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建筑的转换构件选型及设计优化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形成了建筑上层的结构形式与下层的结构形式不一样;或上下层结构形式一样,但上下层结构的柱网的尺寸不一样。为解决这一矛盾,就采用了转换层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形式有梁式楼盖转换、箱形楼盖转换、桁架转换、厚板转换和斜柱转换。转换层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斜柱转换;结构经济性
  引言:
  近来,随着对房屋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立面的多样化,使得结构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1981~1983年,我国先后进行了12层住宅模型(1:6)的输入地震波拟动力实验,并将理论结果应用于实际;在北京建成了一批8度设防的住宅以及在大连建成了抗震-设防为7度的友好广场住宅,均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九十年代初原规程JGJ3-91正式列入该种结构体系及设计的有关规定。九十年代的十年间,底部带转换层的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迅速发展,在地震区许多工程的转换层位置己经相对较高,有的高层建筑甚至转换层位于7~10层。
  一、转换层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一)梁式和板式转换层
  从结构传力方式看,梁式转换层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传力途径清楚的优点。转换梁具有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的优点,结构计算也相对容易。板式转换层一方面给上部结构的布置带来方便,另一方面也使板的传力变得不清楚,因而受力也非常复杂,结构计算相对困难,采用有限元计算时,计算结果繁杂,这给配筋设计带来不便,而且从受力考虑,往往需要在柱与柱,柱与墙之间配筋加強,相当于设置暗梁,增加了配筋量。
  从抗剪和抗冲切的角度考虑,转换板的厚度往往很大,一般可达2.0~2.8m。这样的厚板一方面重量很大,增大了对下部垂直构件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本层的混凝土用量也很大。转换梁常用截面高度为1.6~4.0m,只有在跨度较小以及承托的层数较少时才采用较小的截面高度0.9~1.4m,而跨度较大且承托的层数较多时,或构造条件特殊时才采用较大的截面高度4.0~8.2m。
  (二)梁式和桁架式转换层
  从结构的传力方式来看,转换桁架具有传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但构造和施工复杂。另一方面,转换桁架不仅使开洞与设置管道具有条件,而且它们的位置与大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充分利用该转换层的建筑空间成为可能。
  从经济指标来看,采用转换桁架其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比采用转换梁要经济。桁架转换层的节间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填充,有利于减轻结构的自重,而且转换桁架抗侧力刚度比转换梁要小,也就是说,具有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其质量和刚度的突变比带转换梁的高层建筑缓和。因此,地震反应要比带转换梁的高层建筑要小得多。
  二、工程实例与方案选型
  (一)工程概况
  由商业裙楼及两栋高层塔楼组成,裙房一二层为商场,三层为办公,塔楼分A、B两座,共14层,第14层为楼梯间和电梯机房。一层为商店和设各机房,二层为加层作储藏,三层为商场,标准层为住宅。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度42.sm,其中第一层2.6米,第2层为加层,层高2.4米,第三层为转换,层高5m,标准层2.90m。平面图见图1、图2。
  (二)结构设计方案的基本选型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以钢筋混凝土较多,可以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致可分为四种,即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筒体结构。其中,框架结构由梁、板、柱等构件组成,具有使用空间大、平面布置方便灵活等优点,但是在抗震设防地区,这种结构的层数与高度容易受到限制;剪力墙结构虽然限制了房间的空间大小,但是剪力墙刚度大,用钢梁较少,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通过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恻力以及抗震性能,在纵横墙较多的住宅宾馆等民用建筑当中比较适合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剪力墙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又保留了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较大等优点,使用于各种民用和公共建筑。
  具体的讲,在确定高层结构的结构体系时,应当根据它们的使用要求以及建筑高度来确定;从结构高度的角度来看,由于框架结构的刚度较小,因此抗震性能不是太好,通常用于平面与竖向结构规则且层数较少的建筑;在抗震设防烈度不是太高的地区,框一剪结构和剪力墙结构都可以使用,一般高度可以达到一百米左右;而当建筑为超过层或者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抗恻力刚度可采用筒体结构。然后在使用功能的角度上来讲,对于住宅楼以及高度不超过五十米的公共建筑可以采用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
  三、转换层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
  在结构设计中,一个方案的最终确定往往要与建筑相互一协调,同时一,结构自身在设计之初也会有多个布置方案,每个方案也会有它的优点与不足,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分析,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木工程设计过程中,经过不断改进与调整,对于转换层部分确定了两种方案,即方案一(图3)与方案二(图4)。
  方案一:落地剪力墙较少,并且集中在结构中部,有利于底部大空间的使用。整体刚心与质心基木重叠;但是由于结构中心刚度较大,而四周刚度较小,采取加大转换梁截面面积与四周柱的截面面积,增大四周的刚度,来提高结构整体地震作用的抗扭强度。转换层结构刚度相对较小;转换梁截面分别为:400×1500、400×1200,外围柱截面为900×900(单位:mm)。
  方案二:落地剪力墙相对较多,在结构平面上分布较均匀,与建筑的三个楼梯间相结合,形成了三个刚度较大的筒体结构,为了平衡刚度,对应一侧剪力墙布置较多,从建筑功能上来说限制了底部大空间的利用。转换层结构刚度相对较大;转换梁截面面积分别为:400×1200、400×800,外围柱截而为650×650(单位:mm)。从建筑功能与使用方面来讲,较小的梁柱截面更加有利。   (一)转换层结构设计优化分析
  SATWE程序采用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的楼层刚度算法,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首层为1.15,其他各层均为1,计算时,层刚度比计算选项中应选取“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
  计算结果显示如下:
  X方向下部刚度=0.2O51E+07,X方向上部刚度=0.1064E+07,X方向刚度比=0.4855。
  Y方向下部刚度=0.3416E+07,Y方向上部刚度=0.1135E+07,Y方向刚度比=0.3109。
  对于刚度比的限制,各层X,Y方向木层塔侧移刚度均不小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或上三層平均侧移刚度80%,满足高规4.4.2条规定;并设定转换层为结构薄弱层,按高规5.1.14条规定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乘以1.15的放大系数,并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二)抗倾覆验算分析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X向刚重比:
  Y向刚重比:
  分析:高规5.4.1要求在水平力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比大于2.7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高规5.4.4规定侧向刚度比大于1.4满足整体稳定验算。
