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地再造光辉

来源 :BOSS臻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rmh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人物的烟火气


  说起姜超,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他在《武林外传》里扮演的李大嘴一角。2006年《武林外传》一部不怎么被看好的古装电视剧,一经播出,竟然成了爆款。剧中姜超饰演的李大嘴,是一个做饭一流的厨子,胆小又痴情,个性鲜明,非常的有喜感。而《武林外传》凭借惊喜丰满的剧情设计,鲜活幽默的人物形象,搞笑无厘头的画风和极具现实讽刺意义的风格,让观众们爱不释手,纷纷称赞这是“下饭神剧”“童年的回忆”。相隔15年,现在的《武林外传》依然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视剧,网络评分一直保持在9.6左右的高分。这部剧更是捧红了一大批在当时不太知名的演员,比如:闫妮,姚晨,沙溢等,唯独姜超,虽然观众记住了他扮演的李大嘴一角,但其之后的演绎之路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最近两年,随着寻宝题材影视剧的兴起,姜超凭借“王胖子”一角,彻底火了,他胖胖的外表,平凡而乐观的小人物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近几年的娱乐圈,几乎是流量明星的时代,要是没有高挑的身材,俊美的颜值,很难获取大众的关注。然而已经40多岁的姜超,年纪不小,相貌不够,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喜欢他?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必然也会打开一扇窗。抛开那些浮于表面的皮相,人间烟火气才最抚凡人心。姜超的影视题材多是关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大概也是观众这么喜爱他的原因吧。艺术可以高雅,但更应该展现平凡生活中的光亮,记录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姜超的演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挫折、心酸,也有坎坷,这些平凡的,来自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小人物的辛酸和难言的隐痛有着深刻的体会,而他却用乐观而幽默的方式诠释平凡人生活中的无奈与辛酸:诸多小人物,不同矛盾点,不管家长理短,亦或悲欢喜乐,都以“小切口”、“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小人物”的烟火气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又不乏彰显社会变革、时代进步的真切描绘,令人笑中带泪、细品甘甜。

闪闪发光的“平凡”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姜超,17岁时考上空军政治话剧团学员班,4年后,他和潘粤明,初次相遇在1996年的《校园先锋》里。彼时的他們,一个21岁,一个22岁。当时的姜超留着寸头,有着韩式帅哥的风范;潘粤明鲜嫩欲滴,眉目清朗。而后,潘粤明凭借着丰神俊朗的颜值,戏约不断,一路走红,而姜超却没那么走运。从1994年《三国演义》的龙套开始,姜超的龙套,一跑就跑到了2000年。别人在剧组拍戏,忙得热火朝天,姜超在剧组干着各种杂活儿,忙得汗流浃背。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演艺成长经历,让姜超对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有了更多理解和感悟,姜超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学习这件事,我从未停止。”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的每一天,姜超都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他深知想要演好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十分不易,因此在生活里、工作中,他都会花心思研究不同的人,观察不同的事,从中不断吸取养分,潜心修行磨炼演技,等待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时间回到1999年,姜超回归话剧舞台,一部《和平之翼》的话剧,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尚敬。当尚敬拿着军旅题材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的剧本,递给姜超时,姜超欣喜若狂,以往他演的龙套、配角戏份真的太少了,而这个《炊事班的故事》,他基本上每集都能露面。就这样,一个全新的“胖子”诞生了。为了能够更好地饰演《炊事班的故事》里的小姜,尚敬要求姜超增肥。好不容易得到那么多戏份的角色,姜超丝毫没犹豫,说增肥就增肥。于是便有了荧屏前的那个憨厚、胖乎乎的小姜。戏剧杀青后,姜超胖了,但《炊事班的故事》的热播,让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当姜超打算减肥进行身材管理时,尚敬又拿着《武林外传》的剧本找到了他。这回,他的角色还是个厨子,只是名字改了,叫“李大嘴”。在开拍之前,尚敬又提出了要求:沙溢要减肥,姜超要增肥。姜超指了指自己,一愣:“我还要增肥啊?”尚敬点点头。姜超没有犹豫,每天胡吃海塞,等到剧组开拍时,他已经增肥+斤。接下来就正如大家所知,电视剧《武林外传》火了。有一次,姜超和妻子在外面吃饭,他察觉到,陆陆续续地有人围着他们拍照,嘴里嚷着:“嘿,那不是李大嘴吗?”那一刻,姜超才知道自己也火了。



