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熊孩子”为“雄孩子”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则意识需要从小建立和养成。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呢?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首先,家长要先有规则意识,并且在行为中也要坚定地贯彻和执行。比如,在孩子面前,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想方设法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积极跟孩子商量和沟通,并最大限度地达成目的。家长对自身提出的任何要求,也要力求执行到底,直到达成满意的结果。通过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来积极影响和濡染孩子建立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生活观念。

二、家长要给孩子编织生活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那么,成人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思考的空间和设计生活的机会,而且也要允许孩子在试错中有足够的时间去调适自我、提升自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家长在孩子心情愉悦的时候,要多跟孩子聊聊最近出现的问题和眼前的困惑,慢慢启发孩子去关注问题,并通过思考或文字记录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对孩子这份思考的看法和理解,同时也可以谈谈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援助和期望,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更有信心也更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三、案例学习和分享


  借助视频材料和生活事例,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也十分重要。一部动画片、一个公益广告、一个生活的小插曲,都是重要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当孩子在“入画”之后,内心也会“入局”,而我们只需要把其中蕴藏的美好品德、卓越品质和完美精神点一点,孩子自然就会心领神会。
  在树立規则意识的过程中,道路有千万条。只要我们选择得法,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实际,我们就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从“熊孩子”转变为“雄孩子”。当然,关键是家长自己要自信并拥有耐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202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出炉。截至5月17日,在网民投票选出的10个最关心的两会热词中,“教育现代化”位列第四位。作为民生的热点之一,教育已经连续三年位列热词前五。而在备受关注的教育改革举措方面,“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再次成为投票最高的选项。  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再次成为投票最高的选项,反映了这个话题依然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工作仍然存在改进空间。问题是工作
期刊
对于从教者而言,我们都愿意在听课、评课时看到学生对答如流、教师激情满满、听课者赞不绝口的课堂,似乎这才是完美的课堂。然而,真实的课堂总是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讲课已经让从教多年的我习以为常,但从去年开始,由于教研任务有所调整,我开始与三位年轻教师搭班,并且兼任备课组长。虽然说新鲜血液的注入会让我们初一年级的语文组锦上添花,但是年轻教师毕竟缺乏经验,面对即将到来的听课、评课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发展趋势,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10月,学校组织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明白了“父母需成熟,孩子方成就”的道理,我开始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文件,要求“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我为此举叫好。近年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劳”一度从教育过程中“销声匿迹”了,“劳动教育”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劳动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学生普遍出现了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差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  徜徉中华诗文长廊,对劳动的描绘比比皆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是劳动的节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耕耘的艰辛;“一粥一饭,
期刊
我曾经在阳泉市郊区河底联校的牵牛镇小学交流过一段时间,学校的张爱琴老师恰好也是我当年的小学老师,对我产生过很深的影响。  在我八九岁时,张老师就是我姐姐的老师。那时候,每到星期天,姐姐就会带我到张老师家玩儿。每次去老师家,她总是会准备好瓜子、花生和糖果给小朋友们吃。小朋友天生爱吃糖,每次我都欢天喜地,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的糖果是全世界最甜的糖果。过了几年,我上了六年级,张老师成了我的老师。 
期刊
她,传道授业,面对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用如涓涓清流般的教诲,滋润着学生纯真的心田;她,痴心教研,一篇篇细致打磨的教案,将她的教学经验总结汇集;她,无私付出,为青年教师成长保驾护航,一位位教学新秀在她毫无保留的细心指导下脱颖而出。她就是芮城县第五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王爱芳。  工作28年,18年在农村,10年在城镇,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她始终勤勉敬业,无悔奉献。王爱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捧着一
期刊
相信每一个班级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上天派来考验我们的“熊孩子”,他们总是出其不意地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究其原因,是“熊孩子”缺少规则意识。那么,如何帮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呢?第一步,建立成长档案———用记录织一张关注的网  为班级内的每一个“熊孩子”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成长故事,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节点,与家长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其次,通过班干部及同学的反馈,了解孩子
期刊
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熊孩子”闯出祸端,给其自身和他人带来伤害,甚至危害社会的新闻。这些“熊孩子”大都缺乏规则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和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对“熊孩子”实施规则教育时,没有及时、严格地执行规则约定的惩戒和兑现承诺的奖赏,让他们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從而漠视和践踏规则,恣意妄为。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实施规则教育时,要强化执行规则的力度,做到言出必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期刊
2018年10月,“一位律师母亲和10岁儿子协议教育”的新闻引发热议。孩子的母亲给出的理由是,“做了多年的律师,看过太多缺乏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的例子,希望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规则这种东西”。教育专家杨海宇认为,用规则来约束孩子是很好的尝试,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但要避免让协议成为简单的“条件交换”。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这种做法将各种奖惩规定通过契约的方式确定下来,有助于培养孩子遵守契约、
期刊
教师通过家访,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还能与学生拉近距离,并更好地增进家校联系。学生在教师家访后,会把这位教师当作家人看待,会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所在学校地处边远山区,从教20年来,家访一直是我与家长相互联系、了解学情的重要手段。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村办小学时的拉家常式的家访,到在初中任教时,学生们发生特殊情况时走进学生家里,再到现在的微信了解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