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每天都要在园中进餐,管理好幼儿的每一顿饭,让他们吃得好有很大的学问。正确组织幼儿进餐,保证按时按量供应幼儿饭菜,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发育。
关键词:幼儿;安静;愉快;就餐环境
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园中愉快地进餐,一直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探讨的问题。为幼儿创造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有利于在幼儿用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文明卫生的习惯。
一、餐前
1.整齐地排队,使用肥皂洗手
在每日进餐前10分钟开始餐前准备。首先,使用配制好的擦桌子的消毒液完成“清—消—清”三部曲,对餐桌进行清洁。与此同时,一位教师在班内组织纪律,另一位教师则站在水池旁提醒幼儿用肥皂洗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他们也能排好队,自己把袖管卷起,一个接着一个用肥皂洗手,洗手之后擦干净,然后进入活动室。
2.组织游戏活动,等待就餐
一般在幼儿分组进盥洗室洗手时,活动室的教师就会组织幼儿玩“邮递员送信”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督促幼儿安静地等待。
记得刚开学的一次餐前游戏,辰悦扮演“邮递员”送信。这时班里的纪律有些乱,有的幼儿从盥洗室跑出来,有的幼儿在交头接耳,有的幼儿则在桌子底下用脚踢来踢去,辰悦说了一句话:“我要送给坐得端正的同学!”这句话刚说完,全班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准备要加入这个游戏。整个餐前的等待环节就在有序的游戏中进行。
3.有礼貌,感恩食堂工作人员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霸道的幼儿,他们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天食堂工作人员把饭菜端到班里时,肯定能听到幼儿用甜甜的声音叫一声:“叔叔好!谢谢叔叔!”食堂叔叔也会开心地回答:“你们好!今天说得很整齐,不错啊,100分!”这时,班里的幼儿都很开心。当工作人员离开活动室时总是会挥挥手,幼儿也会异口同声地说:“叔叔再见!”
二、餐中
1.幼儿
幼儿在就餐时,要做到正确使用筷子,不交头接耳,自己吃自己的饭菜。刚开始时,经常出现幼儿不小心把饭泼到桌上的事情,教师会帮助幼儿清理桌子。渐渐地,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手部肌肉也变灵活了,这样的现象出现的频率会由一个礼拜一次缩短为一个月一次。
2.教师
在幼儿就餐时,教师要来回巡视,提醒幼儿“一口菜、一口饭”“不要吃得太快,嘴里东西吃完之后再吃第二口”。或者鼓励幼儿:“加油,今天你们真棒!”“悦悦最近很好,饭碗旁边的米粒没有了!”在教师一声声提醒与鼓励之中,幼儿吃饭安静有序。通过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每一餐饭幼儿都能又快又好地吃完,保持桌面及地面的整洁,就餐时纪律良好。
三、餐后
1.清洁用餐环境
每天幼儿吃完饭之后,都会引导他们自己检查一下碗里、桌上、地上是否有米粒。假如有的话,就指导他们自己清理干净。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把大碗、小碗、筷子放入相应的清洗处。
这样,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漱口、擦嘴巴
幼儿把餐具放好之后,会先进盥洗室进行漱口,然后再擦嘴巴。教师给了幼儿一个好方法,把毛巾对折,在嘴上擦三下再对折,然后把手帕放到桌子上。这样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手帕就一個堆着一个,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了。
3.安静地阅读
安静有序地完成漱口、擦嘴等环节,要进行餐后阅读。阅读的书籍可以是幼儿自带的,也可以是幼儿园提供的。教师引导幼儿在小椅子上安静地坐着阅读,餐后幼儿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安静的阅读有助于幼儿消化,也能帮助幼儿仔细体会书本带来的乐趣。
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愉快的就餐环境,正确组织幼儿进餐,保证按时按量供应幼儿饭菜,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对幼儿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要求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安静;愉快;就餐环境
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园中愉快地进餐,一直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探讨的问题。为幼儿创造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有利于在幼儿用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文明卫生的习惯。
一、餐前
1.整齐地排队,使用肥皂洗手
在每日进餐前10分钟开始餐前准备。首先,使用配制好的擦桌子的消毒液完成“清—消—清”三部曲,对餐桌进行清洁。与此同时,一位教师在班内组织纪律,另一位教师则站在水池旁提醒幼儿用肥皂洗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他们也能排好队,自己把袖管卷起,一个接着一个用肥皂洗手,洗手之后擦干净,然后进入活动室。
2.组织游戏活动,等待就餐
一般在幼儿分组进盥洗室洗手时,活动室的教师就会组织幼儿玩“邮递员送信”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督促幼儿安静地等待。
记得刚开学的一次餐前游戏,辰悦扮演“邮递员”送信。这时班里的纪律有些乱,有的幼儿从盥洗室跑出来,有的幼儿在交头接耳,有的幼儿则在桌子底下用脚踢来踢去,辰悦说了一句话:“我要送给坐得端正的同学!”这句话刚说完,全班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准备要加入这个游戏。整个餐前的等待环节就在有序的游戏中进行。
3.有礼貌,感恩食堂工作人员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霸道的幼儿,他们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天食堂工作人员把饭菜端到班里时,肯定能听到幼儿用甜甜的声音叫一声:“叔叔好!谢谢叔叔!”食堂叔叔也会开心地回答:“你们好!今天说得很整齐,不错啊,100分!”这时,班里的幼儿都很开心。当工作人员离开活动室时总是会挥挥手,幼儿也会异口同声地说:“叔叔再见!”
二、餐中
1.幼儿
幼儿在就餐时,要做到正确使用筷子,不交头接耳,自己吃自己的饭菜。刚开始时,经常出现幼儿不小心把饭泼到桌上的事情,教师会帮助幼儿清理桌子。渐渐地,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手部肌肉也变灵活了,这样的现象出现的频率会由一个礼拜一次缩短为一个月一次。
2.教师
在幼儿就餐时,教师要来回巡视,提醒幼儿“一口菜、一口饭”“不要吃得太快,嘴里东西吃完之后再吃第二口”。或者鼓励幼儿:“加油,今天你们真棒!”“悦悦最近很好,饭碗旁边的米粒没有了!”在教师一声声提醒与鼓励之中,幼儿吃饭安静有序。通过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每一餐饭幼儿都能又快又好地吃完,保持桌面及地面的整洁,就餐时纪律良好。
三、餐后
1.清洁用餐环境
每天幼儿吃完饭之后,都会引导他们自己检查一下碗里、桌上、地上是否有米粒。假如有的话,就指导他们自己清理干净。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把大碗、小碗、筷子放入相应的清洗处。
这样,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漱口、擦嘴巴
幼儿把餐具放好之后,会先进盥洗室进行漱口,然后再擦嘴巴。教师给了幼儿一个好方法,把毛巾对折,在嘴上擦三下再对折,然后把手帕放到桌子上。这样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手帕就一個堆着一个,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了。
3.安静地阅读
安静有序地完成漱口、擦嘴等环节,要进行餐后阅读。阅读的书籍可以是幼儿自带的,也可以是幼儿园提供的。教师引导幼儿在小椅子上安静地坐着阅读,餐后幼儿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安静的阅读有助于幼儿消化,也能帮助幼儿仔细体会书本带来的乐趣。
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愉快的就餐环境,正确组织幼儿进餐,保证按时按量供应幼儿饭菜,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对幼儿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要求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