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兵蟹将知多少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边有民谣:“东海龙王威名扬,虾兵蟹将守四方。海龟丞相摇羽扇,文武百官站两旁。”龙宫的事咱们暂不去说,单说一些虾、蟹的事儿。
  在全世界的海洋里,有虾3000余种,蟹1000余种。在我国的领海内,发现有1800余种虾和600余种蟹。
  虾、蟹的“骨头”都是长在身体表面的,好似古代的武士穿着一身盔甲。因此,海洋学家称它们为“甲壳纲”动物。它们都用鳃进行呼吸。
  它们的肉体在不断地长大,但甲壳是不长的,这可如何是好?虾、蟹自有办法,就是蜕壳。以对虾为例,从小到老一生要蜕壳50多次,扁平蟹一生要蜕壳10多次。不过,蜕壳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是生命的关卡,每蜕一次壳就犹如过一道坎。许多的虾、蟹就是在蜕壳的过程中,受不住痛苦的煎熬而悄然丧生。
  虾、蟹的幼体大都呈枝丫状,随水飘荡,样子完全不同于成体虾、蟹。只有蜕变之后,才成为虾、蟹固有的模样。正如菜青虫变为菜白蝶一样。
  虾是个大家族。
  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虾,龙虾又分许多种,如大龙虾、锦绣龙虾等。它们大都是虾中的“巨人”,体重一般都在1?郾2千克至3千克之间,大的还可以达到6千克。它们的甲壳花纹斑驳、五彩缤纷,5对粗壮的附肢支撑着硕大的身体,帮助它们在海底匆匆爬行,甚是威风。龙虾生活于浅海区的海礁洞隙,人们常常是潜海捉虾。发现虾须后,只要抓住虾须猛力一拉,龙虾就会因猝不及防而被活捉。如果这一招不成功,龙虾有了防备,退居洞内,就算再抓住虾须,龙虾也宁肯断须脱头,死活不肯就范。当然,龙虾最终斗不过人,渔民将手探入洞穴内,抓住虾头,先往里一推,再猛地向外一拉,就将龙虾捕获。
  鸳鸯戏水,成双成对。虾中也有这样的爱情忠实者,其代表就是俪虾。俪虾个头不大,在幼体的时候,就一雄一雌地双双钻入海绵动物体内,寻些小虫为食。长大之后甚至到老,不再走出海绵动物的体内,真正一辈子长相厮守,直到成对老死。
  倒是对虾不够忠诚,它们只是名义上的“成对”。对虾个体较大,肉多。过去的渔民将虾摆在一起,不论雌雄,“拉郎配”似的把它们摆成一对,这样成对地卖,于是有了“对虾”的名字。在对虾家族中,有种叫“中国对虾”的品种,是我国的特产虾,主产于我国黄海、渤海海域,在朝鲜西部海域也有分布。中国对虾有洄游的习性,每年春夏之交,生活在黄海南部的对虾便会成群结队地游过山东威海、烟台海域,直达渤海湾去产卵繁殖,那里是中国对虾的天然产卵场。这段路程长达1000多千米,而它们的个体仅20厘米左右,其信心和耐力令人感叹。当寒冬降临,新生的幼虾就会成群结队地沿老一辈走过的路,回到黄海南部过冬。
  中国对虾的品质极好,多年来已成为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爬虾,体长10厘米至15厘米,是海洋中的“清洁工”。它们平素三五成群地在海底巡游,吃些枯叶残渣,若遇上动物腐尸,爬虾便会一拥而上,把尸体吃个精光。而剪刀长臂虾是鱼类的忠实“医生”,它们能吃掉鱼皮上长的寄生虫,有时还会冲进鱼的嘴巴里,吞食牙缝中的肉屑、寄生虫。这时鱼类绝不会伤害它们,反而会和它们和谐共生,各取所需。
  让人称奇的是磷虾,有时大群的磷虾出现在某一海面,海水都会闪闪发光,在夜幕下看来真是一道奇观。原来,磷虾的眼柄、胸部及腹部都长有发光器,能发射出蓝幽幽的生物光。
  蟹同样是个大家族。
  海中的高脚蟹,体长可达30多厘米,体重可达7千克至8千克,是海洋中的巨蟹。不过,也有极小的蟹。那年笔者到兴城——渤海边的一座城市游玩,每天早晚必到海滩上溜达,居然发现一些蟹只有纽扣大小,不是横行而是直走。后来拿着标本请教专家,专家答:“这叫纽扣蟹,尽是壳,没什么肉,自生自灭,连当地渔民们都熟视无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在我国台湾有种椰子蟹,体重可达5千克,可以爬到椰子树上吃椰果,因此得了个“椰子蟹”的名字。它们可以长期在陆地生活,到了繁殖季节才回到浅海中产卵繁殖。
  大海每天的涨潮、落潮都是极有规律的,后一个涨潮或落潮,与前一个涨潮或落潮会相应地推迟50分钟。有种蟹,它们身体的颜色会随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而变化,夜间体色浅,白天体色深。体色变化最为明显的时间,恰恰比前一天相应地推迟50分钟,这与涨潮或落潮延后的时间正好吻合。人们只要看这种蟹的体色变化,就能知道涨潮落潮的准确时间,因此人们称它们为“招潮蟹”。当然,涨潮落潮并不是它们“招”来的!那么,是涨潮落潮引起它们的体色变化,还是自然偶合?这至今是个谜。
  寄居蟹十分古怪,它们背着海螺到处爬,海螺与这类蟹有什么关系呢?幼年的寄居蟹是光着身子的,长到成年,便寻找海螺的空壳住进去,海螺的空壳就是它的房屋。寄居蟹长大后,就会从螺壳中爬出来,寻找大一点的房屋。要是实在找不到相应大小的螺壳,它们就只好当强盗,把活海螺的肉钩出来吃掉,从而夺得一间理想的房屋,借以栖身。寄居蟹再长大一些,房屋又小了,又得去寻找空螺壳或者捕杀活海螺,以便重新住上新的合适的房屋。寄居蟹一生几乎都在频频找房屋,不断搬家。寄居蟹自身是个什么样子?扯开螺壳一看,它们柔软的腹部呈螺旋状,前面有一对钳子一样的螯足,其中右螯足极大,另一只较小。它们靠两对步足爬行。成蟹体长不过8厘米至10厘米。更奇怪的是,寄居蟹之间还有互相换房的本领,若彼此看中了对方的房屋,只要互相敲打商量一番,双方同意后,就可以互相换房居住了。
  大海中的虾、蟹虽多,若过度捕捞,也会“坐吃海空”的。所以,就让我们听听大海的呼唤,保护好海洋资源吧!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