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和寻求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即在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营造语言环境的基础上,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授课、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以确保良好的教学目的和过程.
【关键词】数学双语教学;藏汉应用能力;学习建议
“双语教学”是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今的数学科研工作中了解到,语言文化的不足和欠缺是国内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巨大障碍.因为数学双语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国内优秀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果不能和国外优秀工作者分享;代写数学双语论文从教学角度看,国内双语教材经过翻译后授课的时间远远落后于知识更新的周期.显而易见,双语教学对于解决这个矛盾有着重要作用.早在1995年,教育部提出要求在各州、县,以及大院校开设双语教学,并于2003年开始在各高校试着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正成为我省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学者都加入了对双语的研究和学习中.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付出,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和论述总结如下:
一、双语教学的实质、目标和模式
对双语教学的实质、目标方面,众多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双语教学的实质基本上采取藏汉出版社出版的《藏汉对照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藏汉双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藏汉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藏汉等外语,在数学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总结、学习、工作和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数学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实际上,藏汉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导向的,既要达到提高外语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分类中,教学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差异,但是教学目的方法几乎一致.目前双语教学基本可以被分为三种模式:
首先是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校采用汉语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汉语.其次是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慢慢地转变使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对于这种全新教学模式需要采用双语教学专用教材,课堂板书采用双语,学生的作业采用双语,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藏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也逐渐从少到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学的深入,要求师资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双语教学时,会有一些不适或者排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于教学投入更多精力和工夫.保持型双语教学,也就是在学生入学时期使用本族语言,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剩下学科依然保持使用本族语言.
大多数学者对于教学模式的分类大体一致,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持有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目前,我省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已经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专家把双语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教师在授课时用藏语讲授关键词和重要内容,汉语授课比例占30%;(2)教师在授课时藏汉文交替使用,引导学生用藏语表达相关专业内容,汉语授课比例占50%;(3)教师在授课时汉语授课比例占70%,教师和学生能用汉语进行专业思维和交流.提出了明确的双语教学比例问题,如果能有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其影响力和指导力就更加强烈了.
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现如今,国内双语教学存在着以下的教学问题和矛盾:
1.对双语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许多人将双语教学同强化汉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培养汉语人才;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藏汉文授课,全汉文教材;也有人认为必须运用藏文授课.其实必须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汉语和专业知识并重,但是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课程全部重视为用双语教学,或者单纯不重视完全忽视,这样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应该合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双语教学,使本族语言和第二语言共同发展.
2.师资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很多偏远少数民族的学校,由于地区教育要求不严谨,对于双语学习还不是很重视,所以致使众多区域的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师资不完善.
三、全面落实和发展双语教学的普遍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双语的独特教学方法,结合本族语言的穿插,落实和发展同学们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们适应双语教学,了解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完善本族语言的欠缺,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
在教学师资的引用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应用程度,以便能够使学生适应双语师资的渗入.教师要多些耐心去指引学生学习,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遂平,沈玉洁,谢翔天.我校双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华教学教育杂志,2007,27(1):75-76.
[2]臧潞,潘睿俊,马君俊,等.外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8(9):1170-1173.
【关键词】数学双语教学;藏汉应用能力;学习建议
“双语教学”是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今的数学科研工作中了解到,语言文化的不足和欠缺是国内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巨大障碍.因为数学双语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国内优秀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果不能和国外优秀工作者分享;代写数学双语论文从教学角度看,国内双语教材经过翻译后授课的时间远远落后于知识更新的周期.显而易见,双语教学对于解决这个矛盾有着重要作用.早在1995年,教育部提出要求在各州、县,以及大院校开设双语教学,并于2003年开始在各高校试着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正成为我省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学者都加入了对双语的研究和学习中.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付出,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和论述总结如下:
一、双语教学的实质、目标和模式
对双语教学的实质、目标方面,众多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双语教学的实质基本上采取藏汉出版社出版的《藏汉对照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藏汉双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藏汉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藏汉等外语,在数学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总结、学习、工作和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数学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实际上,藏汉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导向的,既要达到提高外语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分类中,教学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差异,但是教学目的方法几乎一致.目前双语教学基本可以被分为三种模式:
首先是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学校采用汉语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以及教师课堂讲解全部采用汉语.其次是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慢慢地转变使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对于这种全新教学模式需要采用双语教学专用教材,课堂板书采用双语,学生的作业采用双语,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文和藏文混合方式,运用外语的比例也逐渐从少到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学的深入,要求师资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双语教学时,会有一些不适或者排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于教学投入更多精力和工夫.保持型双语教学,也就是在学生入学时期使用本族语言,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剩下学科依然保持使用本族语言.
大多数学者对于教学模式的分类大体一致,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持有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目前,我省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已经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专家把双语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教师在授课时用藏语讲授关键词和重要内容,汉语授课比例占30%;(2)教师在授课时藏汉文交替使用,引导学生用藏语表达相关专业内容,汉语授课比例占50%;(3)教师在授课时汉语授课比例占70%,教师和学生能用汉语进行专业思维和交流.提出了明确的双语教学比例问题,如果能有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其影响力和指导力就更加强烈了.
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现如今,国内双语教学存在着以下的教学问题和矛盾:
1.对双语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许多人将双语教学同强化汉语教学等同起来,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培养汉语人才;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藏汉文授课,全汉文教材;也有人认为必须运用藏文授课.其实必须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汉语和专业知识并重,但是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课程全部重视为用双语教学,或者单纯不重视完全忽视,这样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应该合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双语教学,使本族语言和第二语言共同发展.
2.师资水平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很多偏远少数民族的学校,由于地区教育要求不严谨,对于双语学习还不是很重视,所以致使众多区域的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师资不完善.
三、全面落实和发展双语教学的普遍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双语的独特教学方法,结合本族语言的穿插,落实和发展同学们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们适应双语教学,了解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完善本族语言的欠缺,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
在教学师资的引用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应用程度,以便能够使学生适应双语师资的渗入.教师要多些耐心去指引学生学习,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遂平,沈玉洁,谢翔天.我校双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华教学教育杂志,2007,27(1):75-76.
[2]臧潞,潘睿俊,马君俊,等.外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8(9):117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