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双脚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事一提起,就好像依附着贫穷与富有,卑微与伟大。就如我的母亲,和母亲的母亲……
  听大人说我只见过姥姥三次面,第一次我三岁,姥姥来给我过生日。第二次我九岁,母亲回娘家。第三次我12岁,姥姥病危。
  母亲三岁那年,有一次发高烧,姥爷就带她去本村的医务室看病。一个贫困潦倒的小村子,医疗条件极差,再加上医生医术不佳,给她打了一针后,妈妈疼痛难忍,不到三天,她的脚开始扭曲变形。她对着姥姥嚎啕大哭:“妈,俺不能走路了。”可医生却说是正常现象,并无大碍。小小的她忍着剧痛而无力反抗,只有哭泣。没想到村子里只要被这位医生打过针的孩子都出现了类似症状。那些、家长发觉情况不妙,刻不容缓地把孩子带到城里大医院治疗,缓解了病情。可我的姥爷姥姥,一个是文盲,一个是病患者,穷得叮当响,哪来钱送妈妈去城里治病呢?于是,一拖再拖,后来东拼西凑些钱再去治疗时,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从此,妈妈留下了永远的痛。姥姥也是心存内疚的,每次她发病时都疯狂地抱着我妈说:“俺闺女,妈带你去瞧脚。”这句话姥姥不知说了多少次,早已深深扎根于母亲的内心。
  母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就十五六岁吧,她还读着初中。她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作文也被多次展览。当地的广播电台知晓了这位身残志坚的乐观女孩,决定采访她,给她做了个“交笔友”专题。播音员深情地讲述着这个特殊女孩背后的艰辛与坚强,最后母亲只说了一句话:“我虽然比任何人都走得慢,但我永远都不会放下前进的脚步。”正在这时,千里之外一位普通男孩听到这个故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最后他急切地记下了这个女孩的地址。那次采访后母亲收到了很多笔友的来信,那位男孩的信也在其中,兴许真的是万里挑一,母亲唯独看中了这个男孩的文笔。
  他们一来一往的书信就是他们爱情的最好见证,爱和相思都藏在小小的信封,多么浪漫而真挚。母亲19岁,上门提亲者源源不断,母亲都一一拒绝。姥姥见母亲心事重重就问:“你是不是有了心上人?”母亲又惊又喜,姥姥一向魂不守舍,如今竟能读懂女儿心!母亲忐忑不安的说:“我认识一位在江苏的笔友,我非他不嫁。”姥姥早已看出了她的坚定,姥姥更不想让母亲重蹈覆辙,所以她选择尊重。母亲欣喜若狂给男孩写信,叫他尽快赶来安徽提亲。男孩回信了,他第二天就开始了寻爱之路。母亲从中午就等呀盼呀,怕错过了他连午饭都没回去吃。在微风中,爱情的甜蜜使她的心暖暖的,无数次在梦中幸福的幻想就能成真了。等待一个人是令人苦恼的,更何况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又刺激又恐惧,直到最后一抹余辉也渐渐淡去,留给她的只有失望和悲恸。这一切难道只是一场梦吗?她开始怀疑了,莫非他是个骗子?可她又不信,他的文字是那样温暖真实,她与他像是久别重逢的知己。她继续坚守阵地,恍惚中看见一辆公交车从眼前慢慢驶过,在距她五十米左右处停了下来。她激荡的心促使她的脚步加快,她一丝不苟的凝视着下车的人们。对!就是他!和照片上的那个人一样!她一瘸一拐的跑过去,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因为她有一只与众不同的脚。他们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只是每个人眼里都闪动着幸福的泪花,他毫不羞涩地牵起她的手,一起走完余下的路。
  一年后,他成了我的父亲。多年后的某天我问过母亲:“是什么力量让你坚定爸爸就是你要找的男人?”母亲平静的说:“是爱吧,他的爱是无私的。”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父亲对母亲的爱是出于本心,他欣赏她的善良、乐观、智慧和坚强,即使她身有残疾,对他来说也是残缺的美丽。
  “妈妈,你恨我的姥姥、姥爷吗?”有时候我会为妈妈一生的残疾感到遗憾。
  “刚开始有怨恨,后来就不了。是他俩给了我生命,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哪来恨呀!”妈妈笑着说。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永远是闪闪发光的正能量。
  然而妈妈所受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她的脚扭曲成脚底朝上,而是用脚背着地走路,该有多么痛彻心扉。因此,妈妈的脚也总是开裂流血。一天冬夜,我帮妈妈脱袜子,而袜子与脚早已紧紧相粘,血迹斑斑。我小心翼翼将它脱下,母亲紧皱的眉头才渐渐舒展。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是一只血肉模糊的脚……我泪流满面,“妈妈,你为何不对我说啊!你的脚那么痛!”我嗚咽着。妈妈轻拍我的背:“妈妈不痛呀,我有一位疼我爱我的丈夫还有两个活泼可爱、聪明懂事的宝贝女儿,早就开心得忘掉痛了。”我紧紧抱住妈妈,感受着妈妈的心跳,血浓于水的亲情与爱。她的乐观与坚强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榜样。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给你的痛苦,你只有学会去爱这个世界,它才会给你爱和快乐。”是妈妈教会了我太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道理。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还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事实上,关于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政府
