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术的贵族精神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精神是治学的根本所在,立根于此,学术事业方能硕果累累,绵延数千年而不断。学术界欲蓬勃发展,还需要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这便是学术的贵族精神。
  关键词:学术;贵族精神;创新求真;博观约取;心怀天下
  学术精神是在学术事业发展中长久存在、不断升华的精神动力。其首要的就是坚守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陈寅恪先生曾言,研究学术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主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一个人只有把追求真理当做内心的需要,主动汲取知识的滋养,坚定笃实,方能沉淀自我,取得学术的成就。其次,学术精神是一种开放眼界、博古贯今的广阔胸怀。除了传承优良的学术成果,更要纵横古今、包容并蓄;这是学者的基本素养。学术精神还体现在学术氛围的培养上。良好的学术氛围,是自由宽松的,也是执着追求的。坚守真理、勇于探索;提倡学术争鸣,尊重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学术界欲蓬勃发展,还需要内在高雅的精神气质,这便是学术的贵族精神。那么何谓学术的贵族精神?窃以为,其精神厥惟三端,试分论说之。
  一、为学不做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学术贵在求真、求新和求深。它的立足之根在于“成一家之言”,不被支配和束缚,而为真相和真理去疾与呼。正如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载的:“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只有在学术上拥有贵族精神的人才会始终恪守学术美德与求真精神,坚守内心的追求,为时代和社会贡献出更多的价值。
  有时这种高尚的价值取向也会面临各方压制的凄风冷雨,需要学人立足于深厚的学术积累之上进而敢于别创新见、坚持自我。在求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抵触和反对的声音,学人需要不断反省、批判自我,与时更新,续有增置,不断修正,在艰深的学术道路上矢志不移。
  有时甚至要为捍卫学术的圣洁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都源于对真理的孜孜以求和超越一切现实困境的治学勇气。故而,为之身辟牢笼、九转百折,可矣;为之分庭抗礼、呼天抢地,可矣;为之焚身断首、魂归天地,亦可矣。正是一代代前仆后继、舍身为学的学人志守于此,将衣钵传承有绪,方才有今日辉煌灿烂的美妙图景,人文与科学相交织的学术圣境。
  二、治学须开放眼界,融古通今,兼具“博”与“精”
  做学问既要对既往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从古人身上汲引经验教训;也要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激浊扬清、推陈出新,这也是学术中的创新精神。从现代学术的发展轨辙来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通人气象与小处着手、细致入微的专门研究愈来愈成为现代学人所必备的两个方面。而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眼界正与贵族教育中倡导提升各方面素质的理念不谋而合。古希腊贵族中学习“七艺”之风的炽盛与先秦贵族间注重“六艺”的培养,皆可视为贵族教育中重视提升综合素质的体现。
  博通中外,雅集古今。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即是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正因其能够具有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和包容力,才使得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之机重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同时,面临如此深广、浩如烟海的学术文化资源,学人不免惶惶然而无所从,失之详略、取裁不当。则亟待恰如其分地处理“博”与“精”的关系,贯通地看待研究对象。若是博而不精,则治学如浮萍,漂泊无所依;若精而不博,则治学门径狭窄,终难成大器。晚近以来习称大师者,如吕思勉、钱钟书等个中自眉,皆博、精均备,进可鼓荡其间、开宗立范,退可人窥堂奥、融旧铸新。因而,治学须脚踏实地、融会贯通,先立广博之根基,推拓开来,蔚成大观,而后挥发自我,独辟蹊径。以通驭专,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如此博与精更相交结,相得益彰,方成宽宏气象。
  三、常怀悲悯,铁肩担道义,乐把金针度与人
  治学求思,亦如经世匡时,悯事病俗、振衰起弊,不容须臾有失,切不可效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冬烘學究,泥古顽梗,弃社会责任于不顾。要有宽厚爱心、挑天下之大义、心有众生的济世情怀。
  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宋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古至今,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以担负社会责任为己任,他们始终保留着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怀和超越性的良知。从屈原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的效忠之心中,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生使命中,从鲁迅“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的伟大担当中……我们都能读出他们心中流淌的“焦灼与隐痛”,可以说正是这种对祖国、对人民、对人间苦难的大关怀和大悲悯,才成就了知识分子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境界。
  在国运蹇促、社会历史发生重大激荡和转折之时,学术的贵族精神更是展现地淋漓尽致。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风雨飘摇,李大钊以笔为枪,奋笔疾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句,他励行其所知,以文字唤醒国人,开廓近代学人之风气。
  同时,赓续传承也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学问乃天下之公器。作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应慷慨解囊,无私地将腹中所学回馈社会,金针度人,使其连根接脉,代有新出,破启锢闭,臻于至善。蔡元培曾语“弘奖学术启文明,栽桃种李最多情”,涵育才俊、反本开新,惟有诲人不倦,方能桃李满园。孔子与曾子、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康有为与梁启超、罗素与维特根斯坦……古今中外,学术殿堂之中不乏灿若繁星的师徒组合,他们为整个人类的学术事业贡献了心力、智慧和经验。正是这样持续性的学术承袭,不断促进学术进发新的活力。此可谓学术贵族精神的传承。当今大学教育,正应如此。
