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年级学生小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中原商报·科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小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小古文;阅读;问题
  1 小古文教学的意义
  通过小古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与古代圣贤进行对话,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而且使他们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小古文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审美情趣的培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古文中大量的成语保留至今。背诵小古文时,学生不自觉地就积累了成语及典故。比如,提倡“唯陈言之务去”的韩愈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如:俯首帖耳、兼收并蓄、含英咀华等。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成语,既能使语言言简意赅,又能锦上添花。
  2 高年级学生小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1 阅读古文时不能准确断句
  我国的文字比较高深莫测,一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一个标点符号也有它独特的作用,可以隔开字面意思,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指令,平时说话时断句做得很好,把它应用到小古文中去断句,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怎么把句子分开,阅读时很容易闹笑话,更无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其实,文言文断句考验的是高年级学生语感能力,只有培养好语感,才能正确地阅读文言文,真正感受小古文中蕴含的文化风采,方便学生们更好地阅读、更好地背诵古文[1]。
  2.2 阅读中不能准确明白意思
  学习小古文,应该了解古文文章真正表达的意思,它想传达的主流思想。但是由于小古文文章的文字比较深奥,高年级学生不能准确翻译有些偏难句子,所以在把握文章内容这一块就比较难,有些时候自己理解的方式有偏差,就偏离文章的思想,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文章的重难点,也不能准确把握小古文想表达的思想、传达的精神,对文章内容把握很难,更别说准确翻译。
  2.3 学生对阅读小古文不感兴趣
  高年级学生还需要对小古文的知识感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在看到古代散文时,他们不会感到头昏眼花,而且头脑也很开阔。许多人不喜欢小古文,甚至对此有很大的抵抗力。他们无法冷静下来,客观地评价小古文,因此对小古文的阅读甚至更糟。如今,高年级学生很难阅读小古文,因此无法继续阅读。因为小古文中表达的思想太含蓄,以至于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结果,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小古文的耐心,逐渐失去了对学习小古文的唯一兴趣。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小古文,也不能在阅读小古文方面做更好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学习小古文失去了兴趣。
  3 高年级学生小古文阅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注重诵读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小古文浓缩了汉语言的精华,节奏感强,具有韵律美和韵味美。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熟读成诵,感受小古文的节奏美,从而让孩子先从口头上亲近小古文。小古文中常常出现生僻字,它的语言组成方式又与现代文不同,因此从字音到节奏都不好把握,所以我们尝试在诵读环节中,以多种形式的读来促使孩子们形成语感。首先,教师范读。教师范读时,速度放慢,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强调停顿,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古文的朗读节奏。其次,按节奏读。教师给出全文停顿标识,告诉学生停顿的层次与方法:句号处的停顿要长一些,逗号处的停顿可以短一些,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可以再短一些。
  3.2 引导学生自主释译理解文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学生逐字逐词地译出原文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从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大体上译出原文又是必要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来很彻底,实际上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句意,而是在机械地做文字串连游戏。诚然,学生在自主翻译的过程中会有错误或曲解的地方,但如果教师点拨得当,是可以得到纠正的。只有让学生自己译,他们才会体会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3.3 古今对比,趣味引领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小古文产生兴趣了,他们便愿意推开这扇大门。因此,要把兴趣放在小学生学习古文的首位。课堂上可以通过古今对比,引导学生探究古今语言的异同,激发其兴趣,发现古文的内涵与韵味。在教学《司马光》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做的: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接触了第一篇小古文《司马光》,今天让我们继续回到古代学堂,学习这篇小古文。其实,这篇古文的内容我们在平时已经读过了,那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们瞧,一篇小古文变成了一个故事。在这个环节,先引入大家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学生一篇小古文变成了一个长长的故事,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快速地找出类似于“群儿戏于庭”这句话在故事里对应的句子。在古今对比中,学生会发现小古文语言的奇妙之处:将现代文中的长句子变成短词语,更为简练。以游戏导入,古今对比,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亲近小古文,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突破文中关键词汇的难度,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古文在表达上更加巧妙的特点。
  结束语
  巧妙借助古诗已有的学习经验,轻松转变,降低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古代语言魅力,只有学生享受小古文的学习过程,才能充分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并为今后古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飞.高年級学生小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课外语文,2019(31):55-56.
  [2]郭欢欢.阅读小古文  品析大波澜——浅谈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0(10):30-31.
  作者简介:余小云1981.1女,汉族,籍贯:福建省屏南县,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古文课内外阅读教学,邮编352301,单位:屏南县长桥中心小学
  屏南县长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她宽广的青山,宏伟的川流,孕育着上亿个子女,她是地图上屹立着的雄鸡。她就是我们的祖国母亲——中国。  祖国之所以和平,繁荣,昌盛,离不开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和建设者的贡献。他们的伟大奉献是不可磨灭的。为了深入了解英雄们的革命事迹,在国庆节我和家人前往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岗山,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一进门,一股富有时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仿佛进入了当时混乱暴动的场景中
期刊
指导老師:刘思思
期刊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午睡对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好地重视幼儿的午睡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午睡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落实了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一些问
期刊
【摘 要】: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对于高校教师,扶贫就得先“扶智”,高校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教师自我完善个体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紧密相连,还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论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并结合高校教师的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脱贫攻坚;高校教师;意义  
期刊
从前有一座鬼山,里面住着许多鬼,有大声鬼,好吃鬼,小气鬼,其他鬼都住在山上,唯独只有小气鬼住在山下。   这一天小气鬼说自己过生日了,他要请大家吃美食,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准备了贵重的礼物。   大家长途跋涉,来到了住在山下的小气鬼家,小气鬼见大家给他准备了那么多礼物,顿时眉开眼笑,他走进厨房,为大家做饭。   很快,小气鬼做好了第一道美食——鸡汤,可是这看起来只是一锅水里放了一些雞毛,
期刊
法,是我们的行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 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在家长的关怀下, 在老师的教导下、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的成长。我经常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如敲诈、抢劫、偷窃……但总觉得这些都离我很远,直到前不久,学校组织大家去剧院看了法制宣传节目后,我才明白,从小知法懂法的重要性。   其中有一个节目我印象最深:小王家境贫寒,但他刻苦
期刊
在云髻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山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还有各种果树。果树开花的时候满村飘香。山边有一条小河,流淌着从云髻山流下来甘甜的清泉,清澈透亮。云髻山的泉水是丰江的源头,她滋润着丰江两岸地千家万户。夏日孩子们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河边洗衣服。   在村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一位90多岁高龄的慈祥的老奶奶。记得我家老人说:“她出生在旧社会,也就是中国还没有解放的时候。”我们出生在21世纪,
期刊
葉世彬教师作品
期刊
初入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从熟悉的环境独立地长时间地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长时间的与依恋对象分离,不安全感笼罩着幼儿在园的每分每秒,导致孩子产生焦虑,表现出哭闹、乱跑、进食困难、午睡困难、恋物、交往困难等现象。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是终生的,孩童时期焦虑的不正当处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国家和百姓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同时,也开始普遍关注到幼儿入园焦虑的现象。幼儿园教师已经开始釆取了大量的应对措
期刊
指導老师:刘思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