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金氏儿科学术思想浅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氏兒科是起源于清代,隶属吴门的儿科世家,其继承了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的部分学术思想,结合幼科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理法方药特色。文章以三则验案分别阐述金氏儿科“平肝而非伐肝”的观点、“久病入络”思想、“治湿善用温燥”的特色以及“透热转气”法在儿科的应用。
  【关键词】 吴门医派;金氏儿科;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96-02
  A Brief Analysis of Wu men Medical Schools Jins Academic Thought on Pediatrics
  PAN Chen
  Su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Jins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hich originated from Qing Dynasty and belonged to Wus family, inherited some of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Ye Tianshi, a representative of Wus school of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s,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ory, method, prescription and medicine. The three cases expound respectively the view of “smoothing liver instead of cutting liver”, the application of “long-term disease entering collaterals” in pediatric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eating dampness and utilizing warm-dryness effectivel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athermy to gas” in pediatrics.
  Keywords:Wu School of Medicine; Kims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cademic Thinking
  金氏儿科起源于苏州阊门西街,是名震一方的儿科世家,在苏州享有美誉,历来有“小儿有病,就去西街”的传颂。据记载,金氏高祖孝文为避战乱于咸丰年间从安徽迁徙至吴中[1],悬壶于阊门,开始书写金氏传奇。其子耀文承父业,以治痧痘幼科见长。后辈金昭文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名家,在其领导下创立了苏州市中医院儿科[2],昭文之子金士喜亦从事儿科。第六代传人金传相虽已年迈,但仍济世于姑苏。现在的苏州市中医院儿科,虽无金姓成员,但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之思路,无一不受金氏的影响。
  金氏儿科继承了吴门医派的一系列学术特点。针对小儿起病迅速、禀赋稚嫩的特点,其用药轻灵,药味精炼,颇受当地老百姓推崇。集金氏儿科特色思想的中成药“咳可合剂”作为苏州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因其疗效佳,口感好,更是成为当地小儿肺热咳嗽的首选之品。文章以金氏验案三则为切入点,分析总结金氏儿科的部分学术思想特点。
  1 案例一
  方某,男,8岁。因“反复眨眼、歪嘴一年余”,于2005年8月12日初诊。患儿反复不自主挤眼、嗅鼻、歪嘴,喉中时发出“吭吭”声响,急躁易怒,寐中惊惕,大便干结,舌质红,脉弦数。处方:柴胡6g,郁金10g,天麻10g,钩藤10g,蜈蚣2g,决明子10g,野菊花10g,白芍20g,赤芍10g,鸡血藤20g。药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去蜈蚣,加玄参、青果各10g。药21剂后,诸症皆去,偶挤眼。
  此案属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肝郁化火证型。当清肝泻火,通络熄风。选方为金氏儿科代表方“通络熄风汤”加减。金氏认为:小儿肝常有余,易伤情志而化火。木失调达则肝风内动,故见挤眼等风动之证,理当抑木,用药却守“平肝而非伐肝”的原则。金氏认为,小儿脏腑娇嫩,素体不耐攻伐,伐肝过度易耗气伤阴,过犹不及。因此,治疗时应疏肝适度,避免过度攻伐,当少用龙骨、牡蛎等镇肝之品。再如方中柴胡性苦寒,有劫肝阴之嫌,故用量相对要小,仅用6g。同时配伍白芍,有酸甘敛阴、柔肝平肝的作用,且加大用量至20g,以避余药伐肝之弊。
  金氏传承了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所完善的“久病入络”理论。叶天士认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3]。”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除短暂抽动以外多数病程较长,常见幼儿时期起病,反复至青春期者。久病多瘀,久病必瘀。瘀血阻络,筋脉挛急,故导致抽动症状缠绵反复、久治难愈。针对“瘀”的特点,金氏常采用平肝通络、活血化瘀法治疗抽动症,疗效甚佳。此方中郁金既入气分,又入血分。赤芍、鸡血藤均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三药合用,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经络得通,则抽动自止。金氏还善用叶氏的“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辛香缓通”[4]法则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叶氏认为唯有辛香走窜之性的药物才能深达络脉,以宣壅闭。方中蜈蚣即具有辛咸搜风通络的作用。此外,如全蝎、僵蚕、地龙、鳖甲等虫类药亦经常出现于金氏儿科治疗具有“瘀”之病理特征的医案中,此法亦是叶天士“虫蚁通络”法的具体应用。
  2 案例二
  杨某,男,2岁,因“大便次数增多3天”,于1993年9月3日初诊。患儿粪色黄褐味臭秽,夹黏液,日行10余次,口渴喜饮,纳谷不香,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处方:黄芩6g,黄连2g,葛根10g,炮姜3g,煨木香6g,白术10g,砂仁5g,厚朴3g,马齿苋10g。服三剂后大便次数减少为每日2~4次,纳仍差,舌红苔白微腻。上方去黄芩、黄连、马齿苋,加茯苓10g,炒谷麦芽15g。二剂后愈。   此案为泄泻病湿热证。湿热内蕴,阻滞气机,治当清热化湿止泻,以葛根芩连汤为基本方。黄芩、黄连、葛根、马齿苋清热利湿,白术砂仁、厚朴健脾燥湿理气,木香行气止痛,炮姜温中止泻。叶天士受明代吴门名家薛己治疗脾胃病“善用甘温,远避苦寒”[5]的学术思想影响颇深。金氏儿科与其一脉相承。金氏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吴地地处江南,气候常年温润而潮湿,脾脏常为湿所困。而脾健之功在于温振脾阳,脾阳得振,湿气易除。金氏坚持祛湿宜温燥[6],此为本案即使是湿热证,用药亦偏温燥之故也。回顾金氏儿科医案之卷宗,笔者发现金氏在其他脾系疾病,如小兒厌食、腹痛临证方中也不乏苍术、煨木香、香附、川朴、炮姜、陈皮等温燥之品。