  (三)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分析:本工程为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楼层抗剪承载力与上一层抗剪承载力比值均大于0.80,满足高规第4.4.2条的要求,即: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0%。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相信未来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会更加复杂;随着我们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实验研究的不断探索,转换层的高层结构不仅转换次数更多而且为了满足建筑多元化的需要,转换形式也会更加复杂多样。在同一转换平面虽然目前带转换层结构的工程己经得到推广,但是,对其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方面,因此,在后续研究当中还要适当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培祸,郝锐坤,吴廉仲.底层大空间鱼骨式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J].建筑科学,1986(4):3-7.
  [2]陈敏明.浅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研究[J].广东建材,201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春季是种植植株的适宜季节,可是园林工程并不仅仅在春季进行施工。所以植株种植面临着反季节种植的不利因素。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成活率,需要做好相关养护工作。从种植材料的选择,到种植苗木的运输与假植,确保植株环境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再到植株真正种植过程中的修剪、浇水等环节,都需要养护施工人员谨慎面对。本文分析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要点,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电气工程在满足基本的用电、照明和安全的基础上,还应将实用、美观、方便、节能、环保纳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当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
期刊
【摘 要】 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迫不及待,同时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理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问题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经济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事业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国有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做大做强,就决不能视人才的流失为小事,而要防微杜渐,创新管理制度,使国有施工企业不仅要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吸纳人才的“磁场”,而且要成为各类人才展示的“平台”本文探讨了国有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 国有施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随着国际基础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速度非常快,通车里程逐年创新高,沥青混合料作为公路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应用的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沥青路面;病害;控制措施  引言:  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沥青公路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我国公路路面的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沥青公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交通道路,但是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房建工程也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在房建工程发展的同时,工程的造价成本也成为了一个让房建工程施工方头疼的问题。下文就房建工程的造价成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房建工程的造价成本统计比较混乱、房建工程施工方忽略了施工的质量以及对房建工程的施工合同内容的更改的不重视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关键词】 房建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成本;控制  引言:  就整个房建工程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率之高、损失之大、伤亡人数之多为历来罕见并成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隐患及其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电气;火灾隐患;对策  引言:  电气火灾的发生有电气设备质量低劣、用电不慎等原因,但相当多的原因是电气设计安装不当,留下了电气火灾的隐患。因此了解电气火灾的起因,在电气设计安装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电气火灾的隐患,保障
期刊
【摘 要】 上海浦东康桥镇6号地块科研项目试点楼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复合保温外墙结构,在合理布置节点、采取空腔构造与材料密封相结合的外墙防水处理方法后,获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本文介绍了该试点楼工程的外墙防水设计。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保温外墙;防水设计;空腔构造;高分子密封胶  1 概述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需求更加迫切。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其经济利益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造价控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单位应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对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严格控制,这才是现代工程管理的最终任务针对管理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同行在建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加强城镇建设的政策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加快了我国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发展的脚步,在自身工程技术得到更新的同时,更融入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工程预算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对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对策  引言:  房建工程预算管理对于确保房建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房建工程预算管理有助于控制房建工程的投资规模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