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HIV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2 ml/d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升血小板胶囊治疗(1.8 g/
【机 构】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血液风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HIV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2 ml/d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升血小板胶囊治疗(1.8 g/次,3次/d口服),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2%(37/41)和87.8%(36/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6%(6/41)]明显低于对照组[51.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1)。
结论升血小板胶囊与白细胞介素11治疗HIV感染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升血小板胶囊治疗对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效果可能更佳,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更少,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其他文献
历经风雨和磨难的中华内科杂志迎来了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华内科杂志始终站在我国内科学领域的前沿,反映当前国际内科学的进展以及我国内科学术领域的学术成就,指导我国内科各领域的临床与研究工作。现仅从呼吸疾病专业角度谈谈感受。
目的建立体外循环致急性肾损伤(AKI)模型,研究全流量体外循环对SD大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体外循环组及假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组大鼠麻醉诱导后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于腹侧尾动脉及右侧颈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和引流通道。体外循环管道包括静脉贮血器、蠕动泵、流量探测器及膜氧合器。体外循环流量维持在大鼠正常心输出量水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不良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在输注干细胞后60 d,观察组采用复方皂矾丸治疗2周,对照组未应用复方皂矾丸及其他辅助升血药物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及新发感染发
重新浏览创刊50年的中华内科杂志,翻阅职业病的文献,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激情。职业病学界这披荆斩棘、不断进取的50年,实在和中华内科杂志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闪烁“杂志”无私支持指导的光彩。
智能技术与各学科存在紧密的联系,常使用的包含人工智能、计算机等,而有效应用智能技术,可以为各类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可靠地保障.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作效率会在不同程
由于出院病案不能及时回收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实效性和有效利用。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增加病案回收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促使医师积极主动的提交出院病案。系统每天自动
正籍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包括科技期刊在内的信息产业迈步崛起、信息资源建设与日俱增之时,更逢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的大好机遇,中华内科杂志迎来了她的创刊50周年。我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中华内科杂志在“文革”后复刊的一届编辑部负责人,百感交集。我高兴地愿与广大读者、作者和编者分享她50年来编辑出版工作所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愉悦,并真诚地对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该主要的方式之一.而热控调
1 临床资料 病人社会性别男性 ,2 7岁 ,因双侧乳房发育、性别不明已 15年 ,于 1999年 5月 2 0日入院。病人出生后父母即发现其外生殖器畸形 ,3岁时曾在医院行屈曲阴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