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燕申教授:至精至诚 为善为医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e2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世纪不解的医学情怀,
  一生情之所系、梦之所锺,
  中医承载着他的梦想、心血,更是他的职责所在;
  五十载峥嵘岁月,
  潜心钻研,练就精湛医术,
  诚意相待,成就崇高医德。
  秉承着大医精诚之心,
  坚守医者的傲骨与良知,
  治病救人,弘扬祖国医学;
  而今,虽年已七十有五,
  然医学之热忱不减,情怀不灭,
  俨然中医界之不老顽童。
  
  半世纪医学情缘 精勤不倦
  
  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说起祁燕申教授的中医之路,可谓缘分所至。他出身于北京,原是天津自由式摔跤队的一名体育运动员,还曾于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当时一位资深运动医学专家来到天津讲课,他提出“运动队的医生一定要是运动员出身的人来担当”的理论,也就是这位专家的一席话开启了祁燕申教授的中医之门。随后,他和另外一位退伍军人同时被保送至天津市第二医学院学习中医专业。生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总是会有一些惊喜,一些转折,祁燕申教授从一名运动员转为医师,跨度不可谓不大,缘分不可谓不深,妙就妙在他也有志于此,乐于此。
  毕业后,祁燕申教授成为一名专业的骨科医生,以队医身份继续效力于天津体育队,主要服务于球类运动,尤其是女排。运动员活动频繁,运动量大,拉伤、软骨组织受伤、骨折等症状时有发生,因此一名优秀的队医显得十分重要。而祁燕申教授本就是运动员出身,一方面,他以运动员医生的角度,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提出专业的防治意见;另一方面,他细致地了解运动员的受伤症状及其心理需求,从而更准确地拟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运动队大量的工作使他医术迅速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运动骨伤经验,不久便成为主治医师。
  祁燕申教授高超的医术也为他带来了另外一个转折,当年,他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办的全国自由式、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中,由于比赛过于激烈,运动员受伤频繁,甚至一场比赛中他治疗了六个肘关节脱臼,一整晚皆忙于为队员治疗。迅速的反应与繁忙的身影引起坐于主席台的竞赛司司长的关注,当听闻他懂体育且医术精湛时,便立刻将其调往国家体育队,成为中国国家柔道队主治医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全国迅速投入救灾之中,医疗队迅速前往进行救援。作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师,祁燕申教授获委任为唐山大地震、天津市骨科震伤小组七人成员之一,前赴灾区救援。该小组成员皆为天津市外伤医学界的精英人才,多为外科主任、骨科主任等,而当时的祁燕申教授才三十多岁,是最为年轻的一名。由于年纪尚轻,起初队友们对他的医术尚有怀疑,然而在听完他的发言和治疗方案之后,立刻对其刮目相看,不再置疑。在这场举国悲痛的灾难中,祁燕申教授见证了它的破坏力,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减少创伤,见证着它的崛起。
  祁燕申教授于1990年来到香港,虽然香港中医学氛围不如内地浓厚,然而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凭着多年的行医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他顺利地获得了中医师行医执照,继续他最热爱的医学事业,将中华医学的光芒撒播于更广袤的土地上。
  而今,祁燕申教授已75岁,本早已可退休于家颐养天年,然而,多年积累的医学经验他不舍放弃,一生执着的医学事业亦不忍离开,浓厚的医学情怀催促着他继续服务病患,服务中医界。岁月匆匆,祁燕申教授从医已有51年,五十多年的钻研与努力,奉献与付出,五十余载的岁月浓情,刻录的是他对医学的拳拳赤子之心。
  
