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教学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小说类的经典篇目,“鲁智深”的形象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一人物形象,语文教师探索了多种不同的鉴赏角度和教学方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以审美分析为中心,正确处理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揭示出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人物形象鉴赏 ;教学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自1954年就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曾被语文界认为是最能体现《水浒传》整部小说价值取向的中学课文。经过几十年的教学与解读,虽然各个时期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同,但是人物形象鉴赏一直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其中“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又是教学的核心,同时,教师们也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通过这些教学成果,学生们大体上领悟到了“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然而近年来,该文因 “暴力”“血腥”的细节描写引起学界的争议,甚至退出了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本文试图以此为契机,梳理一下此篇课文在人物形象鉴赏教学方面的成果与问题。

一、教学现状分析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中出现的人物众多,除了主要人物鲁达,还有一众次要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相互交汇,形成了特征鲜明而又错综复杂的艺术局面,给读者带来了生动而丰富的形象体验。因此从笔者翻阅的教案和教学实录来看,人物形象始终放在本篇课文教学的首位,其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是:人物性格分析,刻画技巧分析,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或者将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加以分析。
  鉴赏人物形象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笔者发现教师们分析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单个人物分析,也就是鲁达的形象,普遍将其定性为豪爽、粗鲁、直率。谈到鲁达的性格,一般离不开“豪爽、仗义、疾恶如仇”等词语。如刘怀玺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试析》一文中指出,鲁达的最大特点是仗义救人,好打抱不平[1]。北京优秀教师赵向奎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鲁达的“六次发怒”层层分析他的性格,认为鲁达是一个粗鲁、性情暴躁之人,但他又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2]。
  人物形象的性格必须通过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刻画,常见的技巧和方法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肖像描写。其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是教师们讲解最多最充分的方面,只有极少部分教师会对鲁提辖的心理描写进行分析。湖北优秀语文教师景书芳在授课中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分析人物性格,学习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整堂课都是围绕刻画技巧来鉴赏人物形象,他着重分析了鲁提辖与镇关西打斗的场面。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师吴其华则比较关注人物的语言,他从故事开端鲁提辖与酒保和金家父女的对话中,引导学生认识鲁提辖是一个粗野但又宅心仁厚之人[4]。
  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是促使人物性格形成、推动人物命运变化的重要因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情节是非常生动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从笔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不管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置,还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们对情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只是具体的讲解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教师以讲情节发展为主,鉴赏人物形象为辅,有的教师则在鉴赏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来梳理情节。湖北优秀教师郭帮寅采取的是前面一种方式,即“抓主要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5]。郭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力求置人物于情节发展过程之中,在品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抓住文中最精彩的高潮部分进行品读,准确地把握鲁达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再回过头来分析故事的开端和发展,在情节发展中鉴赏人物。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环境息息相关。小说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它们都与小说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很有帮助。不过笔者发现,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案例并不多,仅有少数教师具有这种意识。比如,陕西优秀中学语文教师郭似龙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强调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他让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如“天色微明”)对鲁达性格的烘托作用[6]。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技巧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一个颇为完整的故事,是鲁智深这一人物的初次亮相。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技巧刻画人物形象,使得鲁达这一主要人物形神毕肖。正因如此,很多教师把分析人物的刻画技巧作为十分突出的教学内容,认为这样更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课文的思想内容。笔者整理了不同时期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发现有百分之四十的教案都将“学会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甚至会耗去近一半的时间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而对文本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无暇顾及。比如,湖北优秀中学语文教师景书芳在公开发表的教学案例中,赏析了文中最精彩的“三拳”之后,剩下的都是讲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的方法等内容。这样虽然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用时太多,不宜推广。
   2.审美评价的错位
  2017年武汉市三十六中成婷老师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主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一文中,以“品评英雄”为主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对经典的英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了解英雄的人格魅力,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成老师的教学设计无疑是新穎独特的,但是在“拓展延伸”部分,成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看鲁达的英雄行为固然精神可嘉,可现代社会还需要这样行侠仗义的侠士吗?谈谈对鲁达这一形象的现实思考。这个问题完全抛开了作品来谈论人物的现实意义,将文学人物的艺术考察转换为对现实人物的世俗化考量,文学与现实不分,审美与功利纠缠,这无论是对理解鲁达这一艺术形象还是对理解英雄这个符号都毫无意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三拳打死镇关西”一直是课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部分对鲁达的动作、心理等描写得细致入微。但也正是这一部分引起了部分教师的误读,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审美评价的错位。比如,湖南浏阳的中学语文教师王虎森在《审判鲁提辖》一文中,详细地记述了他在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过程。王老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来审判鲁提辖到底有没有罪。王老师追问学生,“鲁达三拳打死了郑屠,他该不该负刑事责任?”笔者以为,这类问题根本不该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文学和语文问题,既与作家的创作意图无关,也与人物的艺术魅力无关,更与人物形象的意蕴无关。它与我们谈论一个现实问题和现实人物的方式毫无区别,语文课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政治道德课,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建议与对策


  1.以审美分析为中心
  从文学教育的立场而言,审美分析应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小说教学只有以审美分析为中心,才能使小说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可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语文学界一直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鲁达又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写出了这一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鲁达挺身而出救助金氏父女,不顾后果,展现了他的义气和英雄本色;他当众戏弄郑屠,激怒郑屠与自己打斗,又显示出了他非同一般的智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这一人物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也要让学生领悟到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主要人物鲁达个性之所以能够鲜明独特,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看语言的表面,更要注重语言的内在美。抓住小说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要注意小说中的比喻、夸张、衬托、侧面描写等方法,要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全面细致的把握,将人物形象分析与作者笔下的自然环境以及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的美,感受鲁达这一人物的优秀品质。当然,作为小说教学,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细心感受小说情节当中蕴含的人性美。让学生认识到,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鲁达的性格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2.正确处理审美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关系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之所以退出语文教材,很大一部分原因涉及人物形象的“暴力”问题。然而,小说人物的“暴力”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不能以现实的眼光来加以审视。我们知道,鲁达这一人物是虚构的,其暴力行为并非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而是一种“诗性的正义”,目的在于惩恶扬善,是“善”的化身,它是当时人们愿望的投射,是现实困境的审美解决。教师在解读这一行为时,应该把它统领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之中,不要让它越出审美的边界,沦为现实的谈资,否则不仅鲁达这一人物形象无法被欣赏和理解,就连承载这一故事的整部作品都将蒙受阴影,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文学即人学”,创作文学作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美好愿望,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鲁提辖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行为,真实地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因此鲁提辖的拳头越狠越能纾解被压迫者的心头之恨。这里,作品中对人物的审美情感评价已经远远超越了世俗的道德评价。因此,面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应突出其文学性和审美评价,让学生了解并且能够欣赏小说人物的“美”。

参考文献:


  [1]刘怀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试析[J].教学与研究,1980(2):35-39.
  [2]赵向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00(9):27-28.
  [3]景书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5):52.
  [4]吴其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人物形象塑造[J].文學教育,2008(1):96-97.
  [5]郭帮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6):94-95.
  [6]郭似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J].陕西教育(教学),2010(12):13.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非常基础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具有铺垫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
一、环境会计概述所谓环境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具体而言,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着重研究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与环境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文章在分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师资结构、考核方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不仅仅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还有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塑造文化自信有助于增
文章作者以江苏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课程学习投入的现状进行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努力程度四个方
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是制约英语教学改革的瓶颈,评价什么以及怎么评价,直接影响到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更多先贤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情感。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状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感受,这样既提升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传统文学的魅力。文章作者结合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