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导学案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本文从导学案的编写,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互动合作,教师点拨释疑四个方面探讨了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历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161-01
  提供了探索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导学案”提供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条件,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学”为重点.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效率。导学案引人初中历史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以下便是本人就“导学案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探究,互动合作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上课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学生经过探索、协作完成的成果,需要在堂上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进行师生交流,教师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集中讲授共性问题,解决学生经过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状态、学习感想,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在交流中实现共享,学生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讨论,为性格比较内向、不敢发言的学生提供了大胆表达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让学生讲述“秦末农民起义的故事”,让学生讨论陈胜、吴广的农民英雄形象,选择小组代表发言。学案导学,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协助,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教师点拨释疑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解决经过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抓住要害,理清思路,对学生的独特性见解给予肯定鼓励。例如,《鸦片战争》教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人们吸食鸦片的镜头,讓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然后进人课堂讨论,“鸦片战争的危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热烈讨论,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课堂气氛活活跃,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教师鼓励学生总结本课内容,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巩固了历史知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历史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师生互动,发现问题,进行自我探究,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编写导学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性的设计导学案,问题设置由易到难,基础知识一强化巩固一创新拓展,学案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各个发展水平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参与并获取知识。初中历史学案编写要注意课时化,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让知识传导循序渐进,条理清晰,课时学案的容量要合理。导学案设计要确定准确的探索目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中做到有的放矢。导学案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求新知识,在趣中学,在学中乐。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启发性原则,问题设置要具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思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问题设置要有梯度,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学案要有针对性,因势利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例如,《土地改革》教学,教师设计三个有层次的问题:①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②土地改革有哪些历史意义。③把土地分给农民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讨论问题,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借助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有清晰的思路,重点、难点、目标明确,通过课前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点。依据“学案”预习新知识,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在预习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相互交流,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例如,《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教师设计下面的问题:①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主动去查找问题的答案.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了秦始皇的暴政.然后让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开阔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教师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i果前预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用真情感悟历史,触摸历史人物跳动的脉搏,体会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意义。
  五、结语
  总之,借助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有清晰的思路,重点、难点、目标明确,通过课前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点。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本文从导学案的编写,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互动合作,教师点拨释疑四个方面探讨了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月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运用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43):133-133,134.
  [2]于霞,马世章.学案导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2001,(4):53-54.
  [3]余小琴.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急速发展,已经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改变整个世界。当然,发展的同时,问题随之衍生。本文主要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本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专业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21-01  引言  人工智能已经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高中语文的核心素质是多方面的,语文学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同时,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为此,笔者首先结合近年来高中
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主席兼执行董事苏利日前在德黑兰主持周年会议时透露,已聘用前英国皇家海军成员组成武装保安部队,并成功抵御索马里海盗对超大型油船(VLCC)的频繁袭击。他认
<正> 在已知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和表面健康的个体,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的升高与心脏事件的危险增加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患有稳定型冠状动脉病处于低危状态的患者在
这个自从今年三月开始的有关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连载文章系列,到目前为止已经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软件开发上的实践运用为读者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在这个系列文章里,我还
探讨国内航线改为国际航线船舶的救生艇筏配备问题,通过事例分析和公约解读来辨析这类船舶在艇筏配备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探索其普遍性解决方案。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从摆脱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摆脱金融危机的有效方法。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港口的功能由物流链上的节点演进为产业链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大最的大型设备需要从世界各地采购。运输就成为项目能否顺利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重大件货物海运托架受力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不同数量托架受力的计算方
【摘 要】奥尔夫教学法是以音乐和动作、舞蹈为对象的教学法。它具有前瞻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它把动作、语言、舞蹈三者完美融合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原本性,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现。探讨怎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终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特点;音乐游戏;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阐述了ISPS规则中与PSC检查相关的内容及其检查要点,以及PSC检查中发现的常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