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使唤孩子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唤孩子做事是“虐童”吗


  周末,两个孩子都在家休息,闲着无事可做。见我忙忙碌碌地洗衣服,7岁的儿子问:“妈妈,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我痛快地答应:“好啊!谢谢儿子!正好你那双黑红相间的运动鞋该刷了,你刷自己的鞋子可以吗?”
  “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儿子调皮地敬了一个礼,领命去干活了。
  4岁的妹妹见状,也毫不示弱来讨任务:“妈咪,我也想帮你干活。”
  我同样欢喜地说:“好啊!真是个勤劳的小宝贝。那你帮我把家里的书收集起来,重新摆放到绘本架上吧?”
  “是!长官!”她学着哥哥的样子敬了个滑稽的军礼,领了“令牌”去干活了。
  我去“监工”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干得很卖力。哥哥低头仔细刷着鞋子,妹妹一丝不苟地整理着书籍。我一时觉得很是欣慰,不由得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温情的场景。然后,又习惯性地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后来,当我再次打开朋友圈时,发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和留言。归纳一下不难看出,大家对这么小的孩子帮我做事,出现了两类评论:一类批判加不认同类,诸如“你是亲妈吗?这简直是虐童啊!”一类是羡慕加无奈类,诸如“好贴心的宝贝啊!我们家的娃可别想让他干点活,根本支使不动!”
  使唤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的是虐童吗?其实不然。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体力历练。一直以来,我们总是过于注重孩子的脑力历练,一门心思给孩子各种益智训练,想让孩子更聪明,却忽略了这种身体上的历练,往往就导致一些孩子“头脑发达,四肢笨拙”。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不是一种全面的发展。

使唤孩子要抓住时机


  上文中的第一类妈妈明显是舍不得使唤孩子的好好妈妈。所以,她们会觉得让孩子干点活儿是受累,让孩子遭罪。她们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替大人干活这种事儿,还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说吧。
  而第二类妈妈则处于纠结无奈期,她们也想让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却发现支使不动孩子了。正纠结于是狠下心来逼孩子做事呢,还是任其自在,静待花开,期望孩子有一天发现爸妈的劳累,主动提出替爸妈分担些许辛苦。
  事实上,第二类妈妈是第一类妈妈的结果,第一类妈妈是第二类妈妈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都有一段心甘情愿、跃跃欲试帮父母做事的勤快期,想帮妈妈拖地,想帮爸爸修理东西……但是,那个时期的很多爸妈都舍不得使唤孩子,一再拒绝孩子做事的意愿。时间长了,孩子越来越少主动提出帮你做事了,甚至你叫他帮你做一些事时,他也不乐意了,这就过渡到了第二类妈妈的时期:支使不动孩子了。
  一般来说,在孩子1岁半到4岁期间属于勤快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好奇,都想插一手,帮你的忙。你会发现,孩子想自己吃饭、想自己洗脸、想自己穿鞋子、想帮你做饭……你做什么事,孩子都想凑上前帮忙。
  这个时期家长要充分利用好,孩子想自己做的事就让他尝试一下,并经常使唤孩子帮你的忙。不要一味拒绝孩子做事的意愿,否则,孩子就会形成惰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旦形成,孩子的小手小脚也就变得懒惰了。因此,在孩子的勤快期内,家长要时常动动嘴,让孩子动动手、跑跑腿。

