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亲近,越任性?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同一件事,对陌生人可能会彬彬有礼,对亲人却任性无礼;同样一句话,对陌生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讲出来,对好友却变得歇斯底里。面对至亲至爱的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心平气和?
  角色与界限
  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形成了彼此的角色,这些角色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朋友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所有角色都有各自的领地,各司其职,每个人守住自己的疆域,人际关系才能稳定和谐。
  现实中常常出现越界行为,尤其在咱们这个特别重视人情的国家。家人、朋友常常以“为你好”的名义,侵犯私领域。比如假期回家,七大姑八大婆都会关心你的个人生活,结婚了没有,什么时候生娃等,关乎个人选择的私生活都要遭遇统一标准的检阅。比如剩男剩女,本就被同辈压力与父母催逼弄得心烦气躁,再加一万个委屈,此时此刻,若是亲戚朋友再来一番语重心长——“你要抓紧啊”、“不要太挑剔”,很容易让人恼羞成怒。私领域被侵犯,没人询问你的内心感受,你是否选择独身,你的情感路途有没有遭遇困境,这些一概不问,就把他们认为好的样本强加于人,类似的越界行为,最容易摧毁一个人的耐心,罪错感、失败感加之不懂得夺回自己的界限,会让人在重压之下失去情绪管理的能力。
  反之,我们自己也会越界。当你想进入他人的私领域,了解他的个人生活并深入沟通时,首先要做的是,询问并征得同意。现实中,我们缺少这样的意识,因为亲人、朋友关系亲近,我们就模糊了界限,失去尊重之心,连深入了解的耐心都没有,就单刀直入地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常常是我们教给他的,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界限,就容易遭遇越界。
  应对策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他人的私领域和价值体系,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再密切,他们也不是你的连体兄妹,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不对他人的言行随意评判,同时也要建立自己的界限,当别人越界时,策略地表达,守住自己的疆界,耐心一点,将恼怒换成修养。
  期待与责任
  对亲人更没耐心,更易发火,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亲人的期待过高。
  一个人对我们的好,容易被当成习惯,亲人、好友之间尤其如此。我们总认为,他们应该时刻理解并支持我们,父母会给予无私的关爱,朋友会给予无时无刻的包容。一旦不能如愿,我们就会感到背叛,“别人不能理解也就算了,为什么连你都不理解我?”“其他人不赞成我的决定无所谓,可是为什么你也不懂我?”过高的心理期待导致落差时,会带来情绪的较大波动,连向对方详细解释的耐心也失去了,委屈、发怒更是常有之事。
  一般来说,的确是越亲近的人越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然而我们常常忘却的是——没有人理应为我们做什么,期待他们对所有事情都能充分理解,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始终承担起人生方方面面的人,只能是我们自己,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都是锦上添花之事,不是应得。
  亲人对我们的期望过高也是导致冲突的导火索之一。得到身边人的信任与认可,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亲人尤其是父母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我们都觉得必须做到,一旦做不到就会感到压力,当压力遭遇逼迫与指责,会产生不被体谅的委屈和失望,人更容易发火。“你难道不知道,我已经很努力了么?”
  应对策略:对自己负责。
  永远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遇到困难,首先由自己承担,对亲近的人没有过高期待,心态就会平和。同时,也不要过分背负亲人的期待,满足他们的愿望只能尽力而为,时刻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他人的期待丢掉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梦想。
  “我对你好,你就该对我好”
  心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叫“黄金法则”:像希望他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他。也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条法则是不可逆的,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常常反用,认为“我怎么对你,你就应该怎么对我”,也就是使用了“反黄金法则”。
  对待亲人好友时,使用“反黄金法则”极为常见。“我一向都很尊重他,他说什么我都尽量理解,做什么我都愿意支持他的决定,可他总是给我很多建议,想改变我的想法。”“我对他那么体贴,处处为他着想,可他常常只顾自己,没有像我对他那样,我很不平衡。”这两个发生在朋友和恋人之间的案例,就是典型的“反黄金法则”。我对你理解包容,你也应该这样对我,我处处为你着想,你也应该对我体贴入微。
  事实上,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不同,如果有一个事先预设——你应该那样对待我,收获的很可能是失望。他没有表达支持的时候,也许是为了给你提供另一个选项,他没有时时刻刻想你所想,可能是用其他的方式表达爱,当我们放下内心预设,才能看到真实的对方,感受到真实的亲情和友情。
  应对策略:放下预设。
  对待亲人、好友,也要放下心中的预设,不强求对方用一样的方式待你,试着去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感受不一样的温情表达,常怀感恩之心。
