!
  嘿嘿,俺可不是胡乱哼哼,瞧见俺胸前写着“黄金”俩字的胸标了吗?——你别误会,我们当然不是《圣斗土星矢》里身穿黄金铠甲的黄金战士,而是武警黄金部队的黄金兵,给国家找金子就是我们黄金兵的“正业”!你肯定挺惊讶的吧,武警部队里怎么还有专门找金子的?一句话,国家需要!黄金自古就是财富的象征,可是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黄金产量很小,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金的国家。其实咱们矿产资源很丰富,只是因为没有专业的找金队伍,金子藏在戈壁深山里和咱们“捉迷藏”,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让部队上!就这样,黄金部队诞生了。要知道,俺们可是全世界唯一一支专门找金子的军队呢!
  
  让金子现出原形
  
  金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泛,没准儿你抓一把泥土,其中就有金子——先别兴奋,这含量太低了,不到十亿分之三,根本没办法大量开采。所以咱们不光是要找金子,而且要找到那些集中躲藏在一起的。不过说是集中分布,每吨矿石的含金量往往也只有几克、几十克,金子一般在矿石中用肉眼根本看不到,该怎么找到这些深藏不露的家伙呢?嗅黄金兵自有办法!
  
  方法1:找朋友
  自然界有很多东西都喜欢结伴生存。金也有很多爱扎堆的“好朋友”,比如银、雄黄、雌黄,汞等等,找到这些家伙,可能金子就在附近呢!
  
  方法2:问古人
  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人就开始使用黄金器皿,古人总结了很多找金的经验。不过因为找金手段有限,古人只能开采裸露在外或者浅埋的金矿,咱们黄金兵找到那些古代的金矿遗迹,重新进行勘察,没准儿就有重大发现!
  在古代金矿比较多的地区,往往地名都跟“金”有关,比如“金厂”“金山”,这些地方要留意,很可能还能挖到金子呢。
  
  方法3:照“天眼”,做“体验”
  人造卫星在天上,不但能让咱们看上卫星电视,还能用它的“天眼”——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从太空中对地面进行远距离探测。另外。给那些可能蕴藏金矿的区域做个全面“体检”。照照“X光”,再来个“采血化验”,了解岩石的密度,放射性等特点。分析区域内岩石、土壤,水的成分,就能进一步精确地找到金矿的位置!
  
  靠着金山风餐露宿
  
  别人一说起我们黄金兵,都觉得我们特牛!整天跟金子打交道,没准儿随手从口袋里一抓,就能跟抓瓜子儿似的抓出一把金疙瘩。其实我们黄金部队只负责找金,找到金矿后就会无偿交给地方开采。我们中很多人都没见过成块的金子呢!
  找金子是一件挺没意思的事儿,比你那些没完没了的暑假作业无趣多了。我们长年生活在荒山野岭,沙漠戈壁。风餐露宿不算啥,因为没有手机信号,就连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都不行。当兵前大伙儿都爱打篮球,可是山里连块儿平地都没有,业余休闲只能凑在一起开个“故事会”了。
  现在流行野外生存,人们都喜欢参加个驴友俱乐部,到深山老林里去露营。可是这样有多危险,我们黄金兵最清楚。先不说山里毒蛇猛兽有多少,遇上自然灾害,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有一次,驻扎在罗布泊的哥们儿跟我说,他们部队有人“飞天”了!别乱想,当然不是“得道升天”,而是晚上睡得正香的时候,一场10级大风把中队的两顶帐篷连同帐篷里的4名战士一起刮走了。幸运的是,风停下后,4名战士从300米的山包后面走回来,还拖着已经撕成两半的帐篷。那天晚上,大家在露天里抱着被子,谁都不敢合眼了!
  