没有懒孩子,只有懒得使唤孩子的爸妈


  懒得动嘴型——有些爸妈不愿支使孩子做事,是因为懒得动嘴。因为孩子小,做事慢,很多东西都不会。甚至有时你告诉他怎么做,他都还不能完全领会你的意思。这个时候,爸妈就会觉得让孩子做事需要自己不停地唠叨,还不如自己动手,所以,就懒得使唤孩子了。
  懒得动手型——有些事孩子不会做,需要家长手把手去教,去传授技巧。这个时候,家长没有耐心,也懒得动手教孩子。想着孩子长大些,自己慢慢就会了,何苦现在费心费力地教呢。所以,干脆就代劳,或者不让孩子帮忙,让他自己去玩。
  懒得收拾残局型——相信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有时,孩子帮你拖地倒了瓶;擦桌子打了碗;他帮你刷碗吧,结果弄湿衣服,你还得帮他洗衣服……必须承认,有时孩子帮忙就是帮倒忙,往往会弄出更麻烦的烂摊子让你收拾。但是别忘了一点,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做,到做得不好再到做得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第一次孩子让你收拾残局,可能第二次就做得有模有样,不再给你添麻烦了,第三次呢,很可能就给你帮了很大的忙了。所以,收拾残局只是暂时的,家长要相信孩子,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使唤孩子有方法


  方法一:遵从孩子的意愿。当孩子提出要自己做某件事或想帮你做某事时,如果危险性可控,就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着做。别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孩子,不让孩子做。孩子做得好不好另说,但是,他的这份好心家长要珍视、要成全。
  方法二:快乐使唤,别把使唤当惩罚。有些家长平时不让孩子做事,当孩子调皮惹他生气时,就支使孩子:“去把地扫干净,谁让你把地弄脏的?你弄脏了,就罚你收拾。”这样一来,使唤成了一种变相的惩罚,孩子当然不情愿去做。
  方法三:一家人齐动手,可以设立“家庭劳动日”。比如,在我们家,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的周日,是我们家的家庭劳动日。这一天,我们会大扫除,而且是全家人齐动手。一家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把家打扫得整洁有序。一家人齐动手能带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即使辛苦的事,孩子也会做得很轻松、很开心。劳动似乎成了一种亲密的亲子游戏。
  方法四:少批评,多宽容。孩子做事难免会毛手毛脚,顾前不顾后,难免好心办错事。这时,家长要用一颗博大宽容的心面对孩子的失误,不要过多地批评,而应安慰和鼓励孩子,教孩子做事慢点、耐心点,就能把事做得更好。要知道,你的批评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家长不习惯使唤孩子,倒习惯被孩子使唤


