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o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生学数学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算理,形成初步的計算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设疑问难,拓宽思维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 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前提.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 ”“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朴素的感官语言,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看到“无数条线”,即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从而激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答案.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 = 50角 = 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 = 50分米 = 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 = 5.0元 = 5.00元,5米 = 5.0米 = 5.00米. 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动手实践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被激活时,我没有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当学生剪出后,我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感性到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四、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对这个习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
  五、设疑问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巧设问题.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了两组题:(1)1.6 ÷ 0.25,15 ÷ 0.15;(2)10 ÷ 3,14.2 ÷ 22. 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就形成一种新的矛盾冲突. 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具体实际,有意识地捕捉解决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心求道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六、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用“>”号排列起来. 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 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方法就简捷多了.
  七、体验成功
  每名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其他文献
研究摄影艺术性是极复杂的工作,从摄影艺术中变能看出,简单复制以及后期创造性表现的研究是摄影最为相关的问题。通过研究摄影的复制性和后期创造性对摄影的重新定位以及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作用。通过查阅有关摄影简单复制、后期创造性表现的书籍,初步研究了摄影简单性复制的创造性表现的艺术特色。并对摄影简单性复制的特点以及后期创造性表现的优势等进行了分析。
文章介绍了三网融合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归纳了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三网融合实施过程出现的主要市场和技术契机。
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高校音乐教师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肩负起"立德授艺,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形
12月6日,中国联通与湖北省政府在武汉举行“智慧湖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国联通拟在未来5年投资200亿元,加快推进湖北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积极
文章阐述了WCDMA核心网引入控制和承载分离的软交换架构和大容量少局所的建网思路后容灾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了网络上使用的核心网三种容灾技术,指出在实际组网时,根据网络的实
目前,号码携带政策由于试点实验成为业界讨论热点。文章首先分析中国电信业重组后三大运营商的营收状况,然后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号码携带政策的实施要件和案例,最后从市场普及率、
随着幼儿音乐教育不断地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幼儿教师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中职学校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
本文以光影的特性与文化历程为切入点,通过对景观光环境艺术手法与文化表现的对接,探讨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昼夜一体化光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的模式,并以光影艺术特质展现城市
文章介绍了数字光分布系统的原理特点、组网方式及发展趋势,同时对该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KPI指标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客户感知体系建立原则与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山东客户感知指标评估体系建模过程,通过实际数据对比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劣。有关结果将为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