每个月里有一个周末,我会坐两站地铁去国家图书馆;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打车去。我总是很守时,像赴一个约会。在国家图书馆,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我看书,或者写点什么。我喜欢坐在回字型的长木桌边,看正午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照在我正翻开的书页上。忽然间,一切都变得闪闪发亮。  约翰和我  当我坐在国家图书馆里,我时常想到“另一个我”——一个坐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的青年。他叫约翰,是一本小说里的主
就像电影里的陈念,她什么都没做,只不过去给胡小蝶盖了个衣服,她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桌子上莫名其妙的墨水,放学路上的拦截动手脚训,排球课上所有人的无视。这种莫名其妙的集体冷漠,莫名其妙的恨,莫名其妙的友谊让她不解。我的做法也和陈念的朋友一样,这个时候我没有勇敢的站出来拉她一把,只敢偷偷地丢了个小纸条给她说:一开始大家喜欢你是真的喜欢,有些恶意是没有原因的,而且可以深刻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地步,你要加油
农大新图书馆外观 侯玉峰/摄二維码外观 袁雨晴/摄夜色中,地面上的校徽 李光宇/摄篆刻着《齐民要术》的造型墙 李光宇/摄  新图书馆,对于每位农大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独特的吸引力。建筑面积48575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1层、阅览座位3000个、总投资2.89亿元的它承载着农大人共同的期盼与骄傲。  浏览阅读、专注学习、研讨交流、展演宣传、主题教育、休闲小憩图书馆为农大师生打造了一个功能强大、分
当初选择跨专业,我就是想尝试看看能否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而这个前提,是必须对新专业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从零开始认识一个近乎全新的领域,这个过程不算轻松,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的实验已经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失败。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我便奔向实验室,查阅文献,向课题组的同事讨教,遗憾的是大家都分析不出失败的原因,于是,我只好借鉴文献中他人的经验,一次次修改实验方案,昨天实验终于有了结果。长时间在黑暗中穿行
咱们“自行车王国”中国,自行车数量傲视全球,但人均拥有自行车数量最多、使用自行车频率最高的国家,是荷兰!  荷兰一共有1700万人口,自行车数量在2016年就已达到了1800万辆,可以说,平均每个家庭都有3~4辆自行车,甚至有人戏称:荷兰每200米的河道底下都被水淹着至少20辆自行车。  前两年,荷兰首相骑自行车去王宫觐见国王并在王宫门口锁车的照片被传到了网络上引起热议。  其实,这可不是首相在做
去年夏天,我在炎热而嘈杂的武汉四处乱撞,找兼职工作。期间我短暂回家,看妈妈和弟弟吵架,看她一日一日出去打麻将。那段时间,我看《七月与安生》,思考着自己的命运轨迹。  我想 ,我真的太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恐怕没有办法顾及一部分人的感受。我渴望离开家,离开嘈杂,离开熟悉的地方。不能让自己沉浸在人情的纵溺里。  和朋友约好去另一个城市,离家很远。我和妈妈简短道别,提上行李箱去车站。她并未在意,以为我
公司名字叫“心上教育”,倡导陪伴式个性化教育。去他公司的网站,会有点摸不着头脑。没有具体的课程设置,每位老师附上一张生活照和一段简历,然后是明码标价的私人订制:11小时,1999元;7小时,1299元。李翱最近的任务,就是到处飞,到处跟人聊。聊通了,聊high了,聊成了,就走,去下一个地方,开疆扩土。在公司用微信发布的招聘启事里,微信小编这样调侃李翱:“(老板)十几天貌似飞了大半个中国。最坑的一阵
在北京的朋友常说,平时工作时间没有7x12的结构,都不敢说自己在创业。创业圈中听到最多的是“累,但是没办法……”  创业,做文化公司,主要业务是创意视频制作,2017年带团队北京转战成都  “智汇郑州”人才新政有规定,2017年1月1日后毕业、在郑州市域内落户、缴纳社会保险满3个月并符合“智汇郑州”人才政策规定条件的青年人才,均可申请生活补贴。其中,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
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2020届毕业生们,用一份特殊的“毕业作品”,向战“疫”的医护人员致敬。  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北影学子们便完成了为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200余位医护人员绘制属于他们的画像。  作为第一届阿达实验班的毕业生,潘思睿同学是第一批参与这次画像活动的。“感谢你们勇于奋身于最危险的地方,将危重患者一次又一次从死神的手中拯救回来,为我们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我们也将好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