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小说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情节和主旨有特殊作用的细微环节,包括:动作、肖像、神情、物件、景色、服饰、语言等“细枝末节”。生动的细节描写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常常使描写对象性格鲜明、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因此,鉴赏小说时,应巧妙运用细节描写这把“钥匙”,来认识、感知艺术形象,洞察、品味小说内在精髓,以便更好地进行审美愉悦。
  
  一、 细节描写揭示社会环境。
  
  例1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鲁迅《药》)(场景细节描写)
  清代士兵穿的军衣(又叫“号衣”:旧时兵士、差役等所穿的带记号的衣服),前后都缀着一块圆形的白布,上面有“兵”字或“勇”字。作者借助服饰特征这个细节来揭示故事发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清朝末期),并为下文叙写人物的言行张本铺垫,委婉含蓄。
  例2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鲁迅《祝福》)(动作细节描写)
  这段文字有两处细节:第一处细节“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暗示给读者:在鲁镇女人不论地位高低,祝福过程中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第二处细节“拜的却只限于男人”,与第一处鲜明对照,揭示出鲁镇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以及“神权”“夫权”笼罩下的鲁镇的真实状况,并为下文叙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埋好了“线”,伏好了“笔”。
  
  二、 细节描写交代家境、地位。
  
  例1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漫了青白的光。(鲁迅《药》)(环境细节描写)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鲁迅《药》)(肖像、动作细节描写)
  “遍身油腻的灯盏”和“褴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等分别是华老栓、夏四奶奶家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用具,“遍身油腻”点明使用时间之长;“褴褛”明示“服饰”之破旧;“破旧”交代“朱漆圆篮”“使用频率”之高。这三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华老栓、夏四奶奶两家的困苦家境、拮据生活,从而暗示出他们的底层社会地位。
  例2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环境细节描写)
  “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楠木交椅”“乌木联牌”等器具,尤其是匾上的几处字迹,前者显示了贾府的陈设华贵、生活奢华;后者点明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错综复杂的豪门富贵人际关系。
  
  三、 细节描写暗示人物命运。
  
  例1《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抓住孔乙己面部脸色对比着色:开头交代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结尾处再次点明他的脸色“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肖像细节描写)
  从“青白”到“黑瘦”对比着色,既反映了孔乙己生活的急剧变化,揭示了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之后的形神特点,又预示他行将被那个冷酷黑暗的社会所永远抛弃的悲惨命运。收到了“一石双鸟”的艺术效果。
  例2 《祝福》一文中两次写到祥林嫂“丧夫”后的肖像,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二者看似毫无联系,实则作者别有用意:祥林嫂第一次“扎着白头绳”是为第一个丈夫“祥林”服丧,第二次是为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带孝,祥林嫂是个寡妇,再嫁又“克死”了第二个丈夫,祥林嫂从此背上了“失节”的罪名,成了“丧风败俗”的“谬种”,从此被剥夺了做人的基本权利。作者借此肖像细节,巧妙地概括了祥林嫂“丧夫——改嫁——再丧夫——失子——被驱逐”等种种人生磨难与不幸,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并进一步预示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四、 细节描写折射人物心理。
  
  例1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孙犁《荷花淀》)(动作细节描写)
  “震动”“吮”这两个细节描写,形象地折射出水生嫂此时的复杂感情和心理流程变化: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她没料到这个时间会来得这么快!这的确使她内心震动很大,故而手指不由自主的随之震动起来。但是水生嫂到底是一个明大义、识大体的人物,她迅速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以此来平衡自己波动的情绪,她不忍心让丈夫觉察出自己的软弱,让即将离去的丈夫牵肠挂肚,显示出她的坚强性格。
  例2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鲁迅《药》)(肖像、动作细节描写)
  华大妈为康大叔“加上一个橄榄”这个细节,含蓄地点出了她对康大叔帮助买药(“人血馒头”)的感激与畏惧之情,同时,与她对众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可谓“一箭双雕”。
  
