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旅游参与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观赏性即被传输性旅游向体验型,即主动传输型转变,基于此,笔者以5A级风景区——刘公岛为例,利用ASEB栅格法,对于刘公岛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对新型旅游模式或其他新旅游项目在刘公岛上运用的可能性与具体措施进行探究,调研借鉴其他景区优秀景点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刘公岛的实际,进行借鉴考证。
关键词:ASEB;刘公岛景区;旅游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的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传统的纯游览式旅游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反而新型的景区与游客间的一体化,深入互动体验式的旅游观光模式成为了旅游业新发展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公岛作为享誉中外的5A级景区[1],进行一定的旅游模式升级与转变创新也是顺应旅游行业趋势发展的必然。基于此,笔者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刘公岛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考量,对于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该风景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ASEB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景区存在整体上的旅游模式较为单一,整体区域上开发不均等问题,以ASEB栅格法来看的话,总体情况如下:
(一)Activity(A活动上)
(1)岛上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旅游模式为主,即以被动式观光项目居多[3],从而导致游客的参与性不强,满意度不高。
(2)在岛上存在一些与其他景区情况严重相悖的现象,即岛上的村民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与刘公岛景区这些年发展相应的改善,村内劳动力外流明显,房价低廉,老年化严重,村落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渔家乐和沙滩开发游等休闲体验项目极具短缺。
(二)Setting(S环境上)
在游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相当多的区域没有开发起来,如东村和高尔夫球场所在的东侧区域,而在访谈中,我们也认识到该区域(刘公岛宾馆附近)的开发程度太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岛上的热门景点过于集中,且在旅游旺季热门区域中存在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旅游体验效果严重不佳的情况——如旅游旺季时的甲午中日战争陈列馆等。
某些景点或项目存在未开放现象,部分景点甚至存在未开发完备的现象,如中国刻字艺术馆和苏宝鸿艺术展览馆等。
(三)Experience(E体验上)
(1)岛内的主要场馆设计和内容呈现较为优秀,如陈列馆和甲午海战博物馆等均广受好评,景点呈现本身也趋于饱和。
(2)但在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游客被动参与,游客主动参与,深入体验的项目可谓是少之又少。
(3)刘公岛的游客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之前没有单独计划游岛的省外游客,且对岛屿的认知主要在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体验上,且是被动认知,深入体验率太低。
(4)游客的兴趣和重游兴趣不高,景区没有和游客形成一种长久伙伴互为满足的关系。
(四)Benefit(B利益上)
景区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以门票经济为主,但是该现象也说明景区的收益额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都是容易受冲动性消费的主力军,且这些人群对于旅游的体验要求标准较高,而在这一点上,刘公岛的被动隔离式呈现方式无疑显得较为落后,而从岛上的现有状况来看,旅游产品停滞于浅层次的肤浅开发,且没有深入入配套符合实际的景区开发产品,这也就反映了刘公岛很有可能忽视了这一个因素。
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较低,缺少统一的主题商店规划,且在具体的商业运营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特色商店内部管理混乱,小吃区与商品区混杂在一起,特色主题商品单一且摆放混乱,直接导致顾客购物欲降低,如熊猫主题商店。
(2)景区内特有商场门店售品严重雷同,竞争压力大,没有好的区域规划,质量远不如其他景区类似的有主题有规划区的特色商品街,如劉公街商场。
(3)刘公岛的游客相当一部分来自与之前没有单独计划游岛的省外游客,且对岛屿的认知主要在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体验上,且是被动认知,深入体验率太低。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都是受冲动性消费因素影响的主力军[3],且这些人群对于旅游的体验要求标准较高,而在这一点上,刘公岛的被动隔离式呈现方式无疑显得较为落后是旅游团的主力军,而从岛上的现有状况来看,旅游产品停滞于浅层次的肤浅开发,且没有深入入配套符合实际的景区开发产品,这也就反映了刘公岛很有可能忽视了这一个因素。
二、未来五年刘公岛景区发展对策探究
(一)景区的宣传方案
从引言结果可知,可以看出景区在加大市场宣传,特别是二三级市场宣传上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基于此,特提出两项针对性方案。
一呼百应,联姻新媒体——“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大使比赛
简介:刘公岛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岛上森林资源丰富,甲午海战博物馆发人深省,是为典型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加大刘公岛的宣传力度,增加刘公岛客流量,提高刘公岛的国内外知名度,特别撰写刘公岛宣传方案。
(二)传统媒体的再开发——银幕里的刘公岛
打造刘公岛特色宣传片。借鉴《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大型景区特色宣传视频的成功案例,打造属于刘公岛的特色宣传片,可以成为“好客山东”系列影片之一,在央视进一步推广刘公岛。
(三)走出齐鲁,深度开发——客源市场的二次开发方案
(1)注重新旅游产品的开发。几十年来,刘公岛一直依赖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来发展气旅游业,没有创新是不可能获得较大市场的,所以应积极培育和开发新的旅游路线和新的旅游产品。如刘公岛特色旅游产品、爱国教育意义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探险旅游产品等,用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源。
(2)优化旅游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是开拓客源市场的重要环节。一是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确保登岛船快捷、舒适、安全;二是完善景区引导和标识系统,为游客体验式旅游提供便捷;三是建设旅游散客接待和咨询中心,向散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服务和景区宣传小册子,处理一些旅游投放问题,提供有偿导游服务。四是提高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景区人性化、档次化、精细化服务。大力提升服务窗口和一线服务人员的素质,着重抓好导游、司乘、景区管理人员、饭店服务人员。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作者简介:刘王锐(1995~),男,本科。
