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科学基础》到《材料学概论》——以材料类专业课通识化建设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专业课程通识化建设,从专业课通识化的现状以及课程通识化建设的意义与紧迫性展开论述.以吉林大学通识核心课《材料学概论》课程的专业课通识化改造为例, 通过该课程从材料类学科基础必修课到校内公选通识课、再到面向全国各学科本科生的通识化慕课的建设与成长历程,探讨专业课通识化建设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专业课通识化建设效果与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契合,提出以专业课通识化带动新工科建设的新路径.
其他文献
中职教学多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的教育目的.因此,在中职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融入训练、推理等方面,让学生
大学生“就业难”与地区之间和基层人才供需的不平衡,说明当前人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生成、培育时代新人、青年的发展等方面,讲述了在大学生职业
新课标的重点变为“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东方农作物在近代大量传入欧洲,是东西方文明共存共生的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本研究从学习交互、在线教学软件、 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四个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的因素,给出相应建议.研
历时两个多月,小班年级组进行了三轮“听说游戏”教研活动.活动分别从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目标与策略”“游戏组织策略”开展了有针对性地研讨.研讨活动采用“一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特色主要包括良好的班风、学风、育人氛围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特色文化的建设,为学生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受关注的是大类招生模式,专业分流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本文主要阐述大类招生模式的含义及优势、大类招生
构建“学为中心”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其自主探索物理概念、规律营造良好的氛围,奠定中学生物理能力与技能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构
为了解决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推动大学生在现代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活力,国家推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政策,利用学校、政策帮扶、教师引导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大学
在高校青马骨干学员的培养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学员作为大学生中的骨干群体,肩负着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以先进性和创新性思维解决社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