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学术论坛专家发言选登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舞学术论坛是北京舞蹈学院校庆50周年的活动之一。议题始终围绕着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的回顾与总结以及中国古典舞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涉及到对古典精神的建构、对古代文化精华的看法,包括对古典舞概念的变新、关于古典舞文化品格和独立品格的阐述。不仅有外国舞蹈教育信息的交流,更多涉及到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特别是古典舞教学和创作的关系等问题。
其他文献
基于有机电致发光(OLEDs)技术的显示面板和照明用具因为突破性优势和潜在优点,在光电领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可利用发光体捕获电子和空穴形成激子的全部能
本文从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出发,对当前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形象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引申到对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意义和探求,并由此说明"身
<正> 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古典舞是一朵具有无限生命力的鲜花。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是经历了一个从戏曲中拿过来、在训练实践中整理、又在训练实践中提高的发展过程。经验告
我国古代舞蹈与服饰、与道具始终有着密切关系。古人擅长运用服饰道具来表演舞蹈,并展示身体动作技巧。"长袖善舞"之善妙,在于身体动作与长袖服饰的巧妙结合运用,以此表现一
山东海阳秧歌作为民间传统的社火形式,已升华提炼到了舞蹈院校用于民间舞专业的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从社会学、美学的角度探讨它的文化形态和动律特点,可以为今天课堂舞蹈教
随着现代羽毛球运动训练手段的日趋科学化,在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同时,人们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发展羽毛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特别是灵敏素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根
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舞蹈艺术的典范,其作为学科训练体系的构建要坚守民族性的特质,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文化,否则将丧失民族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因此,建立行之有效并具民族特色的
<正> 舞蹈的风格问题随着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舞蹈风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区分舞蹈风格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直接带来舞蹈风格创新的因素又是什么?这
在北京市2010年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中国古典舞系承担了特色资源包的建设工作,开展了以文字、图片、视频三类素材类型为框架结构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主题资
后现代艺术因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古典艺术所存在的差异而被误解为不能产生“心理距离”而不具有艺术美。本文通过理解《舞蹈心理学》中平心对心理距离的理论阐述,以及受文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