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β-内啡肽(β-EP)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1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β-EP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即使达到临床治愈时,β-EP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发病前有诱因者较无诱因者β-EP水平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皮损瘙痒的强度与血浆β-EP水平之间呈显着负相关。结论:β-EP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其分泌既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又受皮损内炎症反应的影响,β-EP水平与皮损内炎症反应之间可能互为因果。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银屑病患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我们采用免疫定量法、酯法及三唑法分别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B-100及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载脂蛋白A-Ⅰ和甘油三酯正常,载脂蛋白B-100和胆固醇升高(P均<0.05),且二者呈显着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A-Ⅰ/B-100比值降低(P<0.05),且与胆固醇呈
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儿童受沙眼衣原体感染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的6例报道如下.
将10年来我院临床初诊疑诊为疱疹样皮炎的78例患者进一步作病理、免疫病理或免疫印迹检查发现,最后确诊疱疹样皮炎2例(占2.6%)、疱疹样天疱疮32例(41.0%)、线形IgA大疱病14例(18.0%)、类天疱疮12例(15.4%)、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1例(1.3%),有17例(21.8%)尚未确诊.2例疱疹样皮炎均为男性,分别为27、29岁,无明显谷胶过敏性肠病史,对氨苯砜治疗有效.上述结果提示
为了测定人体感染淋球菌后的局部体液免疫反应.我们从15例无并发症的男性淋病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正常人对照中收集精液标本,经硫酸胺沉淀法纯化抗体后,用免疫印迹实验技术测定其对同一患者分离得到的淋球菌的外膜蛋白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精液中的抗体在急性期与淋球菌外膜蛋白抗原起反应的量多于恢复期,在同一标本IgA型抗体量也多于IgG型抗体.主要的反应抗原是PI、PI、46000~48000、14000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微量元素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探讨银屑病的发生与硒之间的关系,对4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硒水平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60例SLE患者血小板自发聚集率和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聚集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尤以活动期、伴肾损害和补体下降者为甚.血小板自发聚集率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呈正相关,提示其可作为SLE患者高凝状态的观察指标之一.茶黄烷醇类物质能抑制各种诱导剂诱导的SLE患者血小板的聚集,且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并能提高聚集后血浆环磷酸腺苷水平,提示茶黄烷醇类物质可能作用于前列腺素代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化学和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脂类过氧化物与疾病的关系已被人们广泛重视.人血清中的水溶性荧光物质(water-soluble fluorescent substances,WSFS)是一些脂类过氧化物降解产物和血清蛋白质的结合物,可作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指标[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8,11:44].我们用荧光光谱法对皮肤科门诊包括银屑病、皮炎湿疹及玫瑰糠疹共110例患者进行了WSF
在感染性疾病中,淋巴因子与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为了解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淋巴因子对多种刺激原的动态变化反应情况,以便进一步弄清HIV感染的病理变化机制,我们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RT-PCR),对经植物血凝素(PHA)、商陆致丝裂素(PWM)、念珠菌蛋白(candidin)、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和重组白介素2(rIL2)刺激后的HIV感染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