  五、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例1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鲁迅《祝福》)(环境细节描写)
  作者借助“寿”“对联”“书籍”等细节深刻地揭示出鲁四老爷陈腐没落、守旧虚伪、不学无术的性格特点,暗示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维护封建礼教的理学者。由此可见:他的“寿”是建立在穷人的痛苦和死亡的基础上的。
  例2 施耐庵《水浒传》,写李逵初见宋江,当面就大咧咧地问戴宗:“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等弄清是宋江时,又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语言细节描写)
  这里作者运用“大咧咧”“拍手”等细节活画出人物表情状态,至此,黑旋风那豪爽、直露、狂放的性格便跃然纸上。言简意赅,惜墨如金。
其他文献
《读书的艺术》    作者:《博览群书》杂志 选编  出版:九州出版社  定价:25.00元  【内容介绍】这是一本介绍读书方法的书。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法,而他们的读书方法,往往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书里所叙述的事情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则变成了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读书人语】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当然是值得阅读的书),我们立刻会被吸引进去。在这本书里,我们与那
期刊
作为一种感情动物,人是应该为之感到骄傲和庆幸的。正因为有情有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精彩和灵动。说到人的情感之丰富,那简直是不能穷举了,生活中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矢志不渝的爱情、刎颈之交的友情,文学作品中更是字字含情、篇篇有爱。既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热情,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之爱;既有“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惜别之情,也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相思之苦;既有“子在川上曰
期刊
你是否喜欢这样的场景:闲坐水边,耳边是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是小鸟在枝头清脆婉转的鸣叫,静下心来,还可以听到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落叶着地时微微的叹息……  走进自然,让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滴露珠、一片云彩,投入你的心田,带给你和谐的美感,让最动人的风景幻化成最美丽的心情,升华成最纯净的心灵。  亲近自然,心底那些真实的东西缓缓流出,世俗的欲望在自然的轻快明亮中渐渐隐匿,情感慢慢浸染上沉静与平和。
期刊
雕塑《大拇指》是法国雕塑家巴尔达契尼(1921~ )为人乐道的名作,耸立在靠近拉德芳斯大拱门的一个广场上。拉德芳斯是巴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新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与巴黎老区遥相呼应。同时,在如林的现代建筑中嵌进了名家雕塑,优美奇妙,怪异和谐,成为拉德芳斯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拇指》高达12米,重18吨,金属制作。大拇指上的每一条皱纹,指甲上每一处不规则的凸凹面都纤细毕现,十分准确。这
期刊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54年)    【诗人简介】    郑愁予1933年生于北平,祖籍河南。先后出版过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
期刊
马克思、恩格斯因潜心阅读书本和社会而写成《资本论》,徐霞客因熟读名山大川而留下名著《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因熟读历史而成就千古绝唱《史记》,蒲松龄因熟读人间冷暖,而留下传世佳作《聊斋志异》,巴尔扎克因熟读世间沧桑而写下鸿篇巨制《人间喜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的一生就是阅读的一生。让我们去认真阅读,悉心感悟,成就佳作,辉煌人生吧。    一、潜心阅读书籍,抒写真知灼见    阅读可以治愚,阅读可以
期刊
下班后,当我回家走进客厅,我那12岁的儿子抬头望着我,说“我爱你”的时候,我竟无言以对。足足有几分钟,我站在那里,打量着儿子,等着他说下去。我首先想到的是,他肯定想要我幫他做作业了,要么是求我给他点零花钱,再不然,就是他做了什么错事,要求我原谅他。  终于,我问:“你想干什么?”  他笑着跑了出去。我叫住他:“喂,到底是怎么啦?”  “没什么。”他嬉皮笑脸地说,“我们生理老师让我们对父母亲说‘我爱
期刊
一直很喜欢肖复兴的散文,也收藏了他的几本散文集子。他的散文,在平淡、自由而又节制的叙事中,散发着一种毫不媚俗的真诚、善良和爱,有如在和一个朋友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聊天。能写出这样的散文,它的作者也一定充满着智慧、仁爱和博大的胸怀。这样的文字读得多了,就产生出想走近肖复兴,走进他精神深处的念头。  一次偶然,从朋友处得到了他的电话,就试着打了过去。对于我的贸然来电,肖复兴没有拒之千里之外的冷淡,而是
期刊
精确制导武器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比例已经高达68%。伊拉克战争显示,军事武器投掷精确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科技蓬勃发展,武器装备日趋现代化。  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在这次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特意发射了6颗卫星,使日趋老化的“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精度提高(小于7米)。2003年12月21日凌晨,美国空军又成功发射一颗新的
期刊
鲁迅先生堪称一位语言大师,无论是其小说的凝练传神、含蓄隽永,还是杂文的诙谐幽默、冷峭犀利,总让人百品不厌、齿颊生香。可在阅读先生的作品时,我们又常常碰到这样一些词句,感觉奇崛反常甚至悖谬多余,如同吃了一把怪味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不妨举例谈谈。    一、 超常搭配,点石成金    ①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