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血液端粒酶活性( TA)与 AML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 PCR-ELISA法检测了健康儿童及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PBTA).结果显示健康儿童的 PBTA为阴性; 32例患儿中 27例初诊的 PBTA为阳性,但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性( P>0.05).在不同的 FAB分型之间,初诊时 PBTA的表达特点是 M2>M4>M5>M3, M2与 M5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完全缓解
其他文献
在有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表面环境修复剂,吸水倍率达到自身的462倍.在植被恢复的现场试验中,加入表面环境修复剂和不加进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表面
摘要:目的: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加速患者康复。  方法: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气管推移训练、术后适应性训练、术后护理,加速患者康复。  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少,康复的速度加快。  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时治疗颈椎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很好的配合好手术,术后正确地行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
我院 1999~ 2002年收治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12例,其中男 7例,女 5例;年龄在 0.5 h至 3 d;足月儿 11例,早产儿 1例;顺产 4例,难产 8例;窒息 9例.均为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就诊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