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婴幼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来源 :现代仪器与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婴幼儿急性低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急性低氧呼吸衰竭患儿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婴幼儿78例按照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37例).在采取常规抗感染、雾化、吸痰等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heated?humidified?high-flow?nasal?cannula,?HHHFNC),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6h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4h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PaO2和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研究组PaCO2水平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并发症,如鼻损伤、腹胀、气漏、转机械通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34.2%vs10.0%,χ2=5.906,P<0.05);治疗72h后,研究组用氧比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婴幼儿急性低氧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好,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用氧比率,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更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应急救援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注重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采取一切管理措施阻止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
期刊
蒸汽汽提是柴油炼油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高速摄像技术揭示了水蒸气作用下柴油油包水乳液的微观形成过程,并通过含水量、浊度、透光率和水滴粒径分布表征了乳液的沉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