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地表下或存在神秘海洋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对冥王星进行了观测,发现冥王星上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以至于其呈现出红色,成分中夹杂着甲烷冰等物质。
  为了进一步研究,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最新的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这是一艘专门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展开研究的探测器,此前一直没有专用的探测器对冥王星进行研究。目前新地平线号已经旅行过半,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接近飞出太阳系日光层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预计在2015年抵达冥王星轨道。
  天文学家正在猜测冥王星的表面以及近地面会存在哪些物质,由于其距离太阳过于遥远,表面温度极低,显然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科学家仍然猜测冥王星上可能存在远古海洋的痕迹,这是因为冥王星与它的最大卫星卡戎的身世之谜仍然没有揭开,目前的理论认为冥王星与卡戎形成于一次较大的天体撞击事件,之后产生了大量热量,以至于将冥王星上的冰层融化了,这就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海洋存在时期。
  但是寒冷的轨道环境绝不允许这个海洋存在太长的时间,因此地下环境仍然有助于延长海洋的存在时间,科学家认为浓度较高的物质有助于降低冰点,这就像我们在冬天时往道路上撒盐一样,因此地下的液态环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保持。同时,科学家还期待新地平线号能探测到冥王星表面出现大尺度冰盖位移和断层结构的现象,这是因为冥王星的卫星卡戎距离它太近了,在引力作用最强的时候就会导致冥王星表面构造发生变化。
  总之,冥王星调查是令人非常期待的,因为它是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而事实上太阳系中的矮行星数量并不多,美国宇航局即将调查的谷神星算是主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冥外天体也将是新地平线号的调查目的地之一,这里尘封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
  新闻来源:腾讯科技
其他文献
4月9日,陷入论文造假漩涡的日本理化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在召开的记者会上谈到,此前被誉为新型“万能细胞”的STAP细胞真实存在,她拒绝撤回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此前,小保方晴子及其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培育出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研究人员将体细胞放入弱酸性溶液中,通过施加刺激后制成这种细胞,并命名为“STAP细胞”。由于这种细胞的培养过程安全简单,有望
期刊
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利用“开普勒”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位于“宜居带”内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宜居带”(habitable zone)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  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代号为“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围绕着只有太阳质量一半的红矮星运动。虽然之前也曾在“宜
期刊
摘要 现代电网之中,继电保护成功的帮助现代电网进行了良好的运行和发展,对于继电保护管理之中的危险点进行预控,很好的帮助现代电网进行了自我发展,本文对于继电保护管理中危险点预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带来相关帮助。  关键词 电网;继电保护管理;危险点预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5)11-0105-02  危险点也就是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之中容易
期刊
4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张海春表示,研究小组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西南25公里左右的旱峡沟首次发现了1.1亿年前的蜻蜓化石,进一步揭示了巴依萨昼蜓的扩散途径。  “这些蜻蜓化石,虽然有30多块,但都没有身体,只有一块标本是接近完整的1个前翅和1个后翅压在一起,其他的标本都是翅膀碎片。”张海春推测,当时的甘肃玉门没有现在这么荒凉,因为蜻蜓从幼虫到成虫,都需要水,所以那时玉门地区应该
期刊
本刊讯 2014年4月4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调宣部主办,中国核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承办的第三十九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联‘核’驱散雾霾,共享蓝天白云”。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诸旭辉,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以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期刊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搭乘“海洋六号”综合科学考察船分三个航段在南海进行海上试验,并于4月18日通过了由“863”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委派的海试现场专家组的验收。  “海马号”的研制是科技部通过“863”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迄今为止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并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经过近6年的研发攻关,该项目突破了
期刊
最近,“好奇”号拍摄的一张照片上出现出一道十分奇怪的白色“光”斑,该照片使一些人认为现在正有生命在火星上繁衍生息,但是美国宇航局迄今为止还未宣布它是一项世纪发现。  “好奇”号火星车目前正在火星上一处名为“金伯利”的区域进行研究。在这里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岩石交错存在,从科学角度而言,该地区非常具有吸引力。加州理工学院的相关人员表示,这个特殊斑点是“好奇”号“为我们了解金伯利地区的出露岩层的背景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确定了美国的最新时间标准。这种新的原子时钟非常精确,每3亿年出现的时间偏差都不会超过1秒钟。这对于国家的科学研究来说是一项重要保障,然而如此精确的时钟,我们这些普通人和家庭可能根本无法接触到。  但夏威夷手表制造商约翰·帕特森(John Patterson)却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计划将原子手表推出市场。这种手表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原子时钟一样,
期刊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候选人通常需要等上20多年才能获得这项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然而就在近日,《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圣·福尔图纳托(Santo Fortunato)等人撰写的一篇名为《越来越多的时间滞后威胁诺贝尔奖》的文章。文章指出,诺贝尔奖的等待过程将会越来越常见,甚至发展到使原本有机会得奖的候选人活不到颁奖典礼那天。  研究显示:在1940年以前,只有11%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5%的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经在彩虹中鉴定出了隐形的第八种色彩,光谱中的这种新基本色彩是由兰德尔-门罗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探索“慢光”的特性。专家称,这种尚未获名的色彩可以说是自牛顿1671年成功分离白光之后,第一次对传统光谱的增加。  这种相对简单的新技术也可能为消费者市场带来影响,因为研究人员声称,获得这种色彩成本不会太高。这一发现可能会给军事伪装和现代间谍活动带来广泛的影响。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