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cratch的推出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注入了非常新鲜的活力,其具备强烈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交流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通常运用的是老师主讲,学生主听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scratch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要合理的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scratch  信息技术  小学
  引言:在小学的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课程不断的被普及,而scratch编程更是悄无声息的就走进了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Scratch是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其在内容上也是有很大的趣味性,非常容易操作,这就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许多的学习乐趣与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和素质教育是严重不相符的。因此,老师应该要转变教学的模式,科学合理的使用任务驱动法来展开教学,这样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呈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一、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中的特点
  第一,任务驱动中scratch的教学目标非常的明确。在课堂教学的最初,老师就会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去完成什么样子的学习任务,然后需要达到什么样子的效果。这是老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先计划好的。
  第二,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一个主体,也是任务的一个提出和参与以及完成的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学生完成全部的任務之后,老师展开检查和纠正,最后再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参与评价。
  第三,在任务驱动法的scratch教学过程中,最需要学生具备的就是互相合作。由于小学生在信息技术上面的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老师在提出一个任务之后,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可以快速的完成,而对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而言就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因此在此时,就需要小学生相互进行合作,然后共同的完成任务。
  第四,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老师经常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不断传输新的概念与实际操作的方法之后,才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没有浓烈的兴趣。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就可以让scratch的教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活跃。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存在的,其参与热情也会持续的高涨,进而就会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任务提出的欲望
  教育的艺术应该是在于唤醒、激励以及鼓舞,而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是具备很强的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是有一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问的能力还不是很完善,无法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这时老师就应该要按照教学的内容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提出相对的任务,为下一步的进展做好铺垫。比如,老师在教学“能干的小鼠标”这一课时,首先就可以备好一个用鼠标操作的小游戏,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质疑: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应该要怎样具体的进行操作?需要分多少步去完成?每步都需要做什么?其实,小学生产生的质疑就是任务的提出。老师按照学生的质疑,然后总结成一项一项的任务,再让学生根据每项任务再进行分组完成【1】。
  (二)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
  老师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中,应该要因材施教,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scratch教学中,也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主要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技能与实际操作的技能,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老师不能统一的分配任务。而是要按照学生实际的情况,不一样能力的学生要分配不一样的任务。对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先要充分的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必须要做好学情的分析。在课堂中,老师应该要按照学生实际的情况,去将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分组,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的小组,老师应该是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在分配任务与操作指导中也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与区别,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三)将任务扩展和创新
  老师在教学Scratch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将技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展开模仿,而应该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去创作。此时学生就必须要经受模仿、转变、创作的这些过程。比如,学生在完成利用超声波去测量距离的这个任务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此作品中添加一些自身的创意,将任务进行扩展和创新。如在护眼小卫士中加上一个LED灯,然后当眼睛距离课本过于接近时,就会亮起红灯;当眼睛距离课本大于35厘米时,就会亮起绿灯。像这样增加或者修改一些新型的元素,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的高涨,进而会纷纷展现出自身的创意,在原来的作品中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创作出一个别出心裁的作品【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Scratch的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可以充分体现出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这样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且积极的参加到每项任务中,老师在小学生完成任务的期间要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这样的教学是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在任务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每项任务,非常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这也是顺应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3】。
  参考文献:
  [1]王渭立.浅谈“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7):71.
  [2]赵志宏.介入任务驱动法,提升信息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17(12):84.
  [3]何国娟.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80.
其他文献
英文绘本,以故事为载体,以精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降级阅读的难度,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图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可以实现师生互利的局面,加深学生在师生交流和实践中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改变老师的角色,有利于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解析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整合和实践对策。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融入对策  
计算机病毒是威胁网络环境安全的重要根源,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病毒防治
写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根据四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序列化开展,从课堂知识学习的输入,到学生自己思考设计绘图,根据自己的绘图思路将语言知识加以
前不久,党的新任中央领导向全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牢牢铭记“两个务必”。十六大闭幕后,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河北省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2003年3月2
摘要:创新思维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更对日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分类号:G623.5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阶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7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根据其住院时间的
围绕高职院校工程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管理过程,讨论了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低值易耗品、工程仪器两大部分的过程化管理问题,指出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关键在于科学、完整、详实的管
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P72习作话题引入的表述: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事情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事情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 仔细研读这句话,个人
生物教师开展更新与创新是当今课改的主流,创新教育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生命的延续。生物教师要更新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