  本来以为自己将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但没想到那阵“火”之后,反而让姜超陷入了事业瓶颈。从2007年到2018年,整整11年,姜超只是在不同的喜剧里,扮演着不同的配角。《鸡毛蒜皮没小事》里的姜天意、《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里的钱二宝、《大话红娘》里的托尼,《捉妖记2》里的马戏班班主……他从男二、男三,慢慢地变成了配角。每当他出现在荧屏上时,观众还是会指着他说,“咦,这不是李大嘴吗?”至于他的真名,几乎没人记得。“李大嘴”这一形象一直跟随了他14年,成为了他撕不掉的“标签”。那时的姜超也迷茫过,但更多的是坦然面对的勇气,他说:“每份工作都有艰难的时候,我觉得我算是幸运的,坚持到现在,有那么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没工作面临饿肚子之外,其他的事都不会太焦虑,可能我心态比较好,也很看得开,其实只要欲望值不高,就不会徒增无谓的烦恼,就尽自己所能,好好工作就可以了,天道酬勤。”对于姜超来说演员只是一份工作,大众眼中李大嘴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但对他而言,作为演员有一个能被大众记住的角色,是对他工作成果的肯定。   有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有人早早起床只为读书奋斗,有人拼命奋斗只为出人头地,那些被忽略的琐碎和点滴,平凡的坚持,才是浸透在生活中最明亮的勇气。不同于那些一夜成名的演员,姜超的演艺之路更加平稳踏实,他也一直在努力突破自己,十年如一日对演绎事业的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终于让姜超再次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被记住的演员一一姜超


  2015年,电影《九层妖塔》由于和原著大相径庭,遭到了原著作者天下霸唱的怒怼。但由《九层妖塔》所带出的舆论风口,也把鬼吹灯系列小说推上了风口浪尖,开启了网络小说搬上荧屏的热潮。2016年,由靳东、陈乔恩主演的《精绝古城》被搬上了荧屏,该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原著粉丝的认可。在大众的期待中,鬼吹灯系列再次开启新篇章的拍摄,但网友们却发现导演和制作班底全部换了,以至于当潘粤明、姜超、张雨绮全新的铁三角组合,出现在《龙岭迷窟》时,许多粉丝并不看好。但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粉丝们发现,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多了一份痞气,更加贴近原著角色的性格。更让人惊喜的是,姜超饰演的王胖子(王凯旋),把小说原著人物的那种冲动、讲义气、又有点儿贪财的秉性演绎得惟妙惟肖,受到原著小说粉丝的一致好评。粉丝们纷纷赞叹“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王胖子”,而关于王胖子的话题也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就这样,46岁的姜超,再次因为出演“胖子”一角火了,这也是他从《武林外传》以来,时隔14年,凭借《龙岭迷窟》再次被观众所关注和认可。终于,不再有人叫他“李大嘴”,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一一姜超。



  姜超说,《龙岭迷窟》里的王胖子是以影视化的方式去呈现一个书中的角色,所以会有一些变化和差异。在原著小说中王胖子也并不是一个“完美人设”,他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正因为如此,才感觉他有血有肉,真实存在,也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每个人部对王胖子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就像我和王胖子都是部队大院出身,年龄也差不多。大院出身的人都更爱讲道理,不惹事儿也不怕事,关键时候绝不差事儿。而且王胖子再厉害,在整個历史大潮中,他还是一个普通人。有点自己的小九九,北京话叫鸡贼;有点婆婆妈妈,也有不少喜感。”姜超希望自己塑造的王胖子能多一些小人物的真实、接地气,尽量演得可爱一点,让大家接受起来更容易。而人物幽默搞笑的桥段也让紧张、悬疑的剧情更添几分轻松,更加张弛有度。