  大医精诚 良知为怀
  
  祁燕申教授无疑是幸运的,师承名医苏绍三、叶希贤、胡秀章、曹振芝、郑怀贤、赵绵才、李墨林、张鸿玉、王宝泉,无论哪位老师,在骨科界乃至整个医学界都享有盛名,深受人们尊敬。都说名师出高徒,有了名师的指点,技艺的传承,再加上祁燕申教授勤学爱业、肯钻研的求学态度,他的医学造诣自然更上层楼,博采众家之长,深得师者之正宗。
  现今,祁燕申教授是中医界的临床经验专家。无论是在为人处事还是在医学上,都已达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中医本就是经验性医学,积累了数十年望闻问切诊断之经验,早已将各种病状及治疗之法了熟于心,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其体系亦日益完善。在医学界,如此高龄依然坚守在第一线的医者已不多,他无疑是敬业医者之表率。
  对症治疗是祁燕申教授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疗法,针炙、推拿、拔罐等手法,或用其一,或相互结合,灵活使用。亦不无故开药,不盲目用药,不多用药,不故意开贵重药,而只依据病者症状开适合的药。同时,作为一名资历深厚的老中医,他深知“是药三分毒”,因而,在治疗时,他推崇外治,能避免服药则避免,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五十多年潜心钻研骨科,祁燕申教授精通各种病症疗法,包括颈椎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运动创伤症、各部位骨折,长寿保健治疗等。祁燕申教授采用“西医诊段,中医疗法,日本固定”中西结合的手法,主张“以手法为主,药物为辅”的治疗方法,尽量少采用开刀等具有创伤性疗法,他说:“中医治疗讲究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结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适配的运动治疗,这样才能减少后遗症,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药圣孙思逊在《大医精诚》中提及为医之要,既要有精湛的医术,精勤不倦,又必须具备高尚品德修养,德艺兼备,如此,方可为大医。作为后世之传承者,中华医学之宏扬者,祁燕申教授自是不忘先贤之教诲,秉承医者之优良品质,以病患为重,技精且品高。他说:“为医者应时刻谨记医者良知,潜心钻研怎样提高骨科的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为病人争夺权益,而不是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获得。”对于时下医学领域内的商业气氛浓厚,一小部分人破坏了医学之纯净,祁燕申教授只能怒其不争,恨其无行,唯有坚持自我内心的独省,方不负大医精诚之教诲。
  
