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中技术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在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也同样如此,在运动员的不同训练阶段,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其举重技术的训练特征也就不同,在举重运动员的不同阶段,如何进行举重技术的科学训练,对以后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该文根据举重运动员在全程训练的四个阶段来探讨各阶段技术训练的特征。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 全程性多年训练 阶段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a)-0042-02
  举重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某一动作阶段中通过有限的力量,采取最好的身体姿势与关节角度来举起更大重量的杠铃,从而有效发挥出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以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对举重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针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
  1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
  1.1 基础训练阶段
  该阶段在10~12岁,持续2年。该阶段举重运动员骨骼发育不完全,但肌肉力量在迅速增长,且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也比较快,因此,该阶段的举重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训练的负荷,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2 专项提高阶段
  该阶段在13~17岁,持续4年。该阶段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都在快速增长,身体各方面的基本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该阶段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的运动员骨骼增长速度较快,但硬度较小且容易弯曲,所以在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运动员柔韧性的练习。
  1.3 最佳竞技阶段
  该阶段在18~25岁左右,持续6~8年。该阶段处于人的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处于一生中最好的阶段,且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各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且此时运动员的骨骼与肌肉已经发育完全,能够承受强度较大的运动训练。这是运动员创造佳绩的最好时期。
  1.4 高水平保持阶段
  该阶段在26岁以上,此时运动员身体各方面的指标逐渐呈现下滑的趋势,运动激情也逐渐减弱,渐渐产生疲惫甚至是退役的心理。尽管如此,此时运动员因为长期的训练,所以他们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仍然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该阶段的举重运动员仍然还能够为国家或者本地区获得荣誉,仍然能够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2 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中技术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2.1 基础训练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1)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顺序特点。在这一阶段中,教练员应根据举重完整技术动作的结构和用力特点,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原则,通过先教分解动作,后教完整动作的方法来对运动员进行训练。
  (2)多次反复的练习。重复练习是学习技术或发展体能的要素。为了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运动员必须重复训练具有相同内容的课程,同时,在运动员进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给予运动员提供适当的反馈信息。
  (3)进行适当的错误纠正。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注重及时规范和纠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因为前期的错误动作一旦定型,将会严重影响后期技术动作的训练与发挥,并对举重运动员将来的运动技能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教学时,既要注重在正的方面教会运动员应该怎样做,并进行详细的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又要在反的方面教运动员不应该怎么做,并说明原因。
  (4)重视技术动作训练中的速度感和力度感。教练员要让初学者了解速度感和力度感是举重运动中最关键的两大因素。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进行基本动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速度感和力度感的重要性,并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习惯。
  (5)通过轻重量的杠铃来学习完整的技术动作。当运动员在充分掌握了各项基本动作环节的要领之后,教练员要开始加强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训练,此时运动员可以通过轻重量的杠铃来反复练习,从而可以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2.2 专项提高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该阶段举重运动员已经基本掌握了分解动作的要求,对于举重技术的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接下来的学习已不再是青春期前阶段中单纯的模仿学习,而是需要转换为一种以语言解说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清楚、简单明了的解说也会使得学习效果更佳。
  (2)进行反复的技术练习和纠正,使举重技术动作系统地趋于稳定,循序渐进的练习方式逐渐转变为公式化的技术动作。
  (3)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让运动员真正了解技术的要点知识,让运动员切实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真正地明确技术概念。
  (4)要加强力量训练的时间。通过对力量的训练可以改善举重运动员在运动技巧中所需要的动力部分。该阶段主要是加强力量的训练。
  (5)由于举重技术的动作比较复杂,这一阶段的技术训练仍然以分解法为主,专项力量训练仍然以完整动作训练为主。教练员在进行分解技术教学时,要根据比赛动作的结构和用力的特点进行教学,以便于运动员对完整动作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运动员通过轻杠铃的反复练习,而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并不断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最终促使他们做出较完整和准确的技术动作。在这一练习过程中,运动员的一些不规范的动作也会相应地表现出来,此时教练员应当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及时且适当地纠正。与此同时,运动员也应该明确技术观念,严格按照动作技术的要领去做,掌握好每一部分的技术动作。
  2.3 最佳竞技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这一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为以下两种。
  (1)该阶段对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主要是不断增加运动员所举的重量,并进行反复练习,同时,教练员还需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纠正和完善运动员在细节上表现出来的动作毛病,促使运动员形成稳定、熟练且正确的动作技术。
  (2)通过系统地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的举重比赛来不断巩固和完善运动员的举重技能。
  2.4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技术训练特征
  (1)该阶段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基本已经成型且稳定下来。由于在举重比赛中,每个动作有三次试举,所以,在这一阶段中,举重运动员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试举,增加试举的成功率,争取每一次试举都能够成功。
  (2)该阶段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抓举和挺举的完整动作。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需要选择一些技术性辅助动作,努力创造一些新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和发展举重的运动技能。
  (3)举重成绩主要取决于完美协调和发挥肌肉潜力的能力,这种能力既能够促使运动员在最佳状态下成功完成举重动作,也能促使他们在疲劳状态下正确完成举重动作。
  (4)模仿心理紧张的情景,增加比赛技能发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大型举重比赛的接近,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心理素质的训练,尽量模拟能够产生紧张情绪的比赛形式。
  参考文献
  [1] 杨长牧.摔跤与举重的训练与指导[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 杨世勇,钱光鉴.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 胡娟娟.中国举重世界冠军成绩增长规律中的年龄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4] 杨素冠.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D].北京:北京體育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门对于职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职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寻求自我发展,提高自我提升的意识。该文将对职校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寻求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推动体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体育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职校 体育教师 自我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PY35—2圈闭面积大,受断层控制分为南块和北块。在该地区开展了地震储层含气性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叠前AVO属性能准确预测PY35—2
为了满足复杂地层深井钻探钻井工艺技术对钻井液的要求,开展了抗盐抗高温深井水基钻井液体系的试验研究,研制了两套钻井液配方,评价了钻井液的抗温性能、沉降稳定性能、泥饼封堵
通过对临95断块沙一段、沙二段储层岩性、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分布的关系、成岩作用的类型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不同沉积微相下的成岩作用差别造成储层物
啦啦操运动由于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运动文化,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够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逐渐渗透到表演、教育中,两种运动在我国高职院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