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我国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方向

来源 :国家图书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版标引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我国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方向/刘湘生//北京图书馆通讯/北京图书馆·—1987,(4)·一12~16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词检索语言的相互交叉渗透、相互融合吸收而产生的第三种检索语言。英国的艾奇逊是研究、创制和推动分类主题一体化的鼻祖。1969年他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分面叙词表》,拉开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序幕。在我国,侯汉清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不少同志(如:张晓丹、朱婕、杨丹、邓顺国、封庆阳和丘峰等)、不少单位(如:
其他文献
【正】 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北京图书馆新馆楼群,在北京西郊紫竹院公园北侧拔地而起。北图新馆的建成和开馆,不仅是国内图书馆界、文化界的大事,也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大事,
期刊
在热模拟单向压缩条件下,分析了形变温度对Q235碳素钢应变诱导相变过程组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应变下,Q235碳素钢不存在单纯的形变奥氏体状态,其组织变化规律为奥氏体
【正】 本文以《图书馆学论文索引(1949.10—1980.12)》[1]和《图书馆学论文索引(1981—1982)》[2](两者以下简称为《索引》)作为资料来源的基本依据。这两本《索引》摘录70
期刊
【正】 由北京图书馆主持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UAP国内学术讨论会"于6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分别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专业图书馆系统和高等院校
期刊
<正> 1984年4月,在北京图书馆机构改革时成立了中文采编部。在此之前,中文图书的采编工作,是在两个部门(采访部和编目部)进行的。改革后,按文种将中文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加以集
在版标引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进展(上)/侯汉清//北京图书馆通讯/北京图书馆.-1987,(4).—6~11分类法与主题词法的相互结合,即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情报检索语言的一大发展趋势。
【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范的任务,是规定本馆主要业务工作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完成时限、工作量综合指标及各工作环节的工作内容、质量要求、人员水平、工作定额等馆定
期刊
<正> 读者从南大门进入新馆建筑群,穿过门厅,沿着圆形过厅宽阔的楼梯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紫竹厅北侧墙壁上方的气势雄伟壮阔的大型陶瓷壁画——《现代与未来》
目标检测通过样本学习可以得到目标有效视觉先验表示,在简单的跟踪环境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跟踪效果。目标跟踪利用目标的在线信息,在复杂的背景下可以很好地跟踪目标。结合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的优点,在TL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CA的在线人脸跟踪算法。人脸图像在首帧中手动标注,其他帧中综合中值光流法跟踪结果及PCA检测结果进行人脸跟踪,并根据跟踪结果在线更新PCA。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在光照变化、遮挡
<正> 三、叙词表式字顺索引早在三十年代,阮冈纳赞通过对《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类目与《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的标题之间关系的调查,萌发了编制链式索引的想法。三十年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