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为何收回权杖?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科技界最高龄的CEO
  类似台积电这样制度完善的公司,都无法顺利交棒,谁还敢相信,接班这件事是玩真的。
  
  6月11日,有台湾“半导体教父”美誉之称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又多了一个新职务——台积电CEO。这个职务原本是四年前,由张忠谋亲手交给了他的接班人蔡力行,可是四年过后,张忠谋又把它从蔡力行手上收了回来,台积电发生了什么事?
  已经78岁的张忠谋,原本应该是在家中含饴弄孙,他却重披战袍,再度回到一线。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引起台湾经济界大轰动,大家纷纷打听:“台积电怎么了,这位老人为什么要重新掌权?”“原来的CEO呢?蔡力行去哪了?”种种揣测在投资市场弥漫开来。
  “我这次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CEO权杖交接的记者会上,张忠谋以78岁的高龄,发出这样的豪语。“人心会浮动吗?绝对不会。员工会看到我们走的对的一步,应该会更为振奋。我到底是创办人。”
  
  裁员风波
  
  了解真相之后,张忠谋埋下换掉蔡力行的想法。
  张忠谋创造的神话有多神?以下的例子就能说明。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地震。消息一传出,几千里外代表美国科技股市场的NASDAQ指数五分钟之内就重挫不起,一直到接近天亮,知道台积电的产能不受影响,NASDAQ市场秩序才恢复正常。
  这样的一位“教父级”人物,为何在经过慎重选择接班人选之后,又将大权收了回去?这一切,都是金融海啸惹的祸。
  2008年三季度,全球金融海啸让台湾科技业经历了有史以来从未出现的大萧条。六成、五成、四成、三成……随着科技公司产能利用率节节滑落,岛内恐慌气氛让企业界心惊肉跳。要知道,像台积电这种绩优生,不管是“9.21地震”,还是“2000年网络泡沫化”,甚至是“SARS危机”,产能利用率也极少掉落到五成以下。
  当时,新竹科学园区为了应对深不见底的景气前景,厂商纷纷采取了休“无薪假”政策,状况严重的企业甚至直接裁员。而台积电一向是台湾岛内知名的最佳雇主企业,员工福利、劳资关系都是模范,这是张忠谋看重人才的地方。
  张忠谋常说:“台积电1987年成立至今,人才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蔡力行此次处理员工的方式,却伤透了张忠谋的心。张忠谋当然知道景气情势危急,所以他也能体谅经营团队的困难,只是希望如果裁员,一定要告诉他,让他自己来做决定。
  台积电原本就有一套行之有年的“绩效考核制度”,有点类似GE杰克·韦尔奇设计的一套考核指标,公司绩效排在最后的5%员工,会被正常地淘汰。但如果是因为营运出现问题需要遣散员工,一定要给予丰厚的照料。
  这是张忠谋对人才的态度,也是他对员工的承诺,但蔡力行此次在处理员工事件出现瑕疵,让张忠谋感到“痛心和遗憾”。
  今年3月底4月初,台积电离职员工举起了白布条,抗议公司亏待了他们,的NASDAQ指数五分钟之内就重挫不起,一直到接近天亮,知道台积电的产能不受影响,NASDAQ市场秩序才恢复正常。
  这样的一位“教父级”人物,为何在经过慎重选择接班人选之后,又将大权收了回去?这一切,都是金融海啸惹的祸。
  2008年三季度,全球金融海啸让台湾科技业经历了有史以来从未出现的大萧条。六成、五成、四成、三成……随着科技公司产能利用率节节滑落,岛内恐慌气氛让企业界心惊肉跳。要知道,像台积电这种绩优生,不管是“9.21地震”,还是“2000年网络泡沫化”,甚至是“SARS危机”,产能利用率也极少掉落到五成以下。
  当时,新竹科学园区为了应对深不见底的景气前景,厂商纷纷采取了休“无薪假”政策,状况严重的企业甚至直接裁员。而台积电一向是台湾岛内知名的最佳雇主企业,员工福利、劳资关系都是模范,这是张忠谋看重人才的地方。
  张忠谋常说:“台积电1987年成立至今,人才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蔡力行此次处理员工的方式,却伤透了张忠谋的心。张忠谋当然知道景气情势危急,所以他也能体谅经营团队的困难,只是希望如果裁员,一定要告诉他,让他自己来做决定。
  台积电原本就有一套行之有年的“绩效考核制度”,有点类似GE杰克·韦尔奇设计的一套考核指标,公司绩效排在最后的5%员工,会被正常地淘汰。但如果是因为营运出现问题需要遣散员工,一定要给予丰厚的照料。
  这是张忠谋对人才的态度,也是他对员工的承诺,但蔡力行此次在处理员工事件出现瑕疵,让张忠谋感到“痛心和遗憾”。
  今年3月底4月初,台积电离职员工举起了白布条,抗议公司亏待了他们,这让张忠谋感到很难堪。一生为半导体培育人才,也一直以“教练”自居的张忠谋,不知道员工不满意什么?
  一场员工抗议的怒潮,终于把火烧到了张忠谋位于台北市大直的住所。抗议员工向小区的管理员说,他们要见董事长,因为他们相信在某些方面,张忠谋被蒙在鼓里。一向热爱员工的张忠谋,面对这些和他一起创业的伙伴,只能请她的夫人张淑芬准备了一些早点,以慰问抗议员工。
  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张忠谋发现,非但公司的裁员有明显地扩大,而且他也没被告知真实的状况。了解真相之后,张忠谋埋下换掉蔡力行的想法。
  但是,更换蔡力行的想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外界的理解。
  
