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保障我们穿衣保暖的重要作物。农田里有一种叫棉铃虫的小家伙儿专门啃咬棉花。为了保卫棉花,我们与棉铃虫展开了长期的战争……
  起初,我们能容忍棉铃虫吃些棉花
  起初,我们对棉花的产量要求不高,虽然也见棉铃虫在啃咬棉花,但并没有把棉铃虫的危害放在心上,毕竟我们认为棉铃虫还是相当“自觉”的,它们虽然啃咬棉花,但并没有把棉花“咬尽啃绝”的“恶心肠”,如果田里的棉花有100朵,它们也就啃坏20朵左右,还能给我们剩下80朵。有了这80朵棉花的产量,我们就觉得丰收了,很满意。
  在原生态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和棉铃虫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棉花把20%的果实供给棉铃虫享用,把80%的果实让我们收获回家。棉铃虫“感恩”棉花的供养,我们满意棉花的产量,两家各得其所,可谓“和谐相处”。
  因为和谐相处,所以我们看到棉铃虫啃咬棉花时,并非认为棉铃虫是在伤害棉花,而是认为这是棉铃虫天经地义的生存需要。我们不觉得棉铃虫是在抢夺我们自己的胜利果实,只是在与我们分享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对棉铃虫并无“深仇大恨”。
  后来,我们对棉铃虫下了“毒手”
  渐渐地,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穿衣保暖需要更多的棉花,导致棉花的价格不断上涨,种植棉花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每朵棉花都是我们眼睛里的“一朵金花”。
  这时候,棉铃虫还是棉铃虫,它们还想安心地啃咬那些本应该属于它们的棉花,悠然地享受自然的恩赐。可是,我们不愿意了:一朵棉花一张钱,你啃咬棉花,这是与我争利,损我钱财呀,我可不能容忍你们这些可恶的害虫在棉田里“胡啃海咬”了,得想办法“灭”了你们。
  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消灭这些与人争利的棉铃虫呢?当然是“下毒”喽。
  我们背着喷雾器,以农药为“进攻”武器,不断地向棉田里喷洒,结果杀死了大量棉铃虫,从“虫嘴”里夺回大量的棉花。此时,棉花被人类视为“专属”物,不允许棉铃虫再“染嘴”半朵,我们把棉铃虫看成危害农业生产的“大敌”,战争不可避免,愈演愈烈。棉铃虫中了我们的“毒手”,死伤无数,简直是溃不成军,眼见着要彻底“滚出”棉田,成为“濒危虫类”了。
  面对“灭种”的危机,小小的棉铃虫并没有甘认失败,而是使出了自己的“大杀器”——抗药性。我们不断喷药,幸存的棉铃虫在一次又一次的“毒害”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耐药水平,并把这个抗药性遗传给后代,生育出不怕农药的小棉铃虫。起初“低毒”就可杀死的棉铃虫,后来“中毒”才能杀死它们,再后来“巨毒”也无法杀死棉铃虫了。棉铃虫在“对抗”农药的战争中,将自己的抗药性提升了一万多倍,让农药对之失效。
  凭借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本领,棉铃虫在与我们的战争中绝处逢生,反败为胜——巨毒农药毒不死棉铃虫,却能毒死田间的益虫、毒死家禽,甚至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喷撒农药的过程中中毒死亡。
  现在,棉花被“武装”了起来
  大量施用农药,除了对棉铃虫失效之外,还造成另一个恶果:把棉铃虫的天敌给杀死了,破坏了食物链,让棉铃虫成了没有天敌的“自由生存者”,于是它们大量繁殖,大量啃咬棉花,能将一地棉花啃到“绝产”。我们大败。
  落败的我们向科学家求助:快想个法子灭了这些“害虫”吧。
  科学家送给我们一些棉花种子,很有信心地让我们接着种这些棉花。我们没有信心,接着种,还不得让棉铃虫给啃光啊,我们需要更毒的毒药吧?
  科学家解释说可不能再施农药了,再施农药,虫子死不了,人类反倒要死了,这种棉花种在地里,不用打农药,虫子吃一口它就死!
  还有棉铃虫吃一口就死的棉花?当然有,这就是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棉花新品种,名字叫“基因抗虫棉花”。这种棉花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它们为什么不怕棉铃虫啃咬呢?在此解释一下: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身体里含有一种能产生Bt蛋白的基因,科学家把这种基因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身体里“切下”一段,移植给棉花,让棉花身体内也含有这种基因。含有Bt蛋白基因的棉花也能产生Bt蛋白。注意,Bt蛋白对人无害,对动物无害,对棉铃虫却有“致命伤害”。这是因为棉铃虫的肠胃无法消化Bt蛋白,它们啃食含有Bt蛋白的棉花会被“胀死”。其实这种例子在生活中也有。巧克力是人类的美食,可是狗吃了巧克力就会死掉,这并不是因为巧克力有毒,而是狗狗不能消化巧克力。因此,Bt蛋白算是棉铃虫的“巧克力”。用Bt蛋白武装起棉花,让棉花也成为与棉铃虫“作战的战士”。借助转基因技术,我们不需要再给棉花喷药,也不见棉铃虫来危害农业生产了。这一局,我们暂时获胜。
  转基因棉花为什么帮助我们成为“暂时”的胜利者,而不是“永远”的胜利者呢?因为科学家已有预测:处于下风的棉铃虫正在积聚“反击”的力量。大量使用农药让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大量种植转基因棉花会不会也让棉铃虫进化出可以消化Bt蛋白的本领?根据进化论的原理,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等有一天,当棉铃虫进化出能消化Bt蛋白的本领时,迎接我们的也许会是一次“失败”……
其他文献
看似漫长的一个学期转眼间就要过去了,想好这个暑假要做点儿什么了吗?在奶奶家看电视?在舅舅家打游戏?或者哪儿也不去,在家宅着坐等长毛?还是算了吧!与其把自己变成一个发霉的“怪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内服联
虹吸现象  虹吸现象其实利用的是连通器的原理,即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  的压强处处都相等。当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空气时,来水端的水位高,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将出水口封闭,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水不断流出。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的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和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
电子邮件过滤是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热点。Rough Set理论是一种处理含糊和不精确性问题的一种新型数学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结合Rough Set理论的数据分析方法针对实时个人
文章阐述了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吸纳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章利用1989年及2008年美国TM卫星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通过专用计算机软件对呼伦贝尔地区海拉尔河下游沿岸沙地(统称为海拉尔沙地)20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遥感调查分析,阐明了海拉尔沙地分布和变化趋势,同时提出了控制沙地面积增大、防风固沙的措施。
警长斯科特发现,跟以前相比,他现在所处的案发现场可以用“简单”来形容。这是一所单身公寓,房间的主人名叫凯瑟琳。她在晚餐后喝红酒时,被餐厅上方掉落的吊灯砸死了。固定这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中管理类岗位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岗位评价要素,建立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来自北京6所
日前,四川省双流县永安镇组织红提种植技术人员与南江县合作,帮助当地破解红提种植歉收的问题,长期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叶虫大逃亡(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