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疼痛为啥常见?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疼痛是长期困扰女性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女性的器官组织和生理功能具有特殊性,和男性相比,疼痛性疾病发生的种类多,病情也更为复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功能的衰退,一些疼痛性疾病会加重,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会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甚至致残。
  中老年女性的疼痛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盆腔疼痛;二是骨质疏松症;三是腰背痛。至于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很多,如慢性附件炎、盆腔结核、溃疡性结肠炎、间质性膀胱炎等;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等;原因不明疼痛,比如阴部神经痛、耻骨联合痛、骶髂关节痛、骶尾痛等。
  还有就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老年人群的“静悄悄的流行病”。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50%,女性多于男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1.3亿,骨质疏松症患者为9D00万。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之一即是有全身性骨痛,骨量丢失12%时即可出现。另外,慢性腰背痛的威胁。中老年女性除了脊柱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的因素外,由于内分泌和代谢变化,特别是绝经期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生理性紊乱,在原先慢性腰背部劳损的基础上,易形成老年性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据统计,60岁以上者慢性腰背痛的发病率为92.4%。严重者会演变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最终发展为退变型腰椎管狭窄症和脊椎滑脱症。
  那么,为什么女性疼痛比男性更为常见呢?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许多研究者支持男女的基因决定了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女性就是比男性更为敏感。蒙特利尔麦基大学疼痛起源实验室的主管蒙吉尔博士发现了第一个和调节女性疼痛极限有关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对男性关于疼痛的感觉则没有影响。况且女性的受暗示敏感性要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点,也是女性在对待疼痛时表现千差万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研究发现,疼痛发生时,如果环境中声音甚至气味不同,都会显著地影响疼痛的心理感觉。同样的伤痛,呼吸着香气的人更容易情绪乐观,感觉到疼痛水平低。女性比男性更为感性,也更容易在认知背景上强化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即使同样的疼痛,由于发生地不同,对于同一位女性而言,其疼痛感受也会大相径庭。还有,看到别人遭受痛苦时,人们通常都会产生同情心,感同身受。这种现象称为共情,这种共情有深刻的中枢机制,而共情的心理也无疑女性更易产生。
  另外,从生理上说,女性对疼痛的感觉更为敏锐,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更为能忍耐。研究发现,男女对疼痛经历不仅数量不同,而且质量不同。女性在经期中止痛系统更为活跃,对疼痛的反应也不像平时那么强烈。换句话说,男女大脑中对疼痛感觉反应使用的神经元不同。一些止痛药对男女的药效不同也可以解释这种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办公室的女白领在办公桌前往往一坐就是几小时乃至一整天,手机、电脑、空调以及不良坐姿等引起的肌肉劳损、脊椎退化、椎间盘突出等,很容易引发”颈肩腰背痛”。
  当然,从后天环境和教育等方面来看,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中,男性往往“有痛不能叫”,否则就是“男子汉‘大豆腐’”,而女性在面对疼痛时有了更为自由的表达空间,即使在小疼痛上有较为夸张的表达,也是在文化背景中被宽容和默许的,甚至常常会由此激发起男性“怜香惜玉”的保护欲,而这样的正性反馈无疑又会助长女性的疼痛表达。
其他文献
每种降糖药物都各有特点,每位患者病情也千差万别,在具体用药时,一定要对两者充分加以考虑,从而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记住:对糖尿病病人而言,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适合”的药物。    糖尿病友自从患病那天起,就意味着今后要与降糖药终生相伴,而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对患者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降糖药物的品种非常之多,如何正确选择就成了摆在广大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知道,每一类药物的特
一幅真正的绘画艺术作品能感动观众的不仅仅是作品中完美的构图、漂亮的色彩、生动的技法等诸要素,更主要是作品中体现出那种气韵及艺术形象(人物)的神韵。
一、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把广场儿童剧推向市场的?要说这个问题,还得从日本小熊座儿童剧团来沪演出给我们的启发谈起.1998年5月份,日本小熊座儿童剧团来沪演出,受中国对外文化
CM长短桩复合地基由刚性桩、半刚性桩、天然地基土和褥垫层组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充分发挥桩间土、刚性桩和半刚性桩三者的潜能。理论和实践均表明:CM长短桩复合地基可以有效
乐器也可说是人嗓和肢体的延伸,通过音乐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乐器是人类最早在原始时期已拥有的文明财富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乐器越来越受重视并不断发展。
摘要:  葡萄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壮年视力的免疫性眼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使眼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临床上利用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发现具有明显减少复发、减少激素副作用、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盲率等优势。2010年3月-2014年1月,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前葡萄膜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治疗; 前葡萄膜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
井陉拉花作为河北民间舞蹈的主要舞种深受大众喜爱,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有很强的故事性。由石家庄市艺校学生表演的舞蹈《走山梁》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声嘹亮的鸡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