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精神和灵魂。IT行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凝聚力;联想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79-2.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使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对于IT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对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声誉,扩大企业影响有着重要作用。要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必须建设正确的公司价值观,健康的企业文化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促进与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力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IT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IT行业作为中国经济舞台上一支中坚力量,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果说IT行业早期的创业靠的是勤劳和机遇,那么后期的发展和壮大则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软环境的建设。我国著名企业联想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计算所11名科研人员凭借20万元资金创立。2008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152亿元,总资产644亿元,历年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收126亿元,公司员工总数近3万人。联想集团也建立了鲜明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精华在于把凝聚力和竞争观念统一起来,并运用到企业经营实践中去,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对内表现为企业精神,对外表现为企业形象,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主要通过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得以体现。
在精神层面,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舞士气,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其强调的是员工的主观精神状态,表现形式为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和企业目标。在制度层面,其强调企业实现目标的最高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它反映了企业的系统整合能力,在执行文化方面为员工提出了标准和规范,使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既定的方向与目标同步发展,其表现形式为管理制度和企业风俗。在物质层面,文化管理强调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如在企业标识、员工仪表、厂容厂貌、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界定,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整体形象都得到了强化。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凝聚力。联想集团在制订每一项政策和制度的时候,并坚持将这一观念贯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企业及其管理者必须承认,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他们不仅值得信任,而且需要被尊重和被关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发挥自身潜力的内在动力。
联想集团为员工提供就业保障和相对公平合理的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形成统一的信念和意识,从而使其处在一种积极的、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中,使员工在工作中勇攀高峰。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使员工形成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素质。发动和动员广大职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企业各个层面的和谐发展。
大力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大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全员认同感。企业员工的习惯已经定型,而习惯又造成了惯性思维,以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为保障,帮助职工真正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方法论;坚持用行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事例和丰硕成果,激发和感召职工为行业的行业多做贡献,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法制素质。以案例汇编、身边的人和事等等为载体,运用多种有效教育引导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打造学习型团队,努力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致用的责任。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等观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IT行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联想集团通过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联想集团的这种文化建设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研究,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乏危机意识,中层管理执行乏力。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联想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IT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够重视。多数IT行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IT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缺乏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对环境时刻保持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意识,他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认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优势可能会在明天消失甚至变为劣势,环境中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在IT业,技术、市场或用户的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改变整个市场格局。面对国际PC厂商对于中小企业市场的频频发力,联想近日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联想扬天中小企业春及促销活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次联想大规模促销以及推出新型服务模式,看来是把准了中小企业用户的脉搏。而争夺中小企业市场,对于戴尔、惠普、联想三大电脑巨头而言,已经成为决定中国电脑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 IT行业中层管理执行乏力。联想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强大的执行力,通过每年都要举办的全国市场活动,几十个城市同时举行,足见其巨大的运作和控制能力这种以高效运作体系的杀手锏如今面临着正一点点失去他原本的威力。很多需要强调和贯彻的重大决定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说的好,没有诚意做好。联想集团很早就提出了要向客户导向转型,但至今还停留在创新导向的层面,收效甚微。
三、IT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一些问题似乎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联想文化建设与生俱来的一些弊端,经过长时间的整理总结,我认为联想集团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和成员行为一致性,过于强调管理“三要素”还有中层管理人才的缺失。
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和成员行为一致性。这种文化不容易支持一种强调创新的氛围。尽管在初期和一般情况下,这种取向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并迅速抓获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机会,站稳脚跟,而这又会强化他的上述取向;但是当企业渡过生存期后,他就极可能演变成一种中短期任务导向的文化,对所有不能产生中短期商业利益的东西持忽略或抵制态度。在这样的文化气氛里,着眼于中长期甚至只是方向性的技术研究和其他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很难生存下去。