  低头补救
  
  张忠谋深知,如果没有一流的员工,股东权益也是空谈。
  张忠谋正式重新接任CEO后的6个交易日中,外资抛售了超过15万张台积电股票,台积电股价也直线下坠。这是因为,对于此次张忠谋回任,外资担心三件事:张忠谋的年纪、下一任接班人和台积电是否需要强势管理。
  张忠谋78岁的年纪很难让外资放心。尽管张忠谋定期做健康检查,目前也并未诊断出有什么不正常的状态,但是身为台湾科技界最高龄的CEO,究竟还能有多大的精力为台积电卖命,外资还是打了一个大问号。
  原本在4年前,蔡力行接了张忠谋的棒。外界几乎没有人怀疑,蔡力行就是台积电未来“名正言顺”的领导人。这段时间,张忠谋也谨守交棒的分际。如今将权力的棒子又握在自己手上,接班时间延后,许多既定的事情现在对台积电来说,都成了变数,外界难免要产生下一任接班人会是谁的猜测。
  蔡力行接棒的这四年,台积电业绩表现大致平稳,2005-2006年间,台积电E P S(每股收益)甚至逼近五元(新台币,下同),相当于赚进了半个资本额,四年来股价始终在50-70元之间,因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才跌破40元。如果这样的成绩单都无法让张忠谋满意,还有谁能接班?是不是台积电一定需要强势管理,才会有强势绩效表现?
  显然,这三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外资的疑虑很合理,但是他们的评估和张忠谋想的还是有一段差距,他们并不是不清楚张忠谋的强势领导风格,一旦重任CEO,台积电肯定会有一番新的气象。
  根据台湾财经杂志《商业周刊》报道,6月10日台积电股东会之前,蔡力行并没有被告知即将被换;6月11日上午,台积电董事会上,张忠谋自己跟董事沟通,说他要回来接CEO的位子,只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蔡力行卸任的决策。
  为什么,张忠谋会以这样的方式,让这位亲手调教出来的战将下台?因为,此时张忠谋和蔡力行在对待人才的信念上,已经出现了分歧。
  虽然,在整个金融海啸的气氛下,几乎没有企业完全不裁员——尤其在产能利用率降到五成以下,任何一个企业负责人都很难抗拒裁员这个渡过难关的最有效“工具”。但在张忠谋的强势下,蔡力行成为金融海啸下台湾高科技业因裁员事件下台的最高职务的经理人。
  在5月20日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张忠谋发表了谈话说,在裁员事件上,“公司没有适当尊重同仁的个人尊严”,对于整件事情的发展,他也感到非常“痛心与遗憾”。
  张忠谋采取的弥补方式有两个:邀请约800位离职员工回归岗位;如果员工不想回来,每人可以额外领到10万元-50万元不等的“关怀金”。这样的方式在台湾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即使在国外,也很少见到企业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它所做出的错误决策采取弥补措施。
  从这点上,仍然可以看出张忠谋成功之处。
  裁员,是为了要顾及股东权益,希望能降低成本,渡过金融海啸;低头补救,是因为张忠谋深知,如果没有一流的员工,股东权益也是空谈。姑且不论离职员工有多少比例的人愿意再回到台积电,对于现在留在公司的人,也都是一个正面的宣示作用,这对于台积电、张忠谋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因为,没有危机的企业,就没有下一个生机。苹果不就是因为乔布斯重披战袍,而有了现在的Ipod、iphone新局面吗?照此看来,张忠谋会成为乔布斯吗?这需要历史的评价。
  只不过,这一场风波,让台湾岛内一些即将面临交棒的第一代、第二代负责人,需要更加多想一层。现在的经济情势比过去50年更险恶,谁敢来玩接力游戏?类似台积电这样制度完善的公司,都无法顺利交棒,谁还敢相信,接班这件事,是玩真的。
其他文献
上市就是一个博弈,一场圈钱与放权之间的博弈。能够从股市中套取多少利益决定了民营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今年7月,在浙江舟山,一家拟要上市的公司董事长对笔者大声抱怨起了中介机构的“无理要求”——按照《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提供担保,必须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并且在股东大会上控股股东还必须回避,由其他股东表决过半数通过。  在这位企业家的心中,公司一直都是他的一言堂,如今居然
期刊
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解决证券市场结构性问题、保险企业投资开放之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工作成为政府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出处|《英才》杂志2010年5月刊  这是一家并不活跃于公众视野的银行,但在海外市场,很多国家对于中国银行机构的印象则是来自这家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的政策性银行。而它的一举一动都与国家经济战略密切相关。  2010年3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对* S
期刊
一家老牌钢铁企业是如何摆脱弊病,走上产业升级之路的。    迈进天津冶金集团(以下简称天冶集团),仿佛走进了电视剧的场景。当几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映入眼里,酷似来到《潜伏》里的军统天津站;当天冶集团董事长罗凯声忆起散落在天津市区的冶炼厂时,又像照抄了《二十四城记》里那间老去的钢厂。  不过,罗凯声告诉《英才》记者,天冶集团正在褪去苍老的外壳,变得现代而主动。  罗凯声对天冶的先天不足认识深刻:“我们是
