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外墙外保温工程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比重,所以,建筑墙体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
  
  一、外墙外保温的主要优点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适用范围广,保温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扩大家内的使用空间,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1、在进行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使诸如太阳辐射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减缓,室温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也使太阳辐射得热、人体散热。家用电器及炊事散热等因素产生的"自由热"得到较好的利用,有利于节能。而在夏季,外保温层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和室外高气温的综合影响,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得以降低。可见,外墙外保温有利于使建筑冬暖夏凉
  2、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外保温材料对主体结构有保护作用,室外气候条件引起墙体内部较大的温度变化,发生在外保温层内,缓冲了因温度变动导致结构变型产生的应力,避免内部的主体结构产生大的温度变化,有效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建筑物寿命延长。
  3、主体结构在室内一侧,由于蓄热能力较强,对房间热稳定性有利,可避免室温出现较大温差,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4、外保温可以使建筑更为美观,只要做好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外貌会十分出色。特别在旧房改造时,外保温能使房屋面貌大为改观。
  5、外保温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既适用于采暖建筑,又適用于空调建筑;既适用于民用建筑,又适用于工业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既能在低层、多层建筑中应用,又能在中高层和高层建筑中应用。
  
  二、、保温系统材料的选择:
  1保温材料的选择
  在各种外墙外保温体系中使用得最多的为聚苯乙烯板,其中又以用膨胀聚苯乙烯(EPS)板为最普遍。现在施工的建筑中,保温材料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苯乙烯(X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其中以阻燃级膨胀型聚苯乙烯板应用得较为普遍。膨胀聚苯乙烯系由许多全封闭的多面体蜂窝组成,每个蜂窝的直径为0.2~0.5mm,蜂窝壁厚仅0.001mm。其中聚苯乙烯只有约2%,其余约98%为空气。由于截留在蜂窝内的静止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由于近来采用低密度聚苯乙烯的问题相当严重,施工中务必对进场的聚苯乙烯板认真进行检验。为了防火安全,所用聚苯乙烯板应为阻燃级的。出厂产品上有明显标志。
  膨胀聚苯乙烯还有一个后收缩的问题,即聚苯乙烯颗粒料在加热膨胀成型为块体后,在冷却中会逐步收缩。开始时收缩较快,以后逐渐减慢,至150天时收缩量达到极限,即0.15%~0.25%,但到第7周末收缩量已达0.1%~0.2%,因此,到这时可以在工程中应用。在此之前,应该存放等待。但是,刚生产出的膨胀聚苯乙烯板如果能在60℃条件下养护5天以上,也能完成收缩过程,可以使用。因此,外保温工程中所用的聚苯乙烯板材,应该检查其生产日期,以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则由于具有微细蜂窝状结构,抗湿性能优越,不仅可用于普遍墙面保温,还特别适用于防潮层以下作墙面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材则不宜用于防潮层以下,以免吸水受潮。
  2、网格布的选择:
  在粘贴聚苯板的外保温体系中,玻璃纤维网格布是起增强作用的,它本身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耐久性。但在有的工程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紧贴聚苯板粘贴,或暴露于抹面层胶浆以外,这样均不利于发浑网格布对体系的增强作用,造成面层冲击强度不够,且易产生面层裂纹。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加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能有效分散应力,将原本可以产生的宽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从而形成抗裂作用。由于保温层的外保护开裂砂浆为碱性,玻纤网格布的长期耐碱性对抗裂缝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从耐久性上分析,高耐碱纤维网格布要比无碱网格布和中碱网格布的耐久性好得多,至少能够满足25年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增强网的选择上,建议使用高耐碱的网格布。
  3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由于水泥砂浆的强度高、收缩大、柔韧性变形不够,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面,耐候性差,而引起开裂。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水泥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光,钢丝网片孔距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到,面砖的短边应至少覆盖在两个以上网孔上,钢丝网应采用防腐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三、对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质量要求
  1、保温效能
  保温效能是外墙外保温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为此,应按所用材料的实际热工性能,经过热工计算得出足够的厚度,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对当地建筑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建筑构造措施,避免某些局部产生热桥问题。在采用钢丝网架与聚苯乙烯或岩棉板组合的保温板材时,其热工性能参数,应根据实际测试结果,以便根据计算,确定其必要的厚度。
  2、稳定性
  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对于新建墙体,其表面处理工作一般较易做好,但对于既有建筑,必须对其面层状况进行认真的考察检查。如果面层存在疏松、空鼓情况,必须认真清理,以确保保温层与墙体紧密结合。外保温体系应能抵抗下列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即在当地最不利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承受风力、自重等各种内外力相结合的负载,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保温层仍不致与基底分离、脱落。
  3、防火处理
  尽管保温层处于外墙外侧,防火处理仍不容忽视。在采用聚苯乙烯板作外保温材料时,必须采用有阻燃性能的板材;其表面及门窗口等侧面,必须全部用防火材料严密包覆,不得有敞露部位;在建筑物超过一定高度时,需有专门的防火构造处理。
  4、受主体结构变形的影响
  当所附着的主体结构产生正常变形,诸如发生收缩、徐变、膨胀等情况时,外保温体系应不致产生任何裂缝或者脱开。
  5、耐久性
  外墙外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的条件下,应达到25年以上,这就要求: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应该具有化学的与物理的稳定性。其中包括保温材料、粘结剂、固定件、加强材料、面层材料、水蒸汽隔离材料、密封膏等。所有的材料所具的性能,或通过防护处理,应做到在结构的寿命期内。所有的材料相互间应该是彼此相容的。所用的材料质量,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四、建筑外墙保温存在的问题
  1、保温层结构不牢、薄厚不均,保温结构松动。粘结层脱落已成为目前保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粘结面积过小,墙体界面处理不当,粘结中发生流挂造成局部空粘或虚粘;找平砂浆与主体墙空鼓,保温板表面荷载过大,直接剥离保温层造成脱落;基层墙面的平整度及清洁度达不到要求;所用的胶粘剂不符合保温层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
  2、墙体饰面层产生龟裂。采用刚性腻子,腻子柔韧性不够;采用不耐水的腻子,当受到水的浸渍后起泡开裂;采用漆膜坚硬的涂料,涂料断裂伸长率很小;在材料柔性不足的情况下未设保温系统的变形缝。
  3、墙体保温层开裂。窗口周边及墙体转折处等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未设增强网格布以分散其应力而出现裂缝;面层中网格布的埋设位置不当;因网格布无搭接或搭接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引起的无约束开裂;抹底层胶浆时直接把网格布铺设于墙面上,胶浆与网格布不能很好地复合为一体。
  4、防火问题引发安全事故。保温材料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尽管进行了阻燃处理,但当发生火灾时仍然引起燃烧,造成灾害。外墙外保温建筑所有门窗洞口周边保温层的外表面,都必须有非常严密而且厚度足够的保护层覆盖,以免有机保温材料被点燃。
  5、高层建筑保温层存在抗风压引起贴面材料脱落。建筑物越高,风力越大,特别是在背风面上产生的吸力,有可能造成保温板脱落。因此,保温层应有十分可靠的固定措施,以确保在最大风荷载时保温层不致脱落。
  
