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2岁的宝宝被大人亲了,当晚发高烧,嘴歪、面瘫,医生检查,说宝宝得了“亲吻病”。大夫还说,“亲吻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科室每个月可以接诊5例左右,春秋是发病高峰。天呐!亲亲都能得病?难道,以后大人孩子也要“授受不亲”了?
其实没那么恐怖。“亲吻病”的致病因子是EB病毒。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不过,EB病毒并不是一种新疾病,更不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基本上人一辈子怎么都会得上一次,产生抗体后,就再也不得了。
新生儿体内有从母体里带来的抗体,对EB病毒可以免疫。但这些抗体早晚都会消失,之后就很容易感染EB病毒。5岁后,一大半的孩子都已经感染过了EB病毒。等到了35~40岁,大概95%以上的人都感染过EB病毒。
EB病毒的危险性不高。绝大部分人感染EB病毒的症状跟普通感冒或流感很类似,发烧、咽炎,基本上不用吃药7天左右就可自愈。因为流行时间和流感一样都是秋冬交界比较多,大部分都以为是感冒。只有极少数情况会引发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比如上面那位面瘫的宝宝,这跟个体自身的免疫力有关。科室每个月接诊5例左右,想想每天那么多被亲的孩子,这几率比买彩票中奖率还低。
由于后果不严重,大部分爸爸妈妈,虽然自己小时候感染过EB病毒,但全不知情。EB病毒一旦感染,就会在人体内终身存在。逮着机会就会出来传染别人。国人又不喜欢分餐,绝大部分孩子很小就感染了EB病毒,基本上都是当普通感冒治疗,休养自愈。相对来说,欧美小朋友得EB病毒的少一些,不过即便长大了也跑不掉,谁还不恋爱?你懂的。
其实,“亲吻病”晚得不如早得。儿童期感染EB病毒,基本都是简单的发烧和咽炎,严重点的会出些红疹。但如果青年期感染EB病毒,反而更容易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问题,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脑炎。
如果没得传染病,想亲你就大胆亲吧!
其实没那么恐怖。“亲吻病”的致病因子是EB病毒。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不过,EB病毒并不是一种新疾病,更不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基本上人一辈子怎么都会得上一次,产生抗体后,就再也不得了。
新生儿体内有从母体里带来的抗体,对EB病毒可以免疫。但这些抗体早晚都会消失,之后就很容易感染EB病毒。5岁后,一大半的孩子都已经感染过了EB病毒。等到了35~40岁,大概95%以上的人都感染过EB病毒。
EB病毒的危险性不高。绝大部分人感染EB病毒的症状跟普通感冒或流感很类似,发烧、咽炎,基本上不用吃药7天左右就可自愈。因为流行时间和流感一样都是秋冬交界比较多,大部分都以为是感冒。只有极少数情况会引发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比如上面那位面瘫的宝宝,这跟个体自身的免疫力有关。科室每个月接诊5例左右,想想每天那么多被亲的孩子,这几率比买彩票中奖率还低。
由于后果不严重,大部分爸爸妈妈,虽然自己小时候感染过EB病毒,但全不知情。EB病毒一旦感染,就会在人体内终身存在。逮着机会就会出来传染别人。国人又不喜欢分餐,绝大部分孩子很小就感染了EB病毒,基本上都是当普通感冒治疗,休养自愈。相对来说,欧美小朋友得EB病毒的少一些,不过即便长大了也跑不掉,谁还不恋爱?你懂的。
其实,“亲吻病”晚得不如早得。儿童期感染EB病毒,基本都是简单的发烧和咽炎,严重点的会出些红疹。但如果青年期感染EB病毒,反而更容易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问题,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脑炎。
如果没得传染病,想亲你就大胆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