关键词:ASEB;刘公岛景区;旅游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的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传统的纯游览式旅游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反而新型的景区与游客间的一体化,深入互动体验式的旅游观光模式成为了旅游业新发展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公岛作为享誉中外的5A级景区[1],进行一定的旅游模式升级与转变创新也是顺应旅游行业趋势发展的必然。基于此,笔者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刘公岛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考量,对于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该风景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ASEB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景区存在整体上的旅游模式较为单一,整体区域上开发不均等问题,以ASEB栅格法来看的话,总体情况如下:
(一)Activity(A活动上)
(1)岛上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旅游模式为主,即以被动式观光项目居多[3],从而导致游客的参与性不强,满意度不高。
(2)在岛上存在一些与其他景区情况严重相悖的现象,即岛上的村民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与刘公岛景区这些年发展相应的改善,村内劳动力外流明显,房价低廉,老年化严重,村落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渔家乐和沙滩开发游等休闲体验项目极具短缺。
(二)Setting(S环境上)
在游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相当多的区域没有开发起来,如东村和高尔夫球场所在的东侧区域,而在访谈中,我们也认识到该区域(刘公岛宾馆附近)的开发程度太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岛上的热门景点过于集中,且在旅游旺季热门区域中存在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旅游体验效果严重不佳的情况——如旅游旺季时的甲午中日战争陈列馆等。
某些景点或项目存在未开放现象,部分景点甚至存在未开发完备的现象,如中国刻字艺术馆和苏宝鸿艺术展览馆等。
(三)Experience(E体验上)
(1)岛内的主要场馆设计和内容呈现较为优秀,如陈列馆和甲午海战博物馆等均广受好评,景点呈现本身也趋于饱和。
(2)但在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游客被动参与,游客主动参与,深入体验的项目可谓是少之又少。
(3)刘公岛的游客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之前没有单独计划游岛的省外游客,且对岛屿的认知主要在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体验上,且是被动认知,深入体验率太低。
(4)游客的兴趣和重游兴趣不高,景区没有和游客形成一种长久伙伴互为满足的关系。
(四)Benefit(B利益上)
景区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以门票经济为主,但是该现象也说明景区的收益额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都是容易受冲动性消费的主力军,且这些人群对于旅游的体验要求标准较高,而在这一点上,刘公岛的被动隔离式呈现方式无疑显得较为落后,而从岛上的现有状况来看,旅游产品停滞于浅层次的肤浅开发,且没有深入入配套符合实际的景区开发产品,这也就反映了刘公岛很有可能忽视了这一个因素。
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较低,缺少统一的主题商店规划,且在具体的商业运营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特色商店内部管理混乱,小吃区与商品区混杂在一起,特色主题商品单一且摆放混乱,直接导致顾客购物欲降低,如熊猫主题商店。
(2)景区内特有商场门店售品严重雷同,竞争压力大,没有好的区域规划,质量远不如其他景区类似的有主题有规划区的特色商品街,如劉公街商场。
(3)刘公岛的游客相当一部分来自与之前没有单独计划游岛的省外游客,且对岛屿的认知主要在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体验上,且是被动认知,深入体验率太低。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都是受冲动性消费因素影响的主力军[3],且这些人群对于旅游的体验要求标准较高,而在这一点上,刘公岛的被动隔离式呈现方式无疑显得较为落后是旅游团的主力军,而从岛上的现有状况来看,旅游产品停滞于浅层次的肤浅开发,且没有深入入配套符合实际的景区开发产品,这也就反映了刘公岛很有可能忽视了这一个因素。
二、未来五年刘公岛景区发展对策探究
(一)景区的宣传方案
从引言结果可知,可以看出景区在加大市场宣传,特别是二三级市场宣传上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基于此,特提出两项针对性方案。
一呼百应,联姻新媒体——“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大使比赛
简介:刘公岛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岛上森林资源丰富,甲午海战博物馆发人深省,是为典型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加大刘公岛的宣传力度,增加刘公岛客流量,提高刘公岛的国内外知名度,特别撰写刘公岛宣传方案。
(二)传统媒体的再开发——银幕里的刘公岛
打造刘公岛特色宣传片。借鉴《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大型景区特色宣传视频的成功案例,打造属于刘公岛的特色宣传片,可以成为“好客山东”系列影片之一,在央视进一步推广刘公岛。
(三)走出齐鲁,深度开发——客源市场的二次开发方案
(1)注重新旅游产品的开发。几十年来,刘公岛一直依赖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来发展气旅游业,没有创新是不可能获得较大市场的,所以应积极培育和开发新的旅游路线和新的旅游产品。如刘公岛特色旅游产品、爱国教育意义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探险旅游产品等,用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源。
(2)优化旅游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是开拓客源市场的重要环节。一是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确保登岛船快捷、舒适、安全;二是完善景区引导和标识系统,为游客体验式旅游提供便捷;三是建设旅游散客接待和咨询中心,向散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服务和景区宣传小册子,处理一些旅游投放问题,提供有偿导游服务。四是提高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景区人性化、档次化、精细化服务。大力提升服务窗口和一线服务人员的素质,着重抓好导游、司乘、景区管理人员、饭店服务人员。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作者简介:刘王锐(1995~),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