不矜不伐,知足常乐


  鬼吹灯系列网剧作为姜超人生中一部大IP巨制,他第一次感觉拍戏要把“命赔上”。剧中有大量攀爬的场景,戏外的姜超和王胖子一样有严重的恐高。有一场戏王胖子跟着胡八一爬山到鱼骨庙半道,扒着石头战战兢兢,打死不愿再前进一步,“那句台词我跟老胡说我动不了了,其实拍的时候我是真动不了了。那个位置真的也是我的极限,拍的时候腿都软了。”而在巷中追逐的戏份,姜超足足拍了十一天,甚至有一次拍打戏时被人踹脸十几次,但姜超却兴奋地将之称为“演员的幸运”,“我拼了命来诠释这个角色,幕后的工作者们也在拼了命的共同成就这个作品”,姜超谈及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总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龙岭迷窟》的成功让“摸金三人组”广受追捧,最近在热播的《云南虫谷》延续了“摸金三人组”的阵容,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张雨绮饰演的shirly杨,姜超饰演的王胖子,依然是最贴合原著的铁三角,特别是姜超在多个版本的“王胖子”衬托下,还能将这个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收获剧粉和书粉的双重认可,这是对姜超的一种嘉奖,更是他演艺生涯里的重要转折点和成就。



  在《云南虫谷》的拍摄过程中有大量的实景拍摄,也有对着绿幕的特效拍摄,而在绿幕前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的去演戏,十分考验演技。姜超说:“拍摄特效的场面大家可能看花絮觉得很搞笑,对着绿幕演来演去,全靠想象。但当拍摄中自己沉浸在那个人物里,就会去忽略到那些‘杂质’,场景会潜移默化的在脑子里形成,情绪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王胖子”一角之所以塑造得如此成功,得益于姜超对自身演技的不断磨炼,他用智慧、坚毅、努力、勤奋铺就了自己的演艺之路,不断超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蜕变。
  今天的姜超,在演艺圈里已经有了自己根深蒂固的地位,他的表演能力已经被大众所认可,很多人称他为老师,但姜超并不认为这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姜超的微博简介是“眼要放高,但是心要放低”。十多年的演艺生涯,姜超兀自享受于“有戏拍”的状态。他总是会回想当年在剧团打水、做剧务的苦日子,“现在都能有角色来让我挑了,别人邀请的时候还叫我一声‘姜老师’,客气地说‘您看看这个角色’,这种事我那时候做两个月的美梦都想不到的,我还有啥不满足的?”《龙岭迷窟》和《云南虫谷》播出后,不少喜爱姜超多年的粉丝期待有更多“大人物”的剧本前来邀约。姜超认为,保持在小人物的领域里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尝试更多的不同的角色是自己学习和进步的途径,但对于选角还是会量力而为。毕竟平平静静、不矜不伐、知足常乐,才是姜超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越努力,越幸运,生活的热浪,会将他平凡的每一天都吹得蒸蒸日上。
其他文献
In recent years, the energy situation hasincreasingly becomc an unfavorable ele-mc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Indiarelations. The two countries have workedout and implemented their own energystrate
期刊
Back in 1999, Li Xinghao was on theverge of suffering the financial fall-out of having no booth for his com-pany, Chigo Group, at the ChineseExport Commodities Fair (CECF).
期刊
Jeremy Su’s resume glows:President, Hypercom CorporationAsia-Pacific: General Manager, SunMicrosystems China; President,Bull Information Systems GreaterChina Operation, ct cetera, ct cetera.
期刊
Ater 23 tounds of negotiations in thepast two yesrs,
期刊
In terms Of time,Beijing is drawingever closer to the 2008Olympic Games,with just two ycars to go.In terms of space,anew“Olympic City”has initially taken shape as the Olympicblueprint materializes in
期刊
The more strubgent macroreconomicadjustment measures China put inplac eearlier this year appear not to have hindered the growth and well-being of the country's enterprises.
期刊
A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retreatfrom the rural market,
期刊
China is under Shaq Attack, and that's all right with Li-Ning.
期刊
历史洪流,大浪淘沙,从甲骨到篆体,从隶书到行楷,不同的文字传承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兵法儒道的荟萃传承,铸就东方强国的铮铮风范。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沉着冷静应对挑战,特别是坚决果断抗击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续写了成绩斐然的中国奇迹,彰顯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乘风破浪开新篇,砥砺前行正当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
期刊
This is a true story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a friend that took placein Beijing. Alexander Ronalds isthe type of guy who can get thingsdone. Let me put his life into context for you.Alex was born 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