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 轻松学数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关键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发现问题加深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48-0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念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教学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从生活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再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 尽管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但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却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等许多熟悉的而又模糊不清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出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易学乐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这些经验中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形式化的数学知识更具魅力,更具教育价值和感染作用。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时,我设计了参观小明房间这样一个生活情境,通过三个步骤:1.在小明的房间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2.请你帮小明收拾房间。3.你是怎样收拾整理的?从而引出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
   再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我先给学生这样一条信息: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空飞船成功发射。从这句话中你能找到哪些时间单位。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我们应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有一块长方行的花坛,现在我们要给这个花坛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1—10这些数字后,让学生在教室、学校、路上、家里找这些数字。孩子们很快会找到:我家有3口人,我今年6岁了,我经常乘坐11路车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有意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我和学生一起称了一袋食盐的重量。还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100克,面饼:9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再创造、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数学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做长方体玻璃鱼缸需要多少玻璃,做一个铁皮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涂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需要多少涂料等。这些材料的计算就必须联系生活,考虑要算多少个面;有底还是无底,一个底还是两个底的问题。这些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如,在学习左右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生活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借助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是成正比的,成功越多,期望越高,自信心也越强。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高矮时,我请同桌两人比身高,并说出比身高时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能踮脚,要抬头挺胸等。学习分子是一的分数比较大小后,让学生比较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和一个蛋糕的三分之一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么比的。学生兴趣很高,知识也在娱乐中得到巩固和应用。这样学生会觉得数学原来很简单,就是一些生活中的事。从而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生活是教学源头活水,紧密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是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学融入生活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加工改造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让我们加强生活化教学,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更多的人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段迎辉,小学一级教师,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咸阳华星小学。2006年获得咸阳市渭城区“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咸阳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10年4月获得陕西省咸阳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2013年获咸阳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同年获得陕西省小学数学教学能手称号。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通信用户越来越注重个人体验和感知。提高用户感知,改善通信网服务质量是目前移动通信网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运营商留住用户的关键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时代大潮,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载体,是加强异域交流、沟通贸易往来、改善各国关系的关键所在。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英语在科技、文化、政治交流中的应用频率随之增高,已经成为当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鉴此,加强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各院校讨论的重点话题。  【关键词】英语学习课堂活
激光雷达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最主要的应用还是目标探测和测距。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成像激光雷达扫描失真的误差分析及校正。本文介绍了
【摘要】本文以几个例题为例,介绍了二次根式运用中的几种基本题型。题型分别为:定义新运算型,提取隐含信息型,说理型。通过这些例题让同学们理解二次根式的特性,掌握求解二次根式题型的切入点。  【关键词】二次根式定义新运算型提取隐含信息型说理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47-01关于二次根式的考题,有很多重要题型,下面列举几例和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手机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及通联的重要工具,其需求量与生产量极其庞大,这使得手机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保证手机质量、外观、提高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中职教育获得了极大地成功,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中职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得益于中等职业学院在教学中广为推广的“项目教学法”。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中的运用,总结项目教学法在教育中的优势,及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项目教学中职教育计算机分
二年来,杂交水稻在莆田县连作双季稻区栽培有明显的高产优势。从现有推广种植的杂优组合看,以不育系的 V_(20)A 和珍汕97A,恢复系的 IR661、IR880较为理想。实践证明,凡是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超微量的大分子检测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自从1974年被人们发以来,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检测、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化学领域。根据 SERS的
该文研究和优化了纳米Fe0颗粒和纳米MnFeO颗粒的制备工艺,合成了各种载液的磁性液体,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它们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Fe0颗粒和
该文研制了超声辐照--挤出加工一体化装置和聚合物熔体静态超声辐照装置,对挤出过程中超声辐照对HDPE、LLDPE、mPE及HDPE/伊利石(伊利石为类似云母的片状无机填料)体系流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