过于强调管理“三要素”。为了使团队具有战斗力,联想发展出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它本身就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的,一是班子里的人是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动机,二是队伍只是这个班子借以实现战斗任务的手段。强调“管理三要素”的结果是,公司会把自己依赖在这些“班子”身上,因而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留住他们,据一些员工透露,每年的人事调整尽管变化不少,但除非升职,一般都是平级调动,而不太可能免职或降职,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又会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扼杀创新;因为如果这些干部们发现自己有机会上升,他们唯一要做的只需在上级面前大量表现,这会助长走形式主义和虚假的现象。
中层管理人才的缺失。联想的高层管理和底层员工都非常优秀,但是在中间领导层出现了短板现象。目前,联想的中层有很大一部分是随着联想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干部,其业务和管理能力并不是十分出色,如果能力不突出,以联想业绩取胜的原则,他们的发展空间基本上所剩无几,但是他们仍然控制着公司中更多地中层职位。由于他们对于高层的想法不能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执行力就会大大减弱。
四、IT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选择变革时机。根据管理大师罗宾斯的研究,在四种情景下变革最有利:一是大规模的危机出现,二是高级领导人移位,三是组织新而小,四是组织文化弱。对于联想集团,我个人认为第一条是最适用的,而后三种情况需要具备一些外在的条件才能创造出来,尽管现在联想集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可以将一部分业务作为试点,并完全独立运营。
从管理层突破。如今联想集团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究其原因,关键是部分管理者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一些管理层还没有从心底接纳和认同。宣讲不到位,认识的偏差,形式过于复杂是企业文化推进的基础“障碍”;突破认识偏差这道坎,已成为推进IT行业企业文化的当务之急。文化建设中一旦遇到具体的业务经营,企业文化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就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尴尬地步。要使企业文化“开花结果”,最重要的是让职工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管理层在企业运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理念去实施。为此,管理层要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为员工办实事好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取得职工群众的信任,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创新因素。IT行业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固然,企业因资本、因组织机构、因经营范围和相应的活动而存在。但更重要的,企业是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而存在,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在这点上,它和自然人没什么两样。因此,不能只有健全的肢体及其相应的活动,更重要的,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必然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即首先做到合法经营,用辛勤诚实的劳动来实现生存的目标和赢利的目标;二是在市场中发展自己,在成长中认识自己,逐步寻求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早些年,联想集团以“靠质量闯市场、靠管理创效益”赢得了口碑,近些年,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重新提出“专业奠定实力、实力创造辉煌”来激励自身;三是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企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高昂情绪和奋进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品牌,这是企业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周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社科论坛,2010.
[2]胡亚非.浅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发展,2010.06.
[3]王斌,略论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与意义,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8
[4]潘江楠.浅谈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文化融合再造[J].市场论坛,2010
[5]黄肃清.浅谈我国特色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
【作者简介】李雯(1985-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资产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凝聚力;联想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79-2.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使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对于IT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对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声誉,扩大企业影响有着重要作用。要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必须建设正确的公司价值观,健康的企业文化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促进与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力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IT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IT行业作为中国经济舞台上一支中坚力量,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果说IT行业早期的创业靠的是勤劳和机遇,那么后期的发展和壮大则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软环境的建设。我国著名企业联想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计算所11名科研人员凭借20万元资金创立。2008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152亿元,总资产644亿元,历年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收126亿元,公司员工总数近3万人。联想集团也建立了鲜明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精华在于把凝聚力和竞争观念统一起来,并运用到企业经营实践中去,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对内表现为企业精神,对外表现为企业形象,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主要通过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得以体现。
在精神层面,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舞士气,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其强调的是员工的主观精神状态,表现形式为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和企业目标。在制度层面,其强调企业实现目标的最高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它反映了企业的系统整合能力,在执行文化方面为员工提出了标准和规范,使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既定的方向与目标同步发展,其表现形式为管理制度和企业风俗。在物质层面,文化管理强调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如在企业标识、员工仪表、厂容厂貌、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界定,使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整体形象都得到了强化。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凝聚力。联想集团在制订每一项政策和制度的时候,并坚持将这一观念贯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企业及其管理者必须承认,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他们不仅值得信任,而且需要被尊重和被关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发挥自身潜力的内在动力。
联想集团为员工提供就业保障和相对公平合理的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形成统一的信念和意识,从而使其处在一种积极的、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中,使员工在工作中勇攀高峰。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使员工形成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素质。发动和动员广大职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企业各个层面的和谐发展。