  金氏在治疗儿科疾病中,尤其注重调脾安中,顾护后天之本。且脾为生痰之源,金氏在治疗许多肺系疾病或者有“痰”的病理特征的疾病时,即使非脾虚为本,亦常加入一两味健脾药,以助化痰之功。临证常见金氏儿科中应用白术、云苓、云豆、炒谷、麦芽等健脾助运的药物。
  3 案例三
  浦某,女,7岁,因“下肢皮疹5天”,于1995年5月25日初诊。患儿5天前进食黄鳝后,下肢出现皮疹,疹色暗红,压之不褪色,有轻微痒感,伴下肢关节疼痛。大便干结,口渴喜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处方:金银花10g,防风10g,水牛角3g,生地10g,玄参10g,赤芍10g,丹皮10g,茜草10g,小蓟10g。连服7日,皮疹渐退。
  此案为过敏性紫癜热伤血络之证。邪热炽盛,入营血分,治当清热凉营止血。方中水牛角、小蓟、生地黄、丹皮、赤芍、茜草均能入营入血,共奏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除了血分药之外,此案在清营凉血药味的基础上加入清解透热的金银花、防风,有将热邪由营血分引至气分,因势利导,透邪外出之意。该案例实为叶天士所创“透热转气”的具体应用。透热转气[7]是指邪热入营分时,在凉营清热的同时,佐以轻清宣透之品,引邪外达,使营分之热转出至气分而解。此法是在运用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施以“入营犹可转气”法。
  4 小结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重要学术流派之一[8],但吴门医派儿科鲜有报道。金氏儿科为吴门医派儿科中颇具特色的一个支流,其在继承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络病学说及温病学术思想等重要学术观点的同时,结合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特色鲜明,为后世沿用至今。总结金氏的学术思想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对吴门医派儿科的发展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裘晓强,吴门医派生命哲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冯丽梅,王景霞.明清苏州医学世家成因及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9,30(11):72-73.
  [3]张兰坤,过伟峰,肖婧,等.从叶天士“络以通为用”学说谈通络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14,55(9):804-805,808.
  [4]葛惠男.叶天士络病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409-412.
  [5]葛惠男.叶天士治胃四法探析[J].中医杂志,2015,56(15):1344-1348.
  [6]李志山.也谈金绍文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1988(6):14-15.
  [7]张亚楠,黄岩杰,秦蕾,等.透热转气理论在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重证治疗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17,58(11):933-935.
  [8]葛惠男,欧阳八四.吴门医派概要[J].江苏中医药,2016,48(10):63-67.
  (收稿日期:2020-07-02 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论述公司粗轧减速机的使用状况进而提出改造方案,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得出粗轧减速机改进的可行性方案。
“写作”是真情的流露,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翻开学生厚厚的一叠作文,总觉得学生的作文“千口同腔”,内容单调,空洞无物。常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际化开放办学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潮流与趋势,是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将助力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
现在各国都对教育进行改革,如新加坡2001年课改中提出使学生勇于创新,善于获取信息;美国提出不让每个学生掉队;日本2002年提出精选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为了培育出更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人才,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发挥教学评价,注重创新培养,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在此,笔者与同行共同探讨,课改后如何当教师这一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
习作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选择身边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设计思考: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阶段刚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英语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浓厚,随着英语课的普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减弱,有些学生甚至害怕学习英语了。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时的真情流露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教学艺术。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低段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而教材文本中一幅幅生动的插图使人耳目
针对传统带式输送机机尾适应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电缆等附属装置拖移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了新型综掘工作面重型胶带运输机自移机尾,介绍了主要结构和关键技术改造部分,对操作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