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演进的历史逻辑

来源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首先源自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知。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过反复分析与比较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2001年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命题。在前后两个"三十年"探索与完善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政治命题,一步步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学说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成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基础。从理念到制度,从创设到完善,制度自信的演进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RP技术的电铸EDM电极的工艺路线,详细介绍了电铸过程中的电化学原理及电铸制造EDM电极的工艺过程.针对电铸工艺特点,开发了DZ-400电铸成形机,重点解决了电铸工艺中
提要:本文运用大量语料,从语气词Только二价语义结构入手,论证ИМБогуславский提出的该词三价语义结构的正确性及适用性。论证结果表明,语气词Только三
根据混气电火花加工对混气加工装置的要求,介绍了混气电火花加工装置的原理及组成.利用该混气装置,进行了电参数对混气电火花加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
理解和表达是俄语变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察言”即观察或体察语言,属于理解阶段;“润色”即修饰文字,使有文采,可以充分发挥“变译策略”的优势.在变译过程中,充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