  概而言之,学术的贵族精神由创新求真的学术风骨、博通与专精相融的学术功底和心怀天下的学术担当三者组成。学术风骨可谓学术之根柢,基础既牢,可保学术建设“风雨不动安如山”;学术功底可谓学术之躯干,骨节且挺,可助学术建设星星之火蔚成燎原之势;学术担当可谓学术之藤蔓,枝瓞尽展,可兴体国经野不朽之事业。三者同气连枝,塑就精神,凝聚力量,方能使学术事业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只有在治学中坚守学术的贵族精神,方可为学术的研究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之具有傲然的风骨和坚贞的气节,在学术洪流的激荡中坚守向前。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应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做些什么。世界环境保护委员会提出“保护环境,從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而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的幼儿园,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给幼儿心里埋下一颗爱的种子,让他们爱护家园,保护环境,这对大自然和人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环境的创设是开展环保教育的重要资源  对幼儿
期刊
研究背景与目的:长期暴露于高原缺氧环境,肺血管壁厚度会逐渐增加,管腔狭窄,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持续性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甚至右心衰竭的发生。缺氧是内质
摘要: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鉴别事物真善美的能力,让幼儿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对生活充满希望和追求,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教育活动环境对培养幼儿的兴趣具有引导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研究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幼儿创设优良的美术教育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创设
摘要:节奏训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课程,能够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音乐启蒙,提高幼儿音乐水平。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重点,系统全面地对幼儿的音乐接受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为幼儿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节奏训练的方法。本文将重点就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幼儿阶段是形成对音乐知识的初步感知和认
摘要:语文教育首先须是人文教育。尤其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失落的现状,重建课堂教学人文性已成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通过思考,旨在探寻重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失落;重建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
摘要:音乐是人类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音乐能提高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及促进其德育的发展,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而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所谓的节奏就是将长短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称之为节奏,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而且掌握好节奏还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在对幼儿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
摘要:政工师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一份子,在企业管理中逐渐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被社会称之为企业思想的灵魂师。政工师往往在当今的社会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因此如何发挥政工师的先锋带头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旨在通过论述政工师在企业中的具体作用及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来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政工师;企业管理;作用;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企业
摘要:种植业仍为我国农业主要成分。加强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可有效推进种植业发展,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催化剂”作用,能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但我国东中西部、平原与山区、沿海与内地农业科技水平普及程度不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要以农业技术推进种植业的发展,必须得
摘要: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学科。本文就培养中学生的政治学科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希望对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实际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学科  本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感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的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为了跟上现代政治学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