  黄金兵爱“兼职”
  
  和别的兵种不同,黄金兵们要掌握地质、物理、化学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咱还会利用自己的知识搞搞“兼职”。
  今年西南旱灾的时候,咱们派出地质专家,拿出高科技的钻探设备,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河北、山东等地赶到云南,到各个受灾的村庄里帮助村民找水打井。云南先锋村小学打出的l号井,就是受灾后咱部队打出的第一口井,这口70多米深的水井,解决了700多人的饮水问题。
  饮水问题解决了,为了防止干旱引发山林大火,咱们黄金兵又变成了守护山林的防火兵,遇到火情时迅速反应,靠咱们对森林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抢险,迅速制伏山火。怎么样。咱们黄金部队虽然没有神力,比起黄金圣斗士也不差哦!
其他文献
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颤动大地,让我们收起悲伤,快快帮他们重建家园才是首要任务。不过要想了解灾区的确切信息,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毕竟道路毁坏众多,什么地方有潜藏的危险,谁也摸不准。这可复么办?别着急,测绘员们带来了无人机,前方的消息就让它去打探吧!    无人机当上测绘员    看起来像玩具飞机,用起来也是遥控器操作,无人机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呢?别看外形一般,它所配备的高科技装备可是遥控飞机
期刊
在一些环境复杂的城市作战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步兵班的士兵们在作战时,除了步枪外,还特别喜欢扛上一架便携式迫击炮。这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单兵作战武器,论威力比车载迫击炮和自行迫击炮逊色很多,论物美价廉和方便携带,又比不过火箭筒。但为什么至今它还是会被无数士兵热捧呢?新时代的战场,“老迫”继续着自己的不老传说。    经典结构难淘汰    诞生于一个世纪前的便携式迫击炮结构简单,是现在的单兵武器
期刊
主角:安禄山的勇将尹子奇、唐朝御史张巡  配角:安禄山、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唐朝神箭手南霁云、士兵N个
期刊
你不知从哪儿摘来一部破旧的时空穿梭机,本想去看看未来的月球,却不知是操作失误,还是程序失灵,你却来到了150年后的潘多拉星,那颗对地球入超不友好的星球!  这里完全被有毒的气体和凶猛的外星生物所环绕。或许躲起来安全,或许也叫等死,与其被吓死,不如出去一搏。端上你的步枪,戴好你的氧气面罩,你要出门“逛街”啦!  满“街”都是茂密的丛林,夹杂着各种奇怪的声音不断敲击你脆弱的小神经儿。不断被惊起的小型飞
期刊
浑身都是眼瞎    其实,坦克不但有“眼睛”,而且可以说“浑身是眼”!坦克上安装的各种潜望镜就是坦克手们白天观察外界情况的“眼睛”。  坦克没有挡风玻璃,全靠驾驶员潜望镜来观察路况,这个重要的潜望镜就安装在坦克驾驶员头顶上。坦克在行进时驾驶座上升,舱盖打开,驾驶员开坦克就像开敞篷车。但是遇到真正的战斗,驾驶员必须坐在车里,用潜望镜指挥坦克冲锋陷阵,否则只有挨枪子儿的份儿了。  坦克里另一位重要的角
期刊
影视剧里塑造的军人形象千千万,俺就对狙击手印象最深刻,端着大狙,从千米之外瞄准,一枪“爆头”,太酷了!啧啧,当兵就要当狙击手!俺要多练练cs,等着瞧吧,未来的“狙王”就是俺了! (继续没边儿的狂想中……)  打住打住!想当“狙王”可不是多练练cs就能成,那可得经过超级艰苦的训练。不信,就让仅为咱们的“狙王”龚利威来个现身说法。  说起龚利威,名气可真是刚刚的!军区、集团军的“特级狙击手”“优秀狙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呜——”刺耳的警报像一把尖刀,在天空划开一道口子,落进营区,闯入人们耳中,如一颗定时炸弹般将整个营区炸得沸沸扬扬。  防空警报拉响,“敌机”呈战斗队形正在逼近。  战士们快速列队行进,所有防空装备齐摆上阵。一切战略部署完成,防空作战即将打响。    危险,从天而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良好机动性和独特战略位置的飞机,以飞得快、看得远的绝对优势占据了战场的天空。它们担负着侦察、通信和对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