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艺术在河南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旅艺术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河南乡村文旅紧抓发展机遇,发挥中原文化资源优势、黄河流域地理风貌优势,在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使传统文艺、现代文艺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打造文化艺术村、网红乡村、黄河风景乡村、文化产业等,让文旅艺术风景变成乡村振兴和农民富裕的“钱景”,让艺术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践应用。
  关键词:文旅藝术;原始风貌;地域特色;乡村振兴;新媒体
  一、河南乡村文旅艺术发展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河南是农业大省,传统乡村文化传承至今,人们遵循着传统的手工技艺、生活样式以及民俗文化,还有部分村落至今保持着原始风貌。但也因为以农业为主,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河南经济发展稍显落后。发展乡村经济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而艺术极具渲染力的表现形式,就成了发展乡村文旅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它可以使传统与经济发展连接在一起并相互融合,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目前市场开发的乡村旅游模式及产品,多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和游览观光为主,极度缺乏文化内涵,存在严重的同质化、产品匮乏等问题,带给游客的感觉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激不起半点涟漪,体验感较差、重游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加入与修饰变得必不可少;只有引入艺术的活水,才能为这潭死水带来别样的生机。艺术的加入与艺术的展现,再加上如今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开发文化旅游不仅能极大地改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同时也能繁荣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用艺术改变乡村,塑造理想中的乡村风貌,不仅可以唤醒乡村文化的振兴,还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河南乡村文旅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一)河南乡村文旅中文化艺术展现较少,游客回流率较低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共有近5万个村庄,其乡村古迹、文遗等大部分保存良好,各项设施也较为齐全。但乡村旅游多是以魅力乡村、休闲观光、农家乐的模式在运行,缺少相对的艺术气息,乡村旅游的意义多在于体验农村生活,其他的表现就不怎么突出了,缺少了文化及艺术的体现,回流率也就相对较低。
  (二)河南乡村文旅受诸多因素影响,发展参差不齐
  乡村文旅发展受多个影响因素,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以及个体因素等。首先,市场需求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根本,也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基础、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才能不走弯路,直奔主题发展经济。其次,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对文旅艺术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只有正确解读政策,明白国家的政策导向,才能更好地乘上这股东风,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扶摇直上。最后,严重缺乏热爱农耕文化并能守望乡村的人才。乡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占比较高,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也间接造成了乡村发展缓慢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对乡村文化和旅游的认识肤浅,乡村建设各方面发展跟不上,无法第一时间将新事物引入并用于乡村文旅融合,反过来,也就无法吸引现在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
  (三)艺术和乡村整体环境融合度较低
  乡村振兴最终是以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而这个目标如何在艺术的渲染下达到理想状态就成了问题所在。艺术欣赏的门槛很高,直接让大众以高端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去接受较困难。这里需要的艺术是那种简单易懂、一看就明白的那种,不能说这样的就不算艺术,能被大众认同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毕竟大众的品位是直观的。如果一味追求高深艺术,那么很可能不会被大众接受。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更加接地气,结合当地文化,把风俗轶事融入到乡村文化中,建设诗意田园的生活环境,运用艺术手段将其展现出来,使人们更容易从心灵上产生共鸣,达到内心认同。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与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打造乡村世外桃源、网红打卡、文旅艺术等标识,建立当地文旅IP,规划相关流水产业,传播保护当地文化,让乡村与文旅艺术融合发展。
  三、文旅艺术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打造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产品
  打造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真正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然而不管是发展什么,都离不开人才,乡村文旅艺术想要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作用,关键还是在人,不管是艺术融入还是艺术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才能运行。目前河南省乃至全国乡村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该类人员的机构管理极不规范,从长远来看,势必会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所以乡村文旅发展需要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配置问题。
  (二)还原与传承乡村固有的原始风貌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原始风貌的乡村逐渐充满现代气息。虽然生活与环境更加优越,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却也失去了原汁原味的乡村感与记忆中的味道。在大众化以及普遍性的情况下,有着艺术气息的传统乡村作为稀缺资源必将受到追寻记忆的一众追捧。运用艺术将乡村改造还原成大家所需要的点,来带动周边产品的面,比如进入村落不得携带过多的现代化设备;村落配套设施除基本的网络与电光设备外,不再提供其他科技产品;加入风靡一时的快乐农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田地,自己动手播种施肥照顾作物;远离城市喧嚣与高强度的压力,体验乡村的劳作与慢节奏,在这个小桥流水、桃花朵朵的地方,饮茶垂钓、下棋聊天等。再加上运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尽可能呈现出一幅难能可贵的世外桃源画面。
  (三)重点提升乡村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要出台乡村文旅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文旅发展环境,提升乡村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便于服务来往人员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宣传。做好科学规划,利用自身优势以及闪光点,整合优化互联网,汇聚当地及周边的网红、知名自媒体、网络平台等新媒体资源。
  (四)借助新媒体渠道宣传美丽乡村
  从自媒体、金融、旅游、娱乐等方面培育优秀的乡村文旅集体或企业,用艺术的理念发展文旅。就如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神笔马亮》中所呈现的东北山村,利用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性,传播乡村文化,触发经济,形成巨大的“蝴蝶效应”,将其打造成一个游客打卡的网红乡村。
  (五)组建优秀的专业团队打造美丽乡村
  河南特色乡村的发展非常迅速,有很多特色乡村发展得红红火火,但也有很多特色乡村出现萧条和没落,比如濮阳市的班家小镇,目前已是门可罗雀。如何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这就需要专业优秀的团队去进行开拓与保障,从乡村文旅发展的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好预案,挖掘商机。