  真性情 促港中医发展
  
  在外人看来,祁燕申教授也许有点不合群,他鲜少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报告会,亦很少开课讲学,在香港从未收授学生,虽医术高超却鲜与各医学社团交流往来,因此,在热热闹闹的医学社团中,他显得有点冷清。然而,“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一心扑在医学上,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攻克病症,如何减轻病患苦楚,而不是考虑医术能给他的名利地位带来什么,只一心埋头潜心钻研医术,说他傲慢也好,说他不懂人情世故也罢,然他只是沉浸于医学桃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许这就是一位有良知的医者的铮铮傲骨:提升医术,弘扬医学。
  祁燕申教授实乃性情中人,他说,讨论医学医术,他只愿跟医术扎实,不浮躁、不浮夸的同仁交流;他说,病人找他看病是一种缘分;他说,只愿遇到有志于医学事业,诚心以病人为重的年青人,就算是不收学费,倒贴钱也乐意教。语气中展现的是对这份神圣职位的尊重与热爱,言行举止间无不透露着他的真性情、大性情。
  对于从事了二十多年的香港中医界,他饱含深情,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他说:近年来,香港中医事业发展有所进步,中医的作用亦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香港政府也作了相关的努力,请内地各名硕士、博士前来授课交流,探讨中医发展之道。但是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一,偏重于理论研究,临床经验不足;其二,在学术探讨之时,未能充分让众专家学者共同讨论,成效不高,其作用未能完全突显,以期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效。其三:各医学团体应加强相互间交流,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
  由于祁燕申教授视患者为朋友,他们亲切地喊他为“老顽童”,生性豁达的他,欣然接受。
  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锻炼,每日早晨四点多起,五点多就来到公园练武,往往成为迎接公园黎明的第一个人。正因为十多年来的不懈坚持,因此,已是七十多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身体健硕,未见老态,他说:“只有增强自身体质,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2012年,他将着手写书,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从医经验,授书传道,起名《一个中医不愿公开的经验》,希冀为中医界留下一笔可贵的财富,为后人谋福。正像他的格言所说:“视工作为快乐,永不言休!”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是他一直所奉行和坚持的。
  祁燕申教授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骨伤推拿针炙运动创伤治疗中心注册中医师(骨伤)
  曾就读于天津市第二医学院中医专业
  中国首届骨伤进修班毕业
  天津体育学院卫生所主治医师
  曾任天津市运动队主治医师
  曾任中国国家柔道队主治医师
  天津市市中区中医门诊部骨科主治医师
  获委任唐山大地震、天津市骨科震伤小组七人成员之一
  获中西医结合治疗舟状骨骨折科研二等奖
其他文献
【本刊讯】近日,香港江西九江联会庆典于北角新都会酒店隆重举行,该会首任会长、小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创办人柯孙培介绍了该会创会理念和宗旨。他表示,该会主要是由在港的九江籍人士,或在九江工作、学习、投资兴业、热爱关心九江的朋友所组成,大家都是为凝聚各种力量,促进九江和香港的交流合作这一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希望该会今后能成为九江在港的一个窗口,充分发挥九江与香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虽然筹备该会的历程非
期刊
【本刊讯】2011年12月15日,为纪念创会十五周年,由香港宋庆龄金钥匙培训基金会主办的“群策群力、共创和谐”晚会于铜锣湾如期举行。出席宾客情绪高涨,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协办方包括:湾仔展艺协进会、环球希望之星文化艺术中心、华夏大中华文化艺术协会、香港通济商会、珠城大厦业主立案法团、百德新街区业主联合总会、春草艺苑、香港湾仔狮子会、湾仔区大厦业主联合总会、太阳文娱体育会、太阳爱心慈善基金、广东清
期刊
钻石代表着永恒,代表着光芒,代表着高贵,这些特质吸引着人们对它趋之若鹜,一个庞大的钻石市场应运而生。而一批智慧、富有审美情趣的商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凭着睿智的头脑,凭着对美的追求,凭着挑战商海的信念,他们踏入商海,与钻石为伍,视钻石为生命,他们给爱美的人们送去美的享受。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掌控着自己的命运,是钻石让他们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让他们的人生如钻石般闪亮光彩。  陈荣
期刊
这是高贵的灵魂在歌唱,这是美丽的源泉在流淌;这是喧嚣都市中的一方净土,这是万千瑰宝中的别样洞天。那一抹抹醉人的碧绿,那一点点镶嵌其中的纯白、玄黑、幻紫和金黄,在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巧夺天工的雕刻下,散发着慑人的美感。  这慑人的美感绝非一时的哗众取宠,亦绝非对潮流的刻意追捧。它能穿越时空,让人流连忘返;它能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样的美感,能够创造一次就足以感怀此生。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创造
期刊
谦逊的金庸     据了解,目前,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的读者。金庸的小说语言非常流畅而且易懂,只要认识中文的人都能阅读。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这样大获人心,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金庸先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气磅礴和广博的知识性。他的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无所不包,特别是历史、政治与哲学在金庸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金庸还是个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上世纪中后
期刊
在香港建材行业,竞争激烈。大大小小的建材企业虽然各出奇招,却也免不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一批又一批企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如转瞬即逝的流星般陨落、消亡。但人们也注意到,有一家名为“成发集团”的建材企业创立近三十年来,始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在香港建材业界占一重要席位。  成发集团在经营管理上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持续发展的经验何在?为此,我们对成
期刊
有志之士,以德为先,  狮心悠悠,依路而行,  于本土,敬老爱幼,激浊扬清,  于异地,春风化雨,屡送甘霖。  他在行动,  慈善的意义,如绕梁之音;  他在微笑,  助人的快乐,不言而喻。  今夕何夕,狮子之光不息,  服务之足迹常走常新!    人心向背定成败    澳门狮子会成立于1972年,为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领导下的分支机构,近四十年积淀,令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素有“社团社会”
期刊
太极,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令他勤学苦练,痴迷不已。  太极,牵引他掉转方向,  让他在五十一岁时,弃商习武;  过花甲之年,开班授徒;  一心将太极发扬光大,泽被于众。  名为云烟,利为枷锁,  细品真味人生,他果断取舍,  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洒脱?    弃商学拳 最爱太极    国粹太极,习之者众,亘古不衰,传承百世。不知由何时开始,养生文化悄然风行,武术太极亦随之沾光添彩,愈发
期刊
2006年5月,郑光煌先生以侨领前辈的身份获国务院侨办海外交流协会的邀请,成为该会主办的敬贤观光团成员,前往内地参观交流。在游览了祖国三大城市——北京、西安和上海的历史文化古迹,目睹了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新貌,领略了未来发展宏伟蓝图后,年近80岁的郑光煌先生深感自豪与鼓舞,他情不自禁地欢呼:“祖国,您是那么美丽、繁荣、伟大,我们永远热爱您!”  此情此景,郑光煌先生那充盈内心的爱国之情令人感动:它真
期刊
三十多年,是他行医的时间长度,  努力奋进,是他从医的学习广度,  健康为首,是他为医的责任厚度。  入行中医,起源内心强大不容拒绝之使命,  创办协会,旨在群策群力提升中医之地位,  执着坚守,只为传承父志开拓创新之信念。  在他看来,知识就是力量,  而使用知识则是更重要的力量,  他,愿意且需要,将知识握在手中,福泽社群。      受父影响,走入中医行列    谈起陈培华先生与医结缘的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