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特点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猕猴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 建立猕猴皮肤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模型(供、受者各3只).检测3只受者皮肤移植预致敏前、后及肾移植后血清内供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并在发生排斥反应时对移植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补体、抗体的沉积及各类型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病理学分析.结果 3只受者均发生了加速性排斥反应.其中2只受者在预致敏后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明显增加,对供者的淋巴毒反应明显升高;肾移植后受者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及针对供者的淋巴毒进一步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排斥反应的移植肾内有明显的动脉坏死、血栓形成、间质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染色显示移植肾内有大量的补体、抗体沉积(主要为IgG),而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浸润少见.另1只受者体内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及对供者淋巴毒反应的升高程度不如前2只明显,病理学变化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结论 皮肤移植预致敏可以诱导受者产生程度不等的预存抗体,导致大多数移植肾在术后早期发牛主要南抗体和补体介导的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患者,女,43岁,因进行性声嘶1周伴咳嗽、咽喉痛,体温37~39℃,于2007年6月17日来院就诊。患者近3个月来因反复咽部不适,间歇性使用阿莫西林、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既往史、个人史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5%CI∶1.44~3.50).结论 强体力活动、生气、悲伤、激动、感染是IVT的危险因素.病例交叉研究能有效地识别,并揭示其作用强度.
目的 调查就诊于老年科的老年人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1个城市医院老年科2125例60岁及以上的就诊老年人进行横断而流行
目的 比较大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吻合愈合的能力,为临床行结肠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右半结肠端端吻合,B
患者,男,27岁。因被刀刺伤,右腰背部疼痛、出血伴心悸气短1 h入院。患者诉右胸部及腹部疼痛,伴心悸气短,留置导尿管有淡血性尿液。体检:神智清,面色苍白,血压80/50 mmg(1 mm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纵隔起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收治的36例原发于纵隔的NHL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诊断、
嗓音疾病患者行电子喉镜检查,观察声带运动情况,是目前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通常需进行鼻腔、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这种检查手段是否对声带运动产生影响,嗓音的声学
强Th1型应答为主,对Th2型应答无明显影响.
目的 探讨我国首例白介素7受体α(IL-7Rα)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患儿为男性,5月龄,生后15 d开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伴卡介苗接种处破溃、流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