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地区优质小麦品比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80048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开展了9个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其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在4500kg/hm2以上,其中,苏隆128和扬麦25达到6000kg/hm2以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九麦2号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一般;宁麦24、镇麦9号和扬辐麦2号作为新引进品种,单产均在4500kg/hm2以上,具备丰产潜力,可以在本地区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小麦;品比试验;沿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2-0073-02
  当前沿江地区小麦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以宁麦13、扬麦20、苏隆128为主,产量在3750~4500kg/hm2。笔者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小麦新品种与本地常年种植小麦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以筛选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示范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望江县杨湾镇杨闸村农户胡仁元的旱地中,面积0.42hm2,属沙壤土质,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大豆。试验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苏隆128、扬麦25、九麦2号、九麦1号、镇麦9号、国红3号、宁麦24、扬辐麦2号等9个品种。其中,九麦2号和九麦1号为九成劳改局农技中心推送品种,已通过安徽省预试。以扬麦20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m2。耕整、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均按当地常规实行。参试小麦品种分收脱粒,晒干扬净,分小区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变幅在194~200d,其中:九麦1号、宁麦24生育期最短(194d),苏隆128生育期最长(200d)。5月22日参试小麦品种全部成熟,同时收割。从生育期来看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
  2.2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所有参试小麦品种基本苗充足,高峰苗合理,成穗率在51.84%~69.56%,有效穗变幅384.2×104~495.9×104/hm2;各品种穗粒数变幅较大,最低與最高相差10.63;千粒重以扬辐麦2号最高(49.85g),国红3号最低(38.07g)。
  2.3 产量 由表3可知,各参试小麦品种小区折合实产变幅4789.4~6446.0kg/hm2,苏隆128实产最高(6446.0kg/hm2),国红3号产量最低(4789.4kg/hm2);除国红3号较对照减产外,其余品种均表现增产。
  2.4 抗逆性 2018年11月下旬至2019年2月阴雨天气偏多,日照寡,不利于小麦生长分蘖,同时田间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纹枯病。2019年3月至收获,整体天气良好,降雨量偏少,利于小麦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赤霉病、锈病发生较轻。据5月17日田间调查,各参试小麦品种赤霉病发生级别较轻,大多在2级,病株率除苏隆128较高外,其余均较低;纹枯病感染级别在1~2级,扬麦20、苏隆128和九麦2号病株率较高;除宁麦24、扬辐麦2号外,其余品种锈病均发生较轻。前期阴雨天气偏多,日照寡,后期天气较好,适宜小麦灌浆,较少出现倒伏情况,后期灌浆充实,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往年高。由表4可知,各参试小麦品种抗寒性较好,抗倒性除九麦2号、九麦1号外均较好;所有品种均感染赤霉病,但严重程度大部分为2级(1/4以下小穗发病),其中扬辐麦2号病株率较少,苏隆128感染病株率较多;纹枯病全部感染,发生程度在1~2级(病斑侵入不足茎周1/4);宁麦24和扬辐麦2号锈病病株率较高,其余品种均仅为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期间,小麦前期虽然受到强降雨影响,但后期天气较好,病虫害较轻,早衰情况不明显,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往年有所提高,各品种产量均在4500kg/hm2以上,尤其是苏隆128和扬麦25达到6000kg/hm2以上。苏隆128在连续几年品比试验中均为第一,在黄湖农场连续几年的大面积生产也获得了高产,是一个高产稳产品种;扬麦25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因此,苏隆128和扬麦25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九麦2号作为九成劳改局农技中心自主选育的参试品种,已通过安徽省预试,并参加了2020年省小麦区试,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但抗倒性一般,因此需要在大田生产中进一步考察其丰产性和抗逆性。宁麦24、镇麦9号和扬辐麦2号作为新引进品种,在品比试验中单产均在4500kg/hm2以上,具备丰产潜力,可以在本地区一定面积范围内示范种植,但还需要对3个新品种稳产和抗性方面进行进一步考察;宁麦24和扬辐麦2号要注意锈病的防治。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楊树的抗寒、抗旱能力强,是辽西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结合辽西地区当地实际,对辽西地区杨树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提高当地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西地区;杨树;造林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2-0063-02  杨树抗逆能力强,在辽西干旱地区绿化造林、防护林的营建中应用较多[1-2]。为了提高杨树的造林
摘 要: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文化、生物资源,经调查,济南市历城区共有古树258株,隶属17个科、21个属、22个种,其中一级保护29株、二级保护36株、三级保护193株。该文分析了历城区古树名木的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今后历城区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
摘 要:一年生野生大豆存在硬实现象,必须经过适当处理破除硬实从而正常萌发。该研究采用浓硫酸酸蚀处理,对野生大豆种子进行了破除硬实试验。结果表明,濃硫酸酸蚀有明显的效果,可利用其进行大量种子的处理,但同时对大豆种子根的伤害率也随着酸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出现无主根芽、根部粗大等畸形根,应加以注意。综合来看,酸蚀55min是破除野生大豆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条件。  关键词:野生大豆;硬实;发芽率;活力指数
摘 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如今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中泛滥的现状,该文归纳了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抗生素耐药性及其公共健康危害,分析了水产供应链中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研究现状及耐药性传播风险,以期对水产业中抗生素耐药性危害的评估和削减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水产业;抗生素耐药性;耐药基因;公共健康威胁  中图分类号 R123;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