  四、结 语
  文化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河南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与艺术的相互融合。大力推进文旅艺术发展,创作出具有地域性、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观赏性等特点的融合体,将乡村文化艺术资源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拓进取变革尝试,探索实践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致富道路。
  参考文献:
  [1]沈渝德.艺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研究.乡村科技.2019(2).
  [2]李祥林.兴村振兴与乡村艺术.[J].社会科学家.2018(8).
  [3]杨冉冉.文化创意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优化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21(1).
  [4]赵美川.视觉艺术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7).
  [5]赵克让.新形势下河南省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6).
  [6]薛淞,元姚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赋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J].现代园艺.2021(3).
  [7]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21年度立项课题“用艺术助推河南乡村文旅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SKL-74)
   (作者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乡村建设)
其他文献
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我国对农村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按照国务院部署,今年起,农村低保制度将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对于广大农村贫困人口来说,他们的生活有了“兜底”保障。在看到低保制度给农民带来切实好处的同时,应该看到,不少地区还存在着保障比例“一刀切”、资金配套少、工作人员缺、发放问题多等问题。 
期刊
司法部:发布司法鉴定“新程序”  司法部日前发布消息称,为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司法部发布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自2007年lO月1日起施行。这是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又一大举措。  据了解,2001年司法部制定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已试行6年,存在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一致和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重新制定《通则》,其
期刊
摘 要: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过去工作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会。党代会关于农村思想的相关论述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发展方向的总体把握。总结中共八大以来历次党代会关于农村思想的论述,发现历次党代会文本中农村工作发展贯穿着一条主线、一个重点、一个改革和一个转变。  关键词:党代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  一、发展历程  7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的历史时
期刊
摘 要: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其耕地“非粮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粮食主产区整体的“非粮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通过对13个省份“非粮化”现状、趋势及流转耕地“非粮化”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各省之间存在严重分化。对总体“非粮化”程度较高、“非粮化”呈逐年上升趋势及流转耕地“非粮化”倾向明显的省份,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从解决种粮经济效益过低
期刊
摘 要: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支柱。支持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本文提出鼓励返乡入乡人员创业长效机制: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坚持创新驱动,产创联动;优化创业服务,提高培训质量;强化组织保障。建议从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创新金融保险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及制度保障。  关键词:返乡入乡人员;产业振兴;创业;长效机制  目前,乡村振兴成为解决“三农
期刊
摘 要:在乡村振兴政策影响下,广大农村地区纷纷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规划,极力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应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传统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群众;共同富裕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费改税后村级固定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波动,整体呈现出持续下滑的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发展壮大
期刊
摘 要: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十分必要。全体党员必须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高度重视,因为农村党支部是我们党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农村党员干部直接和基层一线农民打交道,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农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历史既可以总结经验
期刊
摘 要: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社区基层党组织在抗疫一线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面对更具传染性和危害性的变异毒株开始在全球蔓延传播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眼下亟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常态化防控;社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作为党在基层的坚实组织根基和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基层党组织身处疫情防控“一线”,担负着凝聚人心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曾经是个贫困村,2019年入选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村庄后,坚持党建引领,深挖人文优势,找到自身“闪光点”,内外兼修,逆袭成京津地区网红文化旅游村。笔者深入实地调研,探寻创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村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肌理;在地文化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迈入新的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村因势利导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与引导农业特色产业,既是乡村脱贫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本文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概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措施,探究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