期刊
新华联采取的多元化模式一度备受诟病。但是2008年金融风暴让人们真切地认识到——走多元化道路、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道路的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反而较小。  说到多元化,新华联集团(以下简称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态度明确,多元化是民营企业的专利。  金融危机下,新华联也难以避险:2008年新华联完成利润占计划的74.66%,同比减少20.34%。于是,才有了傅军的两大战略调整:由原来的专注实业经营转向实业
期刊
“我不是爱冒险的人,不是赌徒,不是闪电创富的高手,也不是时尚教父。”对外界的评价,陈义红——否定。    1973年8月,首都体育馆为了迎接第一次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紧张地准备着。比赛临近时,各地的乒乓球运动员们陆续接到观赛的门票。  那一年,陈义红15岁,是一名业余运动员,他也收到一张门票。于是,这个家在天津的小运动员没告诉父母,一个人偷着跑到北京去看球赛。    在北京,陈义红兴高采烈地看比
期刊
不少人认为,2009年之内,美国政府必会大力开发新能源,而与美国经济关联度极高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将面临不少机会。    天公不作美。  7月17日,若不是大暴雨的如期而至,远道而来的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就会到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津能)的新能源项目上参观了。  不过,让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总经理李庚生不至于太过遗憾的是,他受美国能源部之邀,全程参加了朱棣文在天津的访问活动,并在交流会中与他在新
期刊
吉利收购DSI,属于典型的价值型收购,而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却让人摸不准其自身定位。    李书福拾“零”落地,李炎买“马”存疑。上半年,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传言漫天,但其中手段与效果,谁高谁低,悬念却不多。  今年3月间,吉利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澳洲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的全资收购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时隔3月后的又一起跨国收购——四川腾中重工对通用旗下悍马品牌的收购,却被业界普遍看淡。  腾中重工
期刊
倘若不是在“危机感”的驱遣下不断进行优化变革,在中国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或许新奥早已夭亡。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新奥及其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一直很低调,见诸媒体的报道也是凤毛麟角,在民营企业很少进入的城市燃气领域,新奥何以游刃有余?它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这似乎给很多“猜测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王玉锁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却说,用“成功”的“成”字来讲新奥集团还
期刊
面对一个遭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面对一个信心指数暴跌的航运市场,投资者要问:中国远洋目前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人们不禁好奇,一个曾被称为全球最会赚钱的航运公司是如何面对巨额亏损的?一个三次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到底是大还是强?但摆在魏家福面前的现实问题或许是:中远集团未来10年怎么布局?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一年来的洗礼,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
期刊
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之间,存在差异的不仅是制度。    “2001年,我刚刚来到香港做投资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帮我买新股。我当时非常激动,但是后来才知道,香港的新股不值钱,在这里盲目认购IPO新股的投资者都是刚从内地来的菜鸟。”  在深圳五洲宾馆,一位颇负盛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对笔者谈起刚刚移师香港的糗事,感叹道:“主要是A股市场打新股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那里太疯狂了。”  现在,就连证监会都认为,A
期刊