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力荐:《傅雷家书》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名著15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推荐理由】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家书》不仅在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也在警诫世人该怎样做人子女,更在指引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
  这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良师,更是一个益友。
  这是一对父子,也是一对知己,那种心灵和精神上的高度共鸣、相互映照,让人艳羡。
  傅聪评价父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秒又率直。”在这些信里,流淌的不仅有温情,也有智慧,对生活、工作、理想朴素而又深刻的见解。这些家书里,包含着傅雷那颗炽热、剔透的心。于是,可以明白,为什么当年的大师们,足以让今天的同行们高山仰止,他们创造了一个今人多难以企及的高度——“德艺具备,人格卓越”。
  
  【本书亮点】
  书中最精彩的是傅雷写的音乐,文学和艺术评论。三言两语间精彩纷呈,远比他的正经文章有韵味。如他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那篇里写白居易的评论道出中国诗歌的音乐美:
  “上星期我替敏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不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司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气派]。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
  诗歌最早就是供人吟唱的,慢慢的把音乐的旋律隐藏到文字后面。那是发自诗人心底的声音,是无法修饰和伪装的。如果能像傅雷那样把握文字的音韵之美,再熟用他的读文三招,你就能穿越文字直面作者的心灵。
  几十年前父母与子女间的对话,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受益多多。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国际学生成就评价(PIS
报纸
设备监理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才”。根据中央关于人才发展战略的精神,中国设备监理协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设备工程监理2006~2020年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目标
随着抽水蓄能电站设备的国产化,其设备监造的必要性逐步显现。调峰调频发电公司作为中国南方电网下属负责常规水电厂及抽水蓄能电厂管理和建设的专业性公司,为规范设备监造活动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464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展示的方法,从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方面,学者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有着突出贡献,而且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民的文化物质需求和文化产品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文化产业也成为有着很大潜
期刊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基建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基建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
高校校园文化人本管理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以软性管理为主的文化内化过程;应该着重于校园人本文化管理的领导策略、目标取向策略、组织结构策略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