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首先,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第二,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最后,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变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我们在研究艺术的发展时,既要表现风格的传承,又要在先前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新鲜事物养分,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在艺术作品中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产生新的变现形式,从而推动艺术真正的创新与繁荣。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人们的主观与情感需求而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的新兴之美,根据人们在不同时期对于内心各种不同的欲望与情绪而创造,艺术在每个时期的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研究艺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我国许多艺术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各种艺术见解,“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不断创造”这是我对于一些艺术学者观点的一个简要性概括。而现代的生活中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上体现了这一点,不仅是现代,其实自古至今艺术就有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这特点,如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高窟。事实上,多元化地对外来艺术的继承,形成了敦煌艺术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相互间的学习,模仿。也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因为“任何复制过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必定会发生差错。如果最初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差错,那就永无变化。进化就不可能发生了”。
  艺术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缺一不可的。首先,艺术发展的自身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就是说,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的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继承前代的成果而发展,正所谓“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如中国唐诗的繁荣,就是在魏晋南北朝各个流派开创新诗体的基础上,逐渐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从鲍照,山水诗人王维诗从谢灵运,他们很好地继承了前代诗人的优良诗风,体现了诗歌艺术薪火相传的继承性。还有,正是由于近代无声电影的诞生,给影视界开创了广阔的前景,才使得当今社会影视艺术更加地成熟丰富,而广泛的被世人接受。
  艺术的继承是历史的必然的,任何艺术都是不断地继承者前代的艺术,这是艺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其次,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规律是哲学上发展规律地具体体现,发展是普遍的,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在艺术上就体现为对前代艺术的创新,即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对艺术进行创新。再次,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组成了艺术的在纵向发展,构成了艺术完整的发展链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古希腊神话传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闪光点,在历史的继承中,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吸收了其中的经典精华,而艺术的创新同样又使艺术得以鲜活再现,人们也才能欣赏到诸如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世纪》、雕塑《大卫》、古罗马建筑等诸多源于神话而不拘于神话的精美艺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不断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發展的根本问题,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拥有众多光辉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更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维系华夏民族绵延不绝、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如中国的象形文字,令人惊叹的是不是来自图形的象形文字,通过考古证明,几乎所有古文字都来源于图形文字,而且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将象形文字一直保持到今天,其他民族或早或晚都已改用字母,而中国却没有发生这种变化,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不断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综上,艺术的发展必须兼顾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有继承,才有浓厚的积淀,源远才能流长;有创新,才有无尽的动力,创新决定未来。艺术的发展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1.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4.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二胡演奏中的意境塑造是每一位从事舞台二胡演奏艺术活动的演奏者都需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近一百年以来的二胡发展史上,二胡这件乐器无论是在乐器形制的改良、演奏技艺的提高、理论研究的进步、作品题材的)'一泛等方面都获得了突匕猛进的发展。二胡演奏中的“意境塑造”就是建立在一切止胡演奏的基础要素之上的上层境界。这些基础要素包括良好的乐器性能、娴熟的演奏技巧、对音乐作品丰富多变的处理手段等诸多方面:
期刊
【摘要】: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文化,而民族色彩文化心理是其中的重要核心体系之一。民族色彩文化心理既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该民族对色彩领域的普遍心理认知,也是该民族源自远古的色彩崇尚与禁忌,以及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意识的真实体现。但是,对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由于长期不重视色彩文化而导致对不同民族的色彩文化心理的冷漠和未认知状态,以至在世界经贸和文化交流中,屡屡因忽略
期刊
时空作为文本的先天逻辑形式,是任何写作都不能忽略的。作为一种叙述策略,它往往是先锋派作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技巧。小说的时空不仅仅作为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更是作者宇宙观的内化显现。时空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人们凭借着经验才能意识到它。同样地,它在小说中也是依靠着人物的显现/隐退、事情的发生/消失才显现出来。时空不仅是写作活动本身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一行为动作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才能完成。在写作的文本内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实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核心体现,是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风水  1、传统风水文化的概述  在当前人们一提到传统风水文化,就会将其与封建迷信相联系,其实这种观念是没有认
期刊
【摘要】:中国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而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则需通过材料媒介来表达。任何一个画种的技法特点,总是由材料工具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通常我们普遍认为的国画主要是指用宣纸或绢、毛笔、墨以及国画颜料来完成作品的,但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艺术家们在其一生的艺术探究中都在不断的进行材料研究实验。  【关键词】:中国画;材料媒介;创新  一、现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在中国历史
期刊
【摘要】:唐朝、宋代,我囯设计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设计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统治阶级政策、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的影响。两朝的设计艺术发展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唐代;宋代;设计艺术  唐代的陶瓷生产十分兴盛,《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1]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制瓷中心,且各具特色。总的来说,唐代的陶瓷生产日渐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因
期刊
【摘要】: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群体性声乐艺术,近年来逐渐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合唱对音乐的感情表现比乐器更为直接,很多合唱都反映了中老年人的快乐生活。合唱的艺术效果、感染力强,以及便于组织、雅俗共赏的优点,都是中老年人选择合唱的原因。  【关键词】:合唱;乐理;发声训练;演出  我所接触的那些基层中老年合唱团,几乎是一群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中老年人,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单位,大多从年轻时就热爱音乐,与音乐接
期刊
【摘要】:爱国英雄辛弃疾是南宋词坛颇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的词以抗金复国、收复失地、重整河山为主题,通过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既豪迈奔放又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质,这一独树一帜的“稼轩风”使宋词的发展走向巅峰状态,并对后世词人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陈人杰是南宋末年一位奇特的辛派词人。他全部词作都只用“沁园春”一个词牌,且大多以爱国精神为主题,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理想及人生抱负,对稼轩风有多方面接受。本文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对出土的唐代狮纹织物进行复原,细致地展现了织锦的纹样构成,结合历史资料得出狮子作为观念化的艺术形象在唐朝就有出现。唐代织锦中的狮纹在继承前代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点,经历了神异化、写实化到本土化的发展过程,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者。  【关键词】:唐代织锦;红地;行狮锦;纹样复原  (唐红地行狮锦及其残片复原图)  此件织锦以砖红色为地,米白色显花,缀以绿色。上下
期刊
【摘要】:中国的民间美术发展历史悠久,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在其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凝结了人们的智慧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当代油画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研究可以在油画的创作以及发展中充分的借鉴中国民间美术,本文揭示了当代油画将民间美术作为创作的养料池,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民间美术的色彩以及形式内容和理念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当代油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民间美术;当代油画;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