  现在的很多家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家长不习惯使唤孩子,反而是习惯被孩子使唤得团团转。孩子一会儿让你帮他削个苹果;一会儿让你帮他脱袜子;一会儿让你帮他去买冰激凌……你都乖乖听话,一一照做。如果你不照做,哪怕晚一会儿,说不定孩子就会大发脾气。
  由此看来,使唤这件事在家长与孩子之間,正好弄反了。《弟子规》有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现在,大多数时候成了“孩子呼,应勿缓,孩子命,行勿懒。”这是不恰当的,是对孩子一种错误的纵容。
  因此,家长要改变观念。不要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使唤一下怕累着”。而应时不时地使唤一下孩子,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妈的事情帮着做,家里的事情人人有责,从小担负起那份小小的责任,得到应有的体力历练,成为一个头脑聪明手脚灵活的孩子。
其他文献
龚姐的丈夫老万,是一位技术宅。30多年前考入清华大学,是他所在那个县的理科状元。老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一直是一个低调质朴、吃苦耐劳的形象,虽然这10年都在研究无人机,却是绝不可能在结婚纪念日玩那种“无人机送礼物”的人。  直到有一年的梅雨季,忽然,龚姐发现自家小庭院里的绣球花,有的继续开成晚霞一样明艳的鲜红色,有的却开成了犹如童话的深蓝色,那种比潘多拉星球还要幽静神秘的深蓝,泛着一种微微的紫色调,
【摘要】著名学者宁宗一说过,文艺创作是探索和塑造人的心灵的劳动,人物形象是创作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通过作品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解读文本,便能提纲挈领,较为简便的抓住作品主线,体会作品精髓。唐代文学家元稹的《莺莺传》就是非常好的代表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少女,为追寻爱情,挑战封建礼数,却被负心薄幸之人抛弃的故事。短短数千字的小说却将故事情节描绘地跌宕起伏,优美精炼的语句也无不让人叹服。最
有没有“深仇大恨”我不知道,但我和母亲确实五行相克,她怎么看我怎么不顺眼,我怎么看她怎么心有千千结。  按常理,她该“宝贝”我才对。我是老幺,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还是她费尽心思从庙里求来的,而且为了我,被罚得两袖清风、家徒四壁……但是,打我记事起,我就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对我,她总是兴之所至、心之所安,教训我也是信手拈来,二话不说就开打。  撒娇卖萌,我打3岁起就戒了。母亲待我,视心情而定,但她的
【摘要】绘本阅读教学需要有效解读绘本,保持故事的完整性,绘本《逃家小兔》的教学课例,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绘本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绘本的多义性;对绘本主题进行深层解读和挖掘;注意绘本中“绘画”和外在设计的欣赏以及通过自制绘本来加强延伸阅读活动的训练。  【关键词】绘本;解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阅读绘本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阅读风尚。经
2014年4月19日凌晨一点多,家住南京滨江新城小区的莫建彬得知女儿莫恬卉跳楼后,狂奔到楼下的草坪上,抱着女儿疯了一般朝医院赶去,然而,女儿早已身亡……待他神情恍惚地从医院回到家后,惊恐地发现妻子邹敏也在卫生间里自缢身亡。  天塌了!一夜之间,妻女双双自杀,莫建彬万箭穿心。这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家庭怎么了?仕途折翼羞愤难平,他将自己陷在黑暗里  4月19日凌晨一点多,南京滨江新城小区29栋1
刘墉出版了多部销量百万的作品,用文字给无数读者带来了温暖的力量,他形容自己是一只船,当他在外漂泊伤痕累累的时候,就回到家中,妻子会把他的破损修整好后,他再重新出发。  懂得,是生命中最美的缘分  刘墉和毕薇薇是大学同学。大一上学期的一天,学校派4位优秀学生代表去接受电台访问,刘墉和毕薇薇分在了一组。电台录音室的器材临时出了故障,等待维修时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天。平时在女孩面前很少说话的刘墉,
最近杂志社的“筒子们”都比较忙,于是纷纷在杂志社的微信群里“晒”辛苦,小马哥也发了一段:“一忙起來,最近气也不喘了、一口气上五楼腿也不抖了、看老伴儿也越来越顺眼了。忙起来,我看行!”  后来听说,小夕看完此段后,又去医院按摩笑折了的腰。
麦翠娟家庭  迎着早晨的阳光,他和她来到按摩店,开始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打开店门、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此时,比阳光更温暖的是,作为老板和老板娘的他们洋溢在脸上的幸福笑容。  “最近店里的生意还不错,我们和前来的顾客关系都很好,大家的信任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高彦平这样说道。乐观、热情、坚强,是他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与其说这家按摩店是他与妻子麦翠娟一家人的生活保障,不如说这里
1  有一个跟我学家庭治疗的学生,遇到一个小麻烦。她的女儿上了一年小学,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好,竟然接连两天尿床。还是姥姥摸到床湿了才发现。问她为什么尿床,她也不说。  这个现象多半不是生理上的失禁,而是跟心理因素有关。她在课上讲这件事,其他同学都在猜测,一定是期末考试失利之后,父母的态度让孩子紧张。  “也没给过她什么压力啊……”学生说。  “她没考好,你们怎么说的?”  “就说,没关系,尽力就好
母亲在厨房里切菜,是我熟悉的背影。  下午2点多,阳光极好。窗外穿梭车辆的反光透过窗户,打在厨房的墙壁上,映出一幅流转的光影。母亲刚好站在这束光影里,光的流动忽快忽慢,像一只旋转的经轮。  我呆呆地站在母亲身后,被这一刻的美妙摄住了魂魄,瞬间又落入无常的恐惧中。  我不是一个在感情上婆婆妈妈的人,却在此刻,想用一切念力留住光阴的刹那!母亲有一天会离开我,这种闪过的念头,都是一切有情生命无法承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