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16例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6例患者中,58例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设为胸腹腔镜联合组;58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设为机器人组。所有患者采用右胸部-左颈部-腹正中三切口手术入路,并行胸部-腹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经辅助切口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1)手术及术后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8±2.2)枚、13 d(9~131 d),机器人组分别为(4.8±3.7)枚、11 d(7~81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0,Z=2.361,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乳糜胸、心律不齐、气管食管瘘分别为(276±61)min,24、15、7、6、5、4、2、1、0例,机器人组分别为(261±50)min,21、8、10、4、2、2、1、1、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6, χ2=0.327,2.657,0.620,0.438,1.368,0.703,0.342,1.009,P>0.05)。部分患者术后同时发生多种并发症。吻合口瘘患者予局部换药、持续胃肠减压及负压吸引;喉返神经损伤(两组均为单侧损伤)患者予观察发音情况及是否呛咳;胸腔积液患者予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肺部感染患者予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气道雾化吸入;呼吸衰竭患者予气道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乳糜胸患者予禁食、胸腔闭式引流;心律不齐患者予药物对症治疗;气管食管瘘患者予保守治疗。所有并发症患者好转或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再次手术、术后30 d内死亡发生。(2)随访及生存情况:11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例数分别为50、6、4例(2例患者同时复发和转移),机器人组分别为51、5、4例(2例患者同时复发和转移)。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1.000,P>0.05)。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癌安全可行,且与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相当,前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