  五、小结
  近几年来,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建成了以百万平方米计的质量良好的新建和改建的外墙外保温工程,为国家的建筑节能事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这些工程的实践证明,只要遵循外墙外保温的规律性,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并切实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进行设计和施工,外墙保温体系由乙烯材料供应商经质量体系认证和系统材料及体系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成套供应,以保证体系材料的匹配性及抗裂技术路线的实施,并有利于明确外墙保温体系供应商对外保温工程质量负责,外墙外保温的工程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其他文献
研究高精度并且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是计算电磁学领域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基于等效原理的区域分解时间步进时域积分方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和多媒体需求的俱增,移动通信需要满足的业务类型逐渐增多,用户对QoS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及无线频谱资源的短缺。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3GPP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业务种类越来越繁多,无线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用户都在追求更高的无线服务质量。然而,随着无线服务的拓展,各用户、各网络之间的干扰
随着GSM-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GSM-R网络设备厂商逐渐增多,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测试越来越重要,它是实现GSM-R系统互联互通的重要保证。本论文围绕GSM-R网络C/D接口互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TD-SCDMA多模终端的研制及产业化”,其主要任务是提出融合TD-SCDMA系统与Adhoc(自组织网)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功能日益强大。网络中的通信方式也由单点间的通信向多点间的通信发展,因此对多播技术的研究也成为网络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多播是
集数据采集、处理和通信于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低廉的价格、便利的部署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对传感器网络各个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非常活跃的课题。安全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IP网络上传送语音(VoIP)是语音网络发展的主导方向,并成为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目标之一.随着VoIP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以其全天候、设站方便、精度高等优势成为形变监测的重要监测手段,这种监测方法适于对山体、桥梁、建筑等形变进行实时监测,以实现灾害预警,保障人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将成为欧洲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伽利略具有定位精度高、提供服务范围广、全民使用等优点,同时它也和GPS兼容。现今,卫星定位系统已渗入到人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