  (豆瓣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其他文献
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船王”陈顺通将“顺丰”、“新太平”两艘轮船租借给一家日本公司,轮船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神秘消失。此后,陈家四代人耗尽心血,相继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提起诉讼。2014年4月19日,事隔七十七年后,船王的曾孙陈中威终于打赢了这场跨国官司。  爱国船王,向日方索船  189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陈顺通,14岁闯荡上海滩,由见习水手成长为船长,一直到国民船运公司经理,为北伐军暗中运
期刊
出国前,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只有可怜的1%~2%?在北美转悠了多年后,我渐渐得到了答案:除了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行业垄断。  他高价,就不准你低价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有百年历史了,整个系统老化,车辆设备陈旧,线路经常出问题。由于机车老化,进站出站时的轰鸣声简直有些震耳欲聋。  民众盼了好多年,终于在2010年出现了一线生机。市政府准备资助
期刊
推出免费午餐  2011年2月26日,邓飞以“天涯社区2010年度记者”的身份参加了天涯社区的年会。当晚,在高档酒店就餐时,邓飞发现邻座一个叫晓玉的支教女老师,举着筷子半天没动手夹菜,眼里还泛着泪花。  邓飞禁不住侧头悄声问了一句:“晓玉老师,你怎么了?”晓玉说:“邓记者,你可能不相信,我的学生们都没有午餐,他们有的用塑料袋从家里带点饭菜过来,到了中午就冷了;有的因为家里穷,或是早上来不及做,中午
期刊
小保姆情窦初开  季承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高级工程师,季承的妻子叫马晓琴,小他四十岁。因为家境贫寒,1992年春节刚过,初中毕业的马晓琴就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那年3月,马晓琴怯生生地站在崇文区人才劳动市场,这时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来到她面前,问她愿不愿到北大去做保姆,一听“北大”二字,马晓琴连工资都没问就点头答应。这个小伙子叫何巍,是季羡林的外孙。  当马晓琴走进北大朗润园季家
期刊
妻子的烦恼:管家婆的角色可真累  当初和刘立达结婚时,很多人都反对,有人说我配不上他,因为我比他大三岁,而他是电视台记者,性格开朗,长相英俊;也有人说他配不上我,我是硕士生,单位好,为人处世成熟、稳重、周到,而他办事粗心、马虎,简直就是一个愣头青。都说婚姻如鞋子,好不好看别人评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相信,我们之间的爱能战胜年龄、学历、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  我的工作比较有规律,每天下班后就回
期刊
上海解放军411医院全军口腔中心张庆福博士突发奇想,他要用3D打印技术,为患有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女病人私人定制一块下颌骨。3D打印下颌骨,这在国内医学史上绝无仅有,他能成功吗?打印出来的下颌骨能用吗?  小牙疼成了大问题  2014年元旦刚过,刚从解放军411医院口腔中心出院的王亚芳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丈夫胡东海看着她,异常激动:“我很久没见你笑过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好看。”丈夫
期刊
再逢拆迁,贤慧儿媳阵前受命  八年前,出身农村的陈素娟经人介绍,嫁给浙江省永嘉县江北街道新桥村的王光平。王光平比她小三岁,是王家的大儿子,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但服药后与常人无异。  陈素娟觉得这不影响自己曲线突围多年才成为城里人的人生目标,因此十分珍惜这段婚姻。她从不刺激王光平,力尽所能地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公公和婆婆张淑珍见陈素娟如此贤惠,也非常疼她。这让陈素娟感到十分安慰,觉得自己苦点累点也无所
期刊
电影《弗里达》里的主人翁弗里达是墨西哥著名画家,人像色彩一样强烈,月黑风高;《罗马假日》里的安公主,人像一轮皓月,月白风清。  这是做女人的两种极致,都好。我一向认为做女人不妨纯粹些,某一种类型做到极致便成为一种好,左右逢源到底不可爱。  《弗里达》里色彩和生命的热度让人震憾。弗里达的眉毛、眼神、纯正红色服装、夸张的耳环,一切都在宣告着不一样。她是吼叫般活着,让人不禁想起了《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对于
期刊
那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时候,母亲包了歌剧团中所有的女主角,风头足极了,一匹黑缎子样的长发,被她编成这样,弄成那样,什么佩饰都不用,却冠冕似的华丽。十八岁的母亲,眼睛骄傲天真,却有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一天她忽然对他说:“你有许多抄不完的稿子?”  他那时是歌剧团的副团长,在乐队拉几弓小提琴,或者去画两笔舞台布景。有时来了外国人,他还凑合着做做翻译,但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写书的小说家。他看着
期刊
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过“扬州瘦马”的故事。“瘦马”不是马,而是贫困人家的幼女,因为羸弱,所以“瘦”;因为任人欺凌,所以是“马”。她们被买来不过十几贯钱,调习之后,再以成百上千的价格卖往全国各地。  张岱所写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几百年。如今,在我们的认知里,全世界的女人已经获得“解放”,不会被随意买卖,有了婚姻自由,有了受教育和选举的权利。“瘦马”的时代,被贴上了“封建”的标签封存起来,做一笔勾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