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频诊断技术最新发展浅析

来源 :中国安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88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视频监控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rn近年来,国内视频监控市场受广州亚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社区等大型安保项目以及各行业视频监控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刺激和拉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安防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公共安全设备的运维管理也非常重视,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视频运维考核的相关文件也彰显出视频运维的重要性.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发文《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标.其中“全时可用”提及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要达到98%,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要达到95%.
其他文献
一、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rn近年来,一股“无人之风”悄然刮起,无论是物流、电商还是即时配送平台,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物流无人化环节的研发与商用落地中.德勤中国物流与交通团队发布的《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虽然我国物流总额保持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运行效率相对偏低.发展智能物流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这需要先进的装备和解决方案支撑,且需要信息系统乃至供应链管理的提升.在供应链领域,到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机器人的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71.9%,
期刊
安防系统在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前期缺乏统筹,具有安装时间跨度大、设计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缺陷,目前新疆安防产品使用的供电设备箱绝大多数还是传统机箱,仅能提供电源和网络的一般转接服务功能.随着安防产品使用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大,运维难度也比以前大幅增加.
期刊
一、云原生rn云计算兴起之后,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浪潮席卷业界,以DevOps和标准化交付广受青睐.在此背景下,Google创造性地提出了云原生的概念,并发布了开源编排工具Kubernetes,从统一部署和标准化的角度切入,其后更成立了 CNCF基金会,成功地杀出了一片天地.rnCNCF更多的是倡导一个系统要用什么组件进行架构,这样才能实现互联网架构和运维能力,实现快速迭代、灵活扩展、高效运维.而这些能力的发挥需要这些架构框架基于云,两者结合则为云原生.很多人会问,某个开源软件是否是云原生?这个要看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总体上呈现灾害种类多、影响地域广、灾害损失重等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近1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年均受灾人口约为2.5×108人次,年均因灾死亡人口约为1800人,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800亿元,突发事件易发多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2019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9 519人.
期刊
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是将视觉感知赋予机器,使机器具有和生物视觉系统类似的场景感知能力。机器视觉有着十分广泛的技术和应用基础,广义上的机器视觉在电子、汽车、冶金、食品饮料、零配件装配以及制造、制药、印刷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应用。机器视觉的目标就是对图像中的场景或物体进行描述,并生成对应的信息。
期刊
执法记录仪已经在公安和非公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4G/5G这类传输型执法记录仪的成熟,执法记录仪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视音频取证,其在实时融合会商调度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成为移动执法的重要设备.GB/T 28181协议因其能够穿透公安网络的安全边界,对实时视音频可以全面支持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执法记录仪行标GA/T 947协议缺乏对传输型执法记录仪规范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传输型执法记录仪大规模组网和应用的实际标准,在公安和非公安中都有很多应用.但针对执法记录仪可穿戴特点和移动执法时融合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传染病疫情具有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而旅游活动中人群聚集度高、流动性大,景区传染病疫情防控风险工作尤为重要.将大数据运用于旅游业疫情风险防控,有利于多元主体风险意识的树立,实现风险预警前移,提高各主体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加快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数字化风险评估体系和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旅游业疫情防控效能,促进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2021下半年至2022年初大型体育赛事可谓络绎不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举办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今年8月份在跌跌撞撞中闭幕;紧接着9月份中旬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隆重开幕;与此同时,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rn在当前全民体育热潮下,智能安防作为科技赋能体育赛事活动的最佳候选技术之一,正在从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保障,逐渐融入赛事活动举办过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些年伴随着AI等新技术的赋能,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安防产品技术正被频繁应用于体育管理、日常训练
期刊
轨道交通极大程度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1月,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4条,运营里程7623.3公里,实际开行列车229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9亿人次,进站量11.0亿人次.2021年是北京地铁建设“大年”,除了新开7条(段)线路,1号线和八通线、房山线和9号线将实现跨线运营.北京日均客流均超过千万,地铁运载负荷更是不断突破峰值.
期刊
一、智慧应急产业发展现状rn从宏观层面看,近几年应急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了应急管理部,兼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消防管理、救灾、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草原防火、森林防火、震灾应急救援等职责.在应急管理部设立以来,智能安防技术同期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应用到应急管理工作当中,发挥视频监控技术的潜力为应急管理服务恰恰依赖于智能安防技术,具体包括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特征识别和物体识别等技术,当然语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