大力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大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全员认同感。企业员工的习惯已经定型,而习惯又造成了惯性思维,以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为保障,帮助职工真正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方法论;坚持用行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事例和丰硕成果,激发和感召职工为行业的行业多做贡献,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法制素质。以案例汇编、身边的人和事等等为载体,运用多种有效教育引导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打造学习型团队,努力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致用的责任。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等观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IT行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联想集团通过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联想集团的这种文化建设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研究,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乏危机意识,中层管理执行乏力。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联想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IT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够重视。多数IT行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IT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缺乏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对环境时刻保持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意识,他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认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优势可能会在明天消失甚至变为劣势,环境中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在IT业,技术、市场或用户的任何一点变化都可能改变整个市场格局。面对国际PC厂商对于中小企业市场的频频发力,联想近日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联想扬天中小企业春及促销活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次联想大规模促销以及推出新型服务模式,看来是把准了中小企业用户的脉搏。而争夺中小企业市场,对于戴尔、惠普、联想三大电脑巨头而言,已经成为决定中国电脑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 IT行业中层管理执行乏力。联想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强大的执行力,通过每年都要举办的全国市场活动,几十个城市同时举行,足见其巨大的运作和控制能力这种以高效运作体系的杀手锏如今面临着正一点点失去他原本的威力。很多需要强调和贯彻的重大决定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说的好,没有诚意做好。联想集团很早就提出了要向客户导向转型,但至今还停留在创新导向的层面,收效甚微。
三、IT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一些问题似乎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联想文化建设与生俱来的一些弊端,经过长时间的整理总结,我认为联想集团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和成员行为一致性,过于强调管理“三要素”还有中层管理人才的缺失。
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和成员行为一致性。这种文化不容易支持一种强调创新的氛围。尽管在初期和一般情况下,这种取向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并迅速抓获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机会,站稳脚跟,而这又会强化他的上述取向;但是当企业渡过生存期后,他就极可能演变成一种中短期任务导向的文化,对所有不能产生中短期商业利益的东西持忽略或抵制态度。在这样的文化气氛里,着眼于中长期甚至只是方向性的技术研究和其他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很难生存下去。
过于强调管理“三要素”。为了使团队具有战斗力,联想发展出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它本身就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的,一是班子里的人是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动机,二是队伍只是这个班子借以实现战斗任务的手段。强调“管理三要素”的结果是,公司会把自己依赖在这些“班子”身上,因而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留住他们,据一些员工透露,每年的人事调整尽管变化不少,但除非升职,一般都是平级调动,而不太可能免职或降职,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又会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扼杀创新;因为如果这些干部们发现自己有机会上升,他们唯一要做的只需在上级面前大量表现,这会助长走形式主义和虚假的现象。
中层管理人才的缺失。联想的高层管理和底层员工都非常优秀,但是在中间领导层出现了短板现象。目前,联想的中层有很大一部分是随着联想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干部,其业务和管理能力并不是十分出色,如果能力不突出,以联想业绩取胜的原则,他们的发展空间基本上所剩无几,但是他们仍然控制着公司中更多地中层职位。由于他们对于高层的想法不能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执行力就会大大减弱。
四、IT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选择变革时机。根据管理大师罗宾斯的研究,在四种情景下变革最有利:一是大规模的危机出现,二是高级领导人移位,三是组织新而小,四是组织文化弱。对于联想集团,我个人认为第一条是最适用的,而后三种情况需要具备一些外在的条件才能创造出来,尽管现在联想集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可以将一部分业务作为试点,并完全独立运营。
从管理层突破。如今联想集团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究其原因,关键是部分管理者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一些管理层还没有从心底接纳和认同。宣讲不到位,认识的偏差,形式过于复杂是企业文化推进的基础“障碍”;突破认识偏差这道坎,已成为推进IT行业企业文化的当务之急。文化建设中一旦遇到具体的业务经营,企业文化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就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尴尬地步。要使企业文化“开花结果”,最重要的是让职工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管理层在企业运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理念去实施。为此,管理层要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为员工办实事好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取得职工群众的信任,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创新因素。IT行业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固然,企业因资本、因组织机构、因经营范围和相应的活动而存在。但更重要的,企业是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而存在,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在这点上,它和自然人没什么两样。因此,不能只有健全的肢体及其相应的活动,更重要的,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必然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即首先做到合法经营,用辛勤诚实的劳动来实现生存的目标和赢利的目标;二是在市场中发展自己,在成长中认识自己,逐步寻求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早些年,联想集团以“靠质量闯市场、靠管理创效益”赢得了口碑,近些年,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重新提出“专业奠定实力、实力创造辉煌”来激励自身;三是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企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高昂情绪和奋进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品牌,这是企业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周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社科论坛,2010.
[2]胡亚非.浅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发展,2010.06.
[3]王斌,略论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与意义,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8
[4]潘江楠.浅谈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文化融合再造[J].市场论坛,2010
[5]黄肃清.浅谈我国特色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
